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说历翁
好看、好玩、好懂,闲时听点故事,笑中懂点历史。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uoliweng365,微博:说历翁 作者古洲简介: 理工闷骚男,闲时逗娃玩。 娃爱听故事,奶爸愁断肠。 重拾儿时梦,再做读书郎。 化身说历翁,与君共徜徉。 本人已委托 维权骑士 (rightknights.com)为文章进行维权行动,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转载均视为剽窃。 如需转载请访问 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FEAE&type=0 获得合法授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说历翁

作为战国改革最成功的人,商鞅是如何成为掌舵者的?

说历翁  · 简书  ·  · 2018-03-04 23:20

如果要数战国谁变法改革最为成功,那商鞅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了。事实胜于雄辩啊。大秦帝国就是在商鞅变法后,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最终统一六国的。

商鞅本来是卫国人,姓公孙,所以大家又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商鞅在秦国立了战功,被封到了商这个地方,这才叫商君,商鞅。

那商鞅是如何得到当时秦国老大秦孝公的信任,成为变法掌舵者的呢?其实,商鞅本来并不打算去秦国。因为,秦国在当时还属于偏远地方,可没多少人愿意去那里喝西北风。

商鞅也不例外,刚开始选择了中原当时的No.1魏国,投靠了当时魏国的宰相公孙痤。公孙痤非常欣赏商鞅,可惜这时他年纪大了,病得不轻。

魏国的老大魏惠王就问他,万一你不行了,谁能代替你地位呢?公孙痤就说,商鞅可以。这人老有才了。如果你不用他,那就杀了他吧,免得给别的国家用了,对魏国不利。

魏惠王认为公孙痤是病糊涂了,商鞅能有什么才,听都没听过,就不理他。公孙痤看到魏惠王没用商鞅的意思,就赶快回去对商鞅说,你快逃跑吧,我跟老大说,不用你就杀了你。

商鞅根本没当回事。商鞅心想,不听你的话提拔我,那肯定也不会听你的话杀了我啊。果然,魏惠王根本不鸟商鞅。

商鞅得不到重用,待在魏国也没意思啊。这时,秦国的秦孝公正在大力招揽人才,准备大干一番,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商鞅就跑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

商鞅跟秦孝公说了一大堆治国之道,听得秦孝公都睡着了。秦孝公很不满意,把景监叫来狠狠训了一顿。

秦孝公说,你叫来这个人什么玩意?说的都是远古尧舜时期的故事。现在还玩这一套,那不被人灭了才怪,真是没用的东西。

景监就回去告诉商鞅,你跟老大说那些没用的干啥?商鞅说,我是想让老大学习古时候帝王的品德啊,谁知他不感兴趣。我还有更好的说给他听。

景监说,老大现在正在气头上,过几天吧。几天后,商鞅又去见秦孝公。商鞅又讲了大禹、商汤、武王的故事。秦孝公还是不满意,又把景监批了一通。

景监很生气,对商鞅说,What are you 弄啥咧?害我又被老大骂了一顿。商鞅说,我对老大讲的都是治国的王道啊。你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次我给老大讲如何称霸,保证让老大满意。

景监经不住商鞅的请求,就对秦孝公说,商鞅还有大招没放呢,他还懂称霸之术。秦孝公想,这我倒是挺感兴趣的。于是,他们又进行了一次会面。

这次,商鞅给秦孝公讲了春秋五霸的故事,秦孝公听得是津津有味。这才是我想要的嘛。齐桓公就是我的榜样,我就是少了个管仲。

秦孝公和商鞅讨论了几天几夜,十分投机。秦孝公在商鞅的劝说下,准备变法,又怕别人议论,迟迟下不了决心。

商鞅就对他说,犹豫不决就干不了大事了。况且变法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人家议论很正常啊。只要能成功,不比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用拘泥于旧礼法。

好多大臣站出来反对商鞅。有一个叫甘龙的就说,聪明人都是遵循祖宗的礼法的,这样国家才容易治理,官员也习惯,百姓才安定啊。

商鞅就说,你看春秋五霸哪一个遵循祖宗礼法了?聪明人是制定法律的,愚蠢的才被法律限制。有能力的人就会打破旧体制,普通人才会被体制束缚。

另一个大臣杜挚说,没有百倍十倍的利益,变什么法呢?遵循旧体制总是没错的,至少不会混乱啊。

商鞅反驳说,治理国家哪里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我们就可以拿来用。成汤和周武王懂得变革才称霸。夏桀和纣王一成不变就扑街了。

这商鞅也是舌战群臣,说得头头是道,彻底打消了秦孝公的顾虑。秦孝公这下毫不犹豫的让商鞅主持变法。从此,商鞅一展才华,开始为大秦帝国打下坚实的根基。

商鞅遇事灵活变通,魏国不行就去秦国;受到挫折也不气馁,被秦孝公拒绝了几次,还是坚持进言;他还力排众议,为了目标勇往直前。这些都是其成功的关键啊。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