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不伏老79

把握理解古诗词之关键要诀(一)

不伏老79  · 简书  ·  · 2021-03-17 10:44

把握理解古诗词之关键要诀(一)

肖旭

鉴赏评价是阅读古代诗词文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对古代诗词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尽管这些评说、赏析都只是初步的,但这些鉴赏评价都必须建立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 1、以标题作为全诗线索,理解全诗之内涵。 我们了解、欣赏一首诗词时,往往先从外部已确知的信息向作品输入: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身世、经历,以及与作品有关的人和事等。(但也有的主张“有关诗人及其作品的事知道得越少越好。”这不利于从诗的本身着手研究。)我认为,文学作品的标题,一般说是作家心灵之窗的外射,不管是简明醒目式的或艺术化的标题,都是通向外部的窗口——标出主题。像歌曲、乐曲的题目,就能为乐曲情绪的展现提供一定的线索的说明。诗歌由于表情特性和抽象美的本质,诗题尤显得重要。有了标题人们欣赏时就可以通过它理解作品所必须的外部语境信息,使作品内涵获得确知性。如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倚虚幌,为拂绿琴埃。” 李益和苗发、司空曙,都列名“大历十才子”,彼此是诗友。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本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从写景的词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诗人自上一年春定居浣花溪畔,经营草堂,至今已粗具规模。      水槛,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敞,开朗。无村句: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长,远。澄江句: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城中两句: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

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喜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春色的著名篇章。写于长庆三年或四年(公元823——824)。“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这首诗,虽然是描写钱塘湖初春的湖光山色,但通篇都洋溢着诗人的欢悦之情。诗人游览路线始于孤山寺,止于白沙堤,湖东是主要的游览之地,可谓线条清晰。按照题目“湖春行”来布局谋篇,首联写“湖”,第二、第三联写“春”,尾联写“行”,可谓层次分明。首联写山、寺、亭、水,是静景;第二联写莺、燕,是动景;第三联写花、草,又是静景;尾联写行人,又是动景。全诗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变化多姿,迭宕起伏。如果我们用现代摄影技术来描绘一下,就是,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远景,是孤山、寺院、亭阁、湖水构成的大背景。然后将镜头向前推移,继续出现的是莺、燕、花、草构成的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接着再将摄影机拉开顺着诗人脚步向湖东拍摄,留给我们的则是一道长长的白沙堤。这样,我们从上下、左右、前后、远近各个角度都能窥测到钱塘湖的美景,无不给人以立体之感。这样的布局足见诗人构思之巧妙。    在诗词中还存在一种无题现象。“无题”诗,即没有题目的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如《诗经》、古诗十九首等。在李商隐的诗歌创造中,大约有六分之一的篇目,是用“无题”来命名的。    由于无题诗没了题目,成了未知“黑的”信息,这就等于关闭了作品的门、窗,切断了内部与外部系统的联系,成了一个封闭式系统。一般说,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点明;诗的不确定性却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由于确知的信息难以输入,使得诗内部的语言序列失去控制约束,整个诗的内涵就变得模糊而具多向性。但有本事的读者,不仅可以打破门窗破门而入,还可以扒开房顶从空而降,这大概就是欣赏能力所致吧!下面我们就来解析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我们通过那依稀、朦胧的对所爱的人的怀念,触摸到了诗人那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情感。特别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既写自己对对方眷恋之深,思念永不停止,爱情要与生命相终始;又写爱情遭到破坏后的无穷无尽的哀伤。这里充满了悲伤失望的痛苦和缠绵炽烈的追求;追求虽无望,但还要坚持,因此追求带上了悲剧色彩。其“言外之意”我们还可以结合写作背景及李商隐的身世遭遇加以印证。诗中所表达的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深厚的悲剧气氛,绵延不绝,至死方休的爱情向往,对年华消逝和无所依托的悲慨,以及明知希望渺远,而仍要积极追求的热情心情等等,难道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吗?决不是。这里含有更深的隐痛,可以说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深沉感慨。可以说他这是借艺术形象的整体来托寓某种抽象的感情意绪。该诗中抒情主人公流露的那种相思、追求、伤感,很可能寄寓或渗透着作者政治上失意的苦闷以及明知志向难酬却仍不甘沉灭的心理,这是就诗的整体来体会的。

我们不能牵强附会地坐实诗中的“女子”是谁,或“蓬山”喻指何物,否则就会把诗的完整形象弄得支离破碎。李商隐无题诗中有些是“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所以阅读、评论这些诗时,要防止用穿凿附会的方式去坐实诗篇的寓意,但也不排斥将其中爱情相思的吟唱同诗人对整个人生的感怀联系起来,透过诗篇所表白的在爱情生活中的深沉苦痛、执着向往、绝望的悲哀和缠绵的情思,以求探索和把握在那个时代重压下部分文士的苦闷心声,区分其中清醒的呼喊和病态的呻吟,这应是我们对待“无题”诗的基本态度。

文/肖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