专栏名称: 我是晓敏
简书婚姻育儿专题副编///希望我的文章和您有共鸣,同时期待你的故事,请加我微信zhuangkun016906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我是晓敏

缺席的父亲,焦燥的母亲,苦逼的生活

我是晓敏  · 简书  ·  · 2018-02-08 14:59

父母依然住在年龄30+的老旧小区,虽然卫生条件差一点,但出门都是熟人。买菜,遛弯儿,下棋随时可以找个老伙计。

小区里年度最大新闻——不是路宽媳妇儿跟着路宽的领导跑了!而是路宽故意制造机会让媳妇儿和领导多接触,更狗血的是,幕后策划者竟然是路宽的母亲。

本来事情进展挺顺利,一切都在路宽母子的掌控中,在领导的提携之下,路宽的事业犹如开花的芝麻,半年之内连升两级。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路宽媳妇儿竟然狠心抛夫弃子,领导居然舍得分一半财产给原配,厮混的一对成了真夫妻。

图片来自网络

01

路宽一家是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搬过来的,仅用三天时间,小区里所有人都认识了新住户,因为几乎天天能听得到路宽妈声嘶力竭的咆哮之声。听的最多的是:你也配当男人?你怎么不去死?

很少听到路宽爸反驳的声音,只有一次,他突然将手里的水杯扔向了妻子,然后大步踏出家门。路宽妈趿拉着一只拖鞋,散着头发,满脸是血的追出家门,想拉住对她‘施以毒手’的男人讨说法,但终究没追上。

她没像平常那样大骂不止,反而目光呆滞,机械的光着一只脚往回走,就连别人劝她去卫生所包扎一下,她也不作回应。

三天之后,路宽奶奶把儿子送了回去。路宽妈用更悲愤的语气,更加凌厉的势气和更难听的话,将路宽之上的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从早晨骂到中午,路宽奶奶坐在单元门口的石凳上边听边抹眼泪。

对生活的无奈有多深,咆哮之声就有多大!

02

随着了解深入,小区里的人不再叫路宽妈‘母老虎’,反而都说她不容易。

路宽爸养了很多鸽子,还特地在郊区租了一处院子供鸽子们栖息。为了那些鸽子,他可真是鞠躬尽瘁,不但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它们,还将大半的工资买了小麦、高粱,并且一再强调便宜的鸡饲料不能吃,有激素。

上初中之后,我与路宽的姐姐路姚成了同学。

一次,学校发给我们每人一棵小树苗,让家长帮忙种到学校后面的空地上。路姚竟然让小她三岁的路宽陪同。而她爸爸没去的原因是急着给鸽子调配钙土,并且嘱咐女儿,不必太认真,随便往土里一插,装装样子就得了。

路宽妈白天去纺织厂上班,晚上回到家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忙的像只陀螺。

03

每次去路姚家都是一样的场景,她妈妈边干活边唠叨:

“你爸又三天没回来了,死外边算了!”

“你奶奶居然跟别人说你爸过的苦,她的良心真是被狗吃了。我才是这个家里最苦的,身体苦,心里更苦!你们记住了吗?”

“校服不是还能穿吗?怎么又要订啊?一家老小都靠我这几个钱,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啊?这辈子眼瞎嫁到你家,要不是你俩个拖油瓶,我早就一走了之了!”

“老天啊,你在睡觉吗?别让那个牲口再害我了,赶快把他收走吧!”

......

那时,还不能理解路宽妈的碎碎念。

直到我为人母之后才明白,一个女人,长久没有感情的滋养,丈夫用不回家来逃避一切责任,留她一人面对家务和来自两个孩子的压力。她对伴侣的失望,对生活的无奈,只能通过抱怨来消耗。

04

因为长久缺乏安全感,也因为掌控不了男人,路宽妈经常对路宽说:“你姐姐终究是要嫁人的,等妈老了,你可不能不管妈。”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同时,也把爱一并倾注了进去。

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从小受到的待遇却相去甚远,女儿生病找赤脚医生随便开点药,儿子每次都去医院挂专家号;女儿的早点是馒头或剩饭,儿子则一定要吃好;闯了祸永远是责罚女儿包庇儿子...

每次路姚小心翼翼的要零花钱,妈妈不是骂她不懂事,就是生气的将钱甩在地上。而路姚很自然的弯腰捡起,然后若无其事的与我们嬉笑打闹。

我以为她早已习惯了家人视她为‘外人’,可没想到她是介意的。当她将长久积压在心底的委屈和愤怒爆发出来的时候,是那样的决绝。

初三的一天晚上,路姚哭着来我家找我,问我妈能不能在我家住一晚。

那个年代,父母工资都不高,再加上物质不丰富,平常很难见到热带水果。那是路姚第一次尝到芒果的滋味,醇香而美妙,吃完一个之后,她对妈妈说她还想吃一个,并且说第二天就不吃了,因为她亲眼看见舅舅送来一小袋,目测二十个不止。妈妈说要留着送人,路姚只好吞着口水努力忘记自己吃过美味这回事。

两天后她在找东西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那袋芒果,已经所剩不多,并且表皮开始发黑了。

她瞬间明白,妈妈对她撒谎是为了给弟弟吃独食。

终于崩溃,路姚像疯了一样把那些芒果扔的到处都是,妈妈听到哭喊声跑过去,看到地上四散的芒果不仅没有歉疚,反而狠狠的甩了女儿一巴掌。

05

那天晚上路姚只对我说了一句话:“爸爸姓路,妈妈姓姚,但路姚却是没有人爱的孩子。”

第二天,路姚撬了柜子上面的锁,偷走了仅有的两百多块离家出走了。

妈妈坐在大树下边哭边骂:“和那个没良心的爹一样,下半个月我们娘俩可怎么活呀!”而与此同时,被骂的爹低头蹲在旁边咳声叹气。

路宽拉妈妈回家,提醒她家丑不可外扬,否则以后姐姐难做人,但妈妈反而声音更大了:“她能做出丧德之事,我也不怕丢脸。”

至今我都不能理解,一个母亲,面对女儿失踪的事实,对钱的可惜竟然大于对女儿安危的担忧。

半个月之后,路姚趁着家里没人,把衣服和日用品都带走了。只是托姑姑给家里捎了句话:已经找到工作,不必担心,钱日后一定会还上的。

那时,距离中考仅有两个月的时间,班主任对路姚的辍学表示无限惋惜,的确,路姚可惜了,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一气之下的举动,改变的一生。

当我们背着新书包走向新学校的时候,路姚正在纺织厂埋头蹬机器,工资虽然不高,但是管吃管住。

06

路宽妈此后更加的苦大仇深,除了骂路宽爸枉为男人,还骂路宽姐白眼狼。

路姚在不到20岁的年纪就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3岁的离异男人。因为老公能力有限,她在结婚后一直过的很艰辛,摆过地摊,卖过保险,后来顺应时代潮流做了微商。

只是,她很少回娘家。

“幸亏有个好儿子,不然我只能去上吊了!”

路宽的确很孝顺,也善解人意,看到妈妈累了,主动捶背,在妈妈伤心之时,及时送上宽心的话。

第一任女朋友是个幼儿园老师,妈妈说个子太矮,并且出身于单身家庭,路宽便很快与女友分手,路宽妈倍感欣慰。

第二任女朋友经妈妈的同事介绍认识,路宽妈说这个不错,干活麻利,还是独生女。以后过日子家庭关系不复杂,还能照顾路宽。

预测很准,路宽的媳妇同她一样能干,却也没考虑周全,儿媳妇同她一样强势!

07

一直以来,路宽妈都认为儿子是她活下去的意义,否则她没有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

路宽结婚后,媳妇儿多次提出租房,路宽妈便以各种理由说服,阻挠。

有位心理学家说,与丈夫关系差的妈妈们都愿意与儿子共生。

习惯听命于母亲大人的路宽这次也不例外,每次提及分开住的话题就用沉默表示抗议。

最后媳妇以离婚要挟,路宽妈只好做出让步,在同一单元为小两口租了房子。

路宽的儿子出生后,路宽妈便责无旁贷的担负起照顾孙子的任务。因为带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婆媳俩的关系日趋恶化。没多久,因为路宽无原则的偏袒母亲,媳妇儿强烈的感觉到被排外,夫妻关系也逐渐降至冰点。

小区的人都知道路宽两口子去过好几次民政局,但因为孩子年幼最终没离婚。

08

孩子出生后,买房的事提上日程,可全家卯足劲攒钱,依然凑不齐首付,只能面对一路上涨的房价愁眉不展。

一次路宽在为单位办事的途中被电动车撞倒,虽然伤势并不严重,但右腿轻度骨折需要打石膏。领导觉得工伤赔偿标准太高,便上门慰问,以期花最少的钱安抚受伤员工。

领导面对首次见面的路宽媳妇儿,直呼太像了。路宽问像谁,领导打着哈哈说一个朋友。

此后,领导来的很勤,除了关怀,还越过路宽的部门领导,与之探讨一些有关公司发展的问题。路宽受宠若惊,路宽妈一眼看穿。于是,每次在客人走的时候,都要让儿媳妇欢送。

某天,路宽妈在给路宽姨打电话的时候得意的说,儿媳妇儿的心思已经在另一个男人身上,也不再抱怨路宽没本事,而路宽的工资是之前的两倍。

彼时,与路宽妈多次拌嘴的邻居王阿姨正好经过。于是,婆婆指点儿媳妇出轨的新闻一夜之间传遍了小区。

09

家丑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路宽一家反而坦然了,不再遮掩。大家疯传了几天也失去了议论的兴趣,并且逐渐对领导的频繁出入习以为常。

据说路宽爸埋怨过路宽妈,但只一句:有本事给你儿子买套房,买不来就闭上你的臭嘴。路宽爸便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了。

一直以来,他在家充当着隐形人的角色,除了上交为数不多的钱之外,很少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去。路姚曾说,每当别人问爸爸她几岁的时候,她爸总得想半天才能说出答案,多半还是错的。

所有人都觉得维持现状很好,夫妻表面和睦;对孩子而言,父母双全;顺利付了房子首付;婆媳很少吵架。

但结局却是两个家庭瓦解,路宽妈只能暗自祈祷,路宽能保住眼前的饭碗。


码字好辛苦,请留红心支持我!

欢迎围观我的其他文章:

过去半年读了50本书,写了15万字,进入舒适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