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余子霏

拥抱的魅力

余子霏  · 简书  ·  · 2018-11-21 20:02

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有一个故事《长颈鹿老师的拥抱》让我印象颇深。故事讲的是:长颈鹿老师身上香香的,暖暖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他的拥抱。小猪吃饭最棒,长颈鹿老师给了他一个香香的拥抱,小猪可开心了。每个表现好的小朋友都会获得长颈鹿老师的拥抱,他们都很开心。而没有获得拥抱的小朋友,则会苦思,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然后获得到长颈鹿老师的拥抱。

工作当中,虽然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讲师也有提到,每天至少要和孩子拥抱两次:幼儿来园拥抱一次,幼儿回家道别时拥抱一次。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并没有多少人去真正的实施。即使有,也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个人的情感方面。比如,某个幼儿特别讨喜,或者是因为和幼儿的家长私下沟通很亲密,而有意为之。

在受到故事的影响后,我开始思索: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拥抱贯穿到生活学习当中呢?

拥抱本身也就是一种亲密举动。对孩子而言,它代表着喜爱、信任和安全感。生活中当孩子有不开心、不如意时,家长的拥抱总能及时抚平他们的伤心。同理,在学校里老师的拥抱,也有同样的魅力。

那是我刚到幼儿园上班的时候,班上有个男孩,每天早上来上学,他都会哭。不管我的搭档如何严厉批评教育,第二天他仍会如此,甚至变本加厉。后来当我慢慢的了解了他家庭中的一些情况,得知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每天都很忙碌,以致很少有时间顾得上他,所以每一次的分离都会让他异常紧张。而他越是舍不得分开,他的父母就越不耐烦,如此反复,最终导致他的安全感缺失。

了解了情况后,在他又在因分离而痛哭时,我把他带到一边,拥抱安抚他,告诉他父母对她的爱,鼓励他要做个坚强的小男孩。这样几次后,慢慢的,他便不再哭了,甚至后来父母送他上学,他一进校门,就欢快的主动跟父母再见,让父母回去。

同样的,作为奖励,拥抱也非常适用。班上有一个新来的小男孩,自理能力较弱,但超具模仿能力,看到老师做什么,他会不自觉的去模仿。每天下班前,我会把小椅子扣在桌子上,早上再搬下来。小男孩每天来的很早,当看到我在搬椅子时,他就跑过来帮忙。对此我都会对他表示感谢,并夸奖他是个勤快的小男孩,是我的小帮手,并开心的拥抱他。后来每次他帮我摆好椅子后,我没有拥抱他,他都会站在我面前热切地说:“老师我要抱抱。”

和孩子们相处,其实是一件很简单也很快乐的事情,他们的心思单纯,要求也简单,唯一在乎的就是成人对他们的喜欢和爱。成人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能够帮助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快乐的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技能本领。真挚的拥抱和爱,则让他们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