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新语
微信公众号:丁香新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丁香新语

从害怕社交到学会沟通,只需要这5本书

丁香新语  · 简书  ·  · 2019-10-15 16:50

原创: 丁香新语 丁香新语

我读了夏目漱石的《少爷》后,书中两个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南瓜君在职场不善沟通,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基本上不与同事有过多的交际。有时连同事之间的饭局也不参加,他认为只要自己默默完成工作,不用再费心和人沟通。红衬衣则是沟通高手,他热衷于和领导打交道,和同事维持好关系。

二者的结局也不一样,青南瓜君被校长分配到偏远地区去任教,尽管他家中有老母亲还要照顾;红衬衣却人生开挂,一路升职进入领导层。

我也不爱和人沟通,想法基本也和青南瓜君一样,但在看了青南瓜君的下场后,我决定改变自己。根据豆瓣的评分,我阅读了一些提高沟通能力的书,下面和大家分享。

1.《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是沟通领域内最经典、最权威的教材,我看了这本书之后一直在感慨,要是一上大学就能读这本书,估计我就不会害怕与人沟通。在沟通时遇到问题,我也不会一味躲避。

《沟通的艺术》的作者是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他们一直从事沟通课的教学工作。这本书从首版后已经再版15次,中文译本的销量也是数十万。

它之所以如此大受欢迎,是因为作者将沟通中涉及的心理学内容和技巧与实际的例子相结合,让人们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根据每章内容,作者还精心挑选了数部影片,让读者通过剧中人物的演绎印象更深。

另外,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沟通时常用的原理和技巧,比如,不知道人最多能维持多少关系时,可以用“邓巴数字”来确定;不确定对方的真实想法时,可以用“知觉检核”;面对对方的不合理要求时用“清晰信息的处方”来理性面对,既为对方保留面子,又解决了问题。这些技巧非常实用。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沟通技能,还可以帮助我们将沟通提升到艺术的境界,让我们面对任何沟通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2.《沟通圣经》

《沟通圣经》是英国杰出的咨询顾问尼基·斯坦顿所著,已经畅销30余年,它覆盖了听、说、读、写等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各个方面,是职场人士的沟通圣经。


以前,我以为沟通就是把话完美说出去,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读了《沟通圣经》我才明白,沟通应达到4个目标: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和使对方行动。根据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说、如何听、如何回应对方,这本书都有详细的介绍。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沟通宝典,书中对具体的商务场景,比如面谈、给客户打电话、会议演讲,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的商务场景都做了详细的指导。

《沟通圣经》从沟通中很多具体环节出发,帮我们认识到工作中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沟通,让我们说话能够说在点,让对方能够听在心。

3.《故事思维》

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说服对方,经常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大堆道理,我们说的口干舌燥,对方也频频点头,可是遇到同样的错误,对方还照样犯。

当我们换一种方式,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时,就会让对方记住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书中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家公司,新来的员工总也记不住繁琐的业务流程。后来,一名老员工学会把这些内容穿插到一个故事里面。当他向新员工讲解时,几乎不用重复,新员工都记住了自己要完成的工作。

本书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认为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以激情,以温情让人能够穿越时间,转换视角,举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事思维》用11个章节讲述了:人们应该学会的6个故事,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讲故事者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内容。通过这本书,人们能够看见故事比讲道理更能让人信服。

当你在沟通中受阻时,不妨讲个故事,用故事来传达我们的想法,以更有人情味的方式影响他人,让沟通更顺畅。

4.《表达力》

很多人经常觉得怀才不遇,一直没有遇到能发现自己优秀的人,只能忍受生活的蹉跎,独自感慨不已。

知名自媒体大v贺嘉老师在他的新书《表达力》中曾说过,怀才不遇,是因为你不表达自己,老板没有义务去发掘你。确实如此,很多人有才,但就是不会表达,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呢?

在《表达力》一书中,贺嘉老师提供了一个表达力模板:目的、输入、思考、输出和反馈。我们可以根据目的去查找资料,再经过深入思考,将看法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再根据对方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

比如,你的目的是向老板介绍一个创意,那你可以先学习相关资料,然后再思考这些资料,找出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够用在什么地方等;之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再向老板表达出来;表达后,看老板是什么反应,再回想自己表达过程中的优缺点,根据这些不断调整自己。

其实哪有什么怀才不遇,我们只是不会表达。读了《表达力》这本书,我们就可以依据表达力的模板,按照步骤一一准备,然后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来。

5.《无压力社交》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也看了很多沟通类的书籍,可还是不敢与人交往、沟通,怎么办?我推荐大家再看一下《无压力社交》这本书。


《无压力社交》专门为不敢参与社交的人所写。这本书的作者是吉莉恩·巴特勒。她是一个心理学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与人合著《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

这本书不仅分析了社恐产生的原原因,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社恐产生的原因是人们曾经遭遇过社交焦虑的场景,比如曾在公众场合讲话,却无人理睬。类似的场景让自己觉得难堪,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公众场合表达。当再次遇到这样的机会时,他们就开启安全模式,不再参与沟通,让自己避免尴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社恐。

如何改变自己,书中也提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比如改变对别人的看法,尝试微小的社交,让自己不断获得信心等。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都需要认同感,认同感大多从社交中获取。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要尝试走出社恐,让自己多和人交往。

职场导师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告诉我们: 职场的核心能力分为沟通力、关系力、逻辑力和学习力 。沟通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学会了沟通,我们其他三种能力提升起来才更快。

我们未来能走多远,与沟通能力密不可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