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嫣然逢春

弱水三千

嫣然逢春  · 简书  ·  · 2018-10-31 12:28

宝玉对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究其实,谁人不是“只饮一瓢水”呢?

三千大千世界,人命细若微尘。大多数人跳不出我执的圈子,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纠纠缠缠,烦恼一生。

很多时候,人活得不如动物植物纯粹。植物只需要阳光雨露,动物只需要吃饱睡好,而人,想要的太多了。

如果我们观察小孩子和老人,我们就会发现,人一生需要的并不多,吃饱、穿暖、有爱,就可以。在生命的两级,藏着命运的真相——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中间收集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些,都是生命的附丽,而不是生命本身。

如果我们删减自己的欲望,从纷杂的世界转身,向内求,或许,会有更多的从容浮现出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是古训,可是,有几个人能跳出来呢?昨夜读《聊斋》,中间有“昔有老而无子者,问诸高僧。答曰:‘你不欠人,人不欠你,乌得有子?盖生佳儿,是报尔恩;生顽儿,是索尔债。生有何喜,死有何悲。’”真是振聋发聩!用这个观点来看,世间不过是因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家苹果,是我半路上遇到的流浪者,带回来,养着她。她曾经流离,所以特别乖巧。但是,苹果生的宝宝,可不是母亲模样:个个调皮捣蛋,不听话。别人家领养回去,则是不住地夸赞:你家苹果生的孩子,真是又聪明又乖觉。

以苹果来推,是不是我们生的孩子,终究是要去别人家的,我们家娶的,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男婚女嫁,女子的归宿,不是娘家,而是夫家。孩子,我们把他生下来,也只有二十年左右的保管期,到了期限,是要归还的。——把女儿归还给女婿,把儿子归还给儿媳。

看各种传奇故事,三生三世的缘分,都是为夫妻或者情侣而来,没有哪一个投胎三次,是为了报答父母恩情的。——生养之恩,一世就足够了。而那种不肯喝孟婆汤要续来生缘的,都是情深男女,而不是义重亲子。

《水浒传》里,英雄们期许,愿“兄弟同生同死,世世相逢。”《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我们知道,刘关张可以如愿,因为他们许的只有一世,而一百单八将,不要说下一世,就是这一世,也落得七零八落。

真是令人唏嘘!

所谓的成功,究竟是什么?“五子登科”,还是“腰缠万贯”,还是“蟒袍玉带”?都不是吧?《黄帝内经》里,对圣人有个定义:“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快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真正的,是“以自得为功”。我们多少人,是以“他得”为务!

任凭弱水三千,你只能取一瓢饮!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