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罗衣一时聚散
金学红学研究者 专栏作者 言情小说作者 独立撰稿人 个人公众号:wochengjinghong 浮世小团圆 小说地址: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5558879/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0449095/ 豆瓣金瓶梅与红楼梦专栏地址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5983508/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6237452/chapter/31656755/ 如需转载,请点击 https://www.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1547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罗衣一时聚散

旅行青蛙:谁不是无聊地度过了这“无聊的一生”

罗衣一时聚散  · 简书  ·  · 2018-01-26 23:22

最近非常火爆的小游戏“旅行青蛙”,我也下了一个。

有朋友说,这个游戏无聊之至,毫无意义。我说对的,但是,我也记得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据我观察,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既无意义,也无价值。”

是的,你说无聊,可人活着不也挺无聊吗,更何况蛙乎?

再说了,我觉得这个青蛙比我们人类活得惬意多了。

比如,他住一个结构精巧的loft里(虽然据消防队的同志说,存在着消防隐患,但,类似故宫这样“隐患”无穷的地方,人不也住了几百年),很多人就住不上,不少人在北上广还住地下室,还与人合租,还睡网吧,还住天桥与公园呢。

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庭院,种着绿植,更可怕的是,他的池子里生长着三叶草,三叶草在他那个系统里,就是钱,而且还是活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怕你家财万贯,就怕像他那样钱财如韭菜,如野草,割(收)了又长,割(收)了又长,无穷无尽。


这,大概就是他想干嘛就干嘛,想看书看书,想写字写字,想削木头削木头,想出门旅行随时说走就走的“底气”吧,这种底气,你有吗?你没有。

当然你也可能比这个青蛙还有钱,小loft你看不上,你买一个大别墅,小花园你也看不上,你买一个规模堪比大观园的大私家花园,里面还带一个连国家游泳队,跳水队都可以来训练的大泳池,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穷,你觉得自己和中国首富比,和世界首富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那些人面前,你就是一个标准的穷瘪三。

又或许,你的财富到达了世界顶级水准,可你也不会满足的,因为到那时候,你还有别的欲望,你的欲望无穷,你日益增长的财富与拥有的一切,都赶不上你内心滋长的欲望,这种欲望就像鞭子一样,蘸了凉水,打的你皮开肉绽,辗转哀嚎。

而青蛙是低欲而禅系的。他每天做的事儿只有看书,写字(有的人说他在写信,请问他写的是鲁迅的两地书和傅雷家书吗,普通信件能一写三四个小时?)削木头,吃饭,然后出门旅行……

本来我以为按日式风格,应该给他设计个泡茶,插花之类,但是没有,他只做最基本的几件事:吃饭是为了活着,看书是输入,写字是输出,旅行是转换空间换一种方式活着,这里面没有插花,茶道,香道,做瑜伽什么的——没有这些听上去挺文艺,挺有生活质量,其实都是非必需的活动。他把一切都降到最低,最基本,一箪食,一瓢饮,一个人,一角天涯。


青蛙也有朋友上门来探访他。那是一只小蜗牛,从不进门,只呆呆地望着庭院里的三叶草,犹如一个银行临柜看着一沓沓现钞,脸上露出谜一般的表情。

有时候青蛙在家,只管自己削木头,吃饭,看书,也不请他的朋友进来。有人就问这是何意?我想,这也是合理的。现代人很少会请朋友进自己家,在自己家里待客。家是一个私密的地方——前些时有篇爆文说,“只开放三天的朋友圈,就像到了朋友家,对方只告诉你客厅可以进,其他地方不让进”,感觉非常的失落,失望,外加委屈,觉得朋友不上路(北方话里不地道的意思),看了这样的“文章”,我觉得非常之可笑。

是谁告诉你进朋友家就可以满屋里乱串?受过现代教育与教养的人,当然到了别人家里,人家让我们进哪个屋就进哪个屋,哪怕人家让我们站在走廊上聊天,也得尊重。怎么,都什么年代了,还想进了别人家就直接上炕聊么?或者还想学古人,做“东床袒腹”状?就不知道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与习惯,不应该那么粗鲁地去窥视他人的私生活吗?

青蛙无父无母,没有亲戚——有的玩家自居为青蛙的爸妈,在这个虚拟的人物身上寄托了情感,当起了实习爸妈,我没有。我觉得他摒弃了一切社会关系才好玩。

当年金瓶梅的作者,给西门庆就做了如此设定,无父无母(都已经去世),没有任何亲戚,而夫妻,情人,则是另一种社会关系。西门庆也没有孩子,好不容易有一个,马上死了,另一个儿子是在他去世后生的遗腹子。

我觉得这种设定可以让人在进入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轻装上阵。“轻装上阵”的意思是,因为得到的不多,所以羁绊很少,比较可以随心所欲。


曾经读过一位社会学家的文章,说是在现在的日本,40,50岁的男女,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有多少,从来没有过性生活的有多少,从不打算结婚,以后也不打算结婚生子的,有多少,数字非常惊人。

这些人被称为低欲,性冷感,不想辛苦奋斗,不希望有任何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游戏里的那只青蛙一模一样。要是游戏设计者最后给他弄出一只配偶蛙,一只小青蛙来,那就没劲了——我从来都不觉得这个青蛙是一个孩子,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成年人。

这样的人,在日本,在中国,千千万万。他们类似浮萍,一旦聚拢在一个大池塘里,那形势,壮观的能吓你一跳。


记得在那篇写日本低欲社会的文章里,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呐喊,这样的人多了,怎么办?人口红利还要不要?社会发展还要不要?但,这位作者难道不知道,这就是文明社会发展到此的必然产物吗,必然会有这么一拨人的——他们或许先下个“旅行青蛙”玩玩,然后某一天,自己就变成了那只青蛙。

这个预言一点都不荒诞,不魔幻,而是百分百的现实主义。

听了太久,太多关于日本低欲社会的形态分析与报道,我可以断定,日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这只“旅行青蛙”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很多人的未来——当然,在物质上可能还达不到他的水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