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佳简诚锄

以“上帝视角”看待金融市场

佳简诚锄  · 简书  ·  · 2020-10-17 08:46

之前一期的读书分享,我们带大家看了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心路历程,帮助成长派的每一位小伙伴去体验一种跨界的感悟。本期继续为大家分享一期跨界的话题,一起来聊一聊金融机构。大家日常生活中对银行应该比较熟悉了,但如果不是金融圈的人,相信对人民银行就没有那么了解了。人民银行又叫做央行,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每天都在做什么?这种被称为银行的银行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期分享的这本书叫《金融的本质》,作者是曾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借此机会也让我们通过中央银行的视角来了解一下金融。

中央银行并不是普通的银行,它是个政府机构,处于一个国家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的第一个职能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即追求经济稳定增长,避免大幅波动,并维持稳定的低通胀,这是中央银行的经济稳定职能。另外一个职能就是金融稳定职能。中央银行要尽可能地保证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尤其是要尽可能防止金融恐慌,避免发生金融危机。

稳定经济方面的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例如,在通常情况下美联储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来降低或提高短期利率(我们可以姑且简单的理解为央行在市场上通过买卖调整供给量从而影响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了利率)。当经济增长过缓或通胀水平过低时,美联储可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多年来试图让经济在增长和通胀两方面都保持稳定而使用的一个基本工具。中央银行用来应对金融恐慌或金融危机的主要工具就是流动性供给。

在应对金融恐慌和确保流动性供给方面,我们主要讨论两个概念。一个是存款保险制度、一个是“最后贷款人”职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政府有两项工作有效解决了当时由美联储造成的问题。第一项就是于1934年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从那以后,即便银行倒闭,普通储户仍然可以拿回自己的钱,这样他们就没有动机再去银行挤兑了。事实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美国每年的银行倒闭数量由数以千计逐渐减少为零。这的确是一项相当有效的政策。中国是从2015年开始,即使银行破产,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也能够得到全额赔付(可以算一下你的5个亿个人存款应该放在几家银行了^_^),这就是我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它就像金融业的一针疫苗,把银行挤兑传染的风险给隔离开来,避免市场大面积的恐慌和信息崩塌。

接下来再说一下金融市场上为什么需要最后贷款人。金融市场其实是一个信心来维系的市场。金融市场发生问题的时候,一般是流动性问题首当其冲。1929年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当时没有能够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对银行挤兑的反应迟钝,最终导致银行连环倒闭,企业也陷入绝境。与1929年的金融危机相比,2007年的次贷危机,全球的央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最后贷款人,守住了金融市场安全的最后堡垒。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重大作用就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央行必须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从而阻止市场连环反应,防止恐慌通过各种渠道像瘟疫一样地蔓延到整个市场,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可能有人会问,央行不贷款给银行,不提供短期的流动性,就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社会了吗?我们不妨来看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即使美国所有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都变得一文不值,其对金融体系造成的损失确实也只相当于一个糟糕的股票交易日,即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住房抵押贷款分布于不同的证券之中,并在不同的市场上流动,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些证券的源头,也没有人知道谁将会遭受损失。这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像瘟疫一样蔓延的不确定性恰恰动摇了维系金融市场的信心。

伯南克的这本书带领读者从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视角来解读发生在金融世界的各种现象,其中也不乏一些妙趣横生的典型案例,是这个领域非常值得品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每一个小伙伴。我们的跨界话题已经分享了两期,如果你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也有想与大家分享的感悟体会,欢迎发布出来,帮助这里的每一个人开拓视野、丰富阅历。

希望这里的伙伴们也都能继续坚持读书学习,与勤奋好学的人一起成长!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