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穿裤子的草鞋
历史教师一枚,闲暇时间,写点小品文
今天看啥  ›  专栏  ›  穿裤子的草鞋

伴你学历史30——褒贬隋炀帝

穿裤子的草鞋  · 简书  ·  · 2021-03-02 13:46
隋代椭圆形玻璃瓶,高12.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4.9厘米,1957年出土李静训墓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隋炀帝,即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开皇元年封为晋王,后南下平陈。开皇二十年立为太子,继位后改年号为大业。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为叛军縊杀,唐朝谥为炀帝。谥曰“炀”,即荒淫昏暴之意。按《谥法》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隋的速亡造就了隋炀帝“亡国之君”的称谓在历史上总是声名狼藉。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隋炀帝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杨广在官史《隋书 · 炀帝纪》》中是“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荆忠民,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的“暴君”面孔。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基本上也承袭了《隋书》的观点,通过这些正统史书的影响,隋炀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就定格了。实际上, 回顾炀帝一生,既有卓著的功勋,又有泛滥的错失,杨广当政对于当朝人民来讲是灾难性的,然而,后世之人却享受着在其暴力执政之后的成果,比如,科举制,大运河等。可以说隋炀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征高丽、修长城、通运河,福泽万代。其统治后期期,依仗国富民强,开始奢侈骄淫,繁重的兵役与徭役使得很多人背井离乡,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后使隋王朝走向灭亡。

隋炀帝即位在短短几年中完成了那么多工程,发动了那么多战争,无论是节奏,速度还是效率,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没有雄厚的物力和人力等资源,是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的业绩的。反推之,隋炀帝在当政期间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的改革措施是奏效的,是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门阀势力的被打击和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发展,有利于改变政治运行的生命活力,随着东都的营建、开凿的大运河和巡游四方、三征辽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基业。这一切一切的基础都必须有个前提,隋炀帝才可能任性得起来,这就是手中有人,口里有粮。

但是后代史官,一味地盯住隋朝短世而亡的结果,总结其灭亡教训,从而将炀帝的主观动机归结为满足其私欲 ,忽视了炀帝推行各项重大工程、重大战争对王朝发展所起的巨大贡献。以运河为例,在唐朝后期,其巨大作用已经凸显,在《汴河直进船》一诗中写道:“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反映了正是由于运河的存在和通航,唐朝中央政府才能够对广大东南地区进行竭尽脂膏的搜刮。可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炀帝还没有来得及实践的政治理想,还没有收益的投资回报,在贞观年间都得到了数倍的返现,没有炀帝也就没有贞观之治。

历史的评价不应该妖魔化、标签化,也不能以结果论,杨广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拥有清晰的政治头脑,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将隋朝推向鼎盛,其进取精神值得学习。然而在鼎盛过后由于急于超越历史违背发展规律、役太过集中和急迫、对封建经济造成破坏,导致隋王朝由盛及衰,给人以深刻反省。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杨广一个真身。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