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感知主义者

改变世界的机缘出现:我感知故我在

感知主义者  · 简书  ·  · 2018-10-07 07:26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建平:《我感知》

我感知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我感知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我感知是世界的存在方式。生命存在就是在感知,人活着,就是:我在感知。我以生命感知事物,所有的事物被我感知——这就是生命与事物存在的根本模式,也是唯一模式。我感知故我在。

生命是我感知,生命就是我。我感知外部物质,我感知到物质的不同属性,我感知到物质的存在状态,我感知到物质间的存在关系。感知必须在一种条件、范围以内运行。物质只能在感知的条件、范围以内呈现属性。所以,感知给了物质呈现属性的条件和理由,在感知条件下物质呈现的属性能被感知。

生命是感知体,我是感知信息的接受终端,我感知是一种能动力。感知力驱动感知体与被感知体进行信息交互运动,我就是感知信息的接收、储存和处理终端。我得到的感知信息又反馈到感知力,影响、调节着生命体与物质的存在。事实上,所有的运动都是感知运动的过程,运动的结果或运动的形态产生感知信息。

世界存在就是感知在运动,人处于感知运动的高级形态。人活着,就是我在进行高级的感知活动。生活的所有内容,无一不是我的感知材料,物质以及财富、地位、荣誉、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各色各样的文化内容,人经受的一切都是我的感知,现在就是我的感知现场。各种感知、感觉归结于感受,感受就是人的心理结果。良好的感受就是良好的结果,不好的感受就是不好的结果。生活的内容必须服务于良好的感受结果,这应该是人选择生活内容的标准。决不能放弃实质感受去追求虚假的生活内容,人在生活中却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良好的感受是生命的本能要求,让感知成为良好的感受,这是精神智慧的任务。生活的迷途往往让人丢失了良好感受这个根本目的,而盲目地追逐效果相反的生活内容,这便是人的非理性表现,这就是人频频感叹生活失意、失望的原因。

人只要坚守"我感知、我感受"这个目的性的生活原则,复杂的事物会立即简单明了,混乱的生活状态会立即条理分明。一切服从于我良好感受的需要,努力不懈的创造良好感受。一个人的短暂生命很快会逝去,但良好感受的存在会永远在生命间继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