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艾思

少年与佛修(4)

小艾思  · 简书  ·  · 2019-06-21 08:39

第四章 黑曜佛像

    随着妖蛇退去,附在少年身体表面的那一层金光也渐渐回流集中至少年的胸口处,隔着衣服隐隐约约现出一尊佛像的模样,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与此同时,电梯也恢复了运转,在一片漆黑中缓缓降至一楼,伴随着“叮——”的一声,再次向外界敞开了大门。

  少年见外界迟迟没有动静,便偷偷睁开眼睛从手指缝中向外瞧去,却看到了电梯门正在缓缓打开,街道口路灯的黄光正透过窗户挥洒进来,将电梯里的空间映照得亮亮堂堂,而妖蛇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少年正好奇自己为何毫发无伤,此时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胸口处的那团诡异亮光。于是急忙伸手去摸,感受到是一小颗古铜币大小,冰凉、圆润而又略带些坚硬的物体。

  少年略有惊讶,却总觉得触感依稀有些熟悉。于是连忙拿出来一看,发觉原来是自己常年佩戴的一尊黑曜石制成的佛像,此时正通体散发出金光,刺眼的令人无法直视。

  “没想到,真的是你救了我一次。”少年摇摇头苦笑道。

  那么,这尊佛像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这还得要追溯到三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候少年还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正值暑假时期,少年与父母一同前去巴蜀地区的峨眉山游玩。一路上导游兴致高昂地宣讲着作为普贤道场的峨眉山与普贤菩萨的渊源典故,而少年好奇心重,又对说话喷的唾星四溅的导游所讲解的内容实在提不起兴趣,于是便悄悄离开了一路前行的大部队,转而拐向旁边一条林荫小道。

  穿过遮天蔽日的密林,拨开身旁的灌木丛,少年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周边原始的景象。脚下,有几株高中生物课上学到的“活化石”桫椤在随微风摇曳,而树枝上也有几只猕猴兴高采烈地蹦来蹦去,时不时地又跳落在地上,直起身来,左摇右摆地模仿着少年这个“不速之客”走路的样子。

  也不知向前走了多久,少年渐渐有些倦怠了,于是打算找个地方歇歇脚,喘口气。正想着,抬头却望见林荫之中隐隐约约有一座红色的古老建筑,于是心中一喜,便加快步伐向前走去。

  约莫百步后,豁然开朗。眼见在前方出现了一片空地,空地之上是一片古朴的庙宇。寺庙通体红漆,但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颜色稍显黯淡。大门正面向少年敞开,三三两两的游客正不断进出;两尊石狮分立于大门两旁,怒目圆瞪。整座寺庙虽并不是十分地宏伟,但仍给人一股威严肃穆的气息。抬头一牌匾,上以古篆书三个大字:“万年寺”。

  少年踏入正门,只见整座院落呈方形,正中央便是万年寺的主庙了。顺着主庙左右两边延伸出来是两条狭长的走廊,顺着墙垣左弯右拐来到了少年的脚下。而在主庙前方几十米处,摆放着一尊香火炉,数名香客正跪地烧香礼佛。几名小沙弥正低着头手持经书走过,路过少年身旁,冲少年微微行了一礼,又道了一声施主好,便匆忙离开。

  少年不忍打扰这份宁静,便轻轻挪步,一路顺着走廊慢慢参观前行。走廊的墙壁上绘有壁画,大致讲述的是菩萨身骑六牙白象,下凡济世的故事。整幅壁画以金线勾勒,栩栩如生。少年正看得津津有味,耳畔却响起了阵阵佛经吟唱声。于是顺着声音寻去,发现在走廊的尽头处,还有一小扇圆形的木质拱门。

  少年推门而入,咏诵佛经声也随之戛然而止。只见门后面是一方小庭院,有一间低矮的石屋,看起来也许是小沙弥们的休息室。庭院中间有一株银杏树,树下摆着一方石桌与两个石凳,旁边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正背向少年,手持竹子截成的一柄大扫帚,正轻轻扫着地上泛黄的落叶。

  听到身后的推门声,老人家放下手中的物件,转头笑脸盈盈地看向少年,问道:“这位小施主,请问有什么是老僧可以为您效劳的吗?”

  少年仔细端详眼前这位老僧,见其身着灰色僧袍,白眉如柳叶般垂在脸颊两侧,一双眼睛竟清澈如水,丝毫没有其他老人的那般浑浊。被老僧这一问,少年猛然醒悟,怕是自己不经意间闯入了寺庙内某位高僧的私宅,于是连连致歉。老僧笑着摆摆手,表示并不在意。

  见少年仍有些促狭不安,老僧便笑着上前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道:“小施主,你能寻到老僧这户小宅院,也算是有缘。这样吧,我为你卜上一卦,也算是结个善缘。”说罢,也不等少年表态,直接引领少年坐于石凳上,问了生辰八字与姓名,便伸手从怀中捞出一串佛珠,自顾自地就地盘腿坐下,双眼微闭、手捻佛珠,口中还念念有词。

  少年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静静等待着老僧。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工夫,老僧突然眉头紧蹙,浑身金光大盛,身着的灰色僧袍竟也无风而动。突然间,老僧“啊”的大叫一声,同时一口鲜血喷出。血溅于地面上竟像是开水一般沸腾而起,转眼间变汇聚形成一只眼睛一般的形状,显得诡异万分。

  老僧依旧紧闭双眼,只不过同时放下手中的佛珠,双手飞快地结出一个又一个玄奥的法印,口中不断吐出晦涩难懂的梵音。而地上那只诡异的血红色眼睛仿佛受到了攻击一般,竟在地面上沸腾跳跃的更加剧烈,并隐隐发出像凶兽般地嘶吼。但好在没过多久,这只“眼睛”像是逐渐被蒸发了一样渐渐消失不见,就好似其从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般。

  直到“眼睛”彻底被消灭地无影无踪,老僧这才徐徐睁开了双眼,长出一口浊气,道一声“阿弥陀佛”,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少年连忙伸手前去搀扶,却见那老僧脸上的沟壑仿佛更深了一些,皱纹也好似较原先更多了几条。

  虽说少年并不知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总归是因自己而起,自然内心过意不去。见老僧受了内伤,刚想要张嘴询问伤势情况,却像是被老僧看穿了一般,冲少年哈哈一笑:“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佛慈悲,小施主不必多虑,老僧我并无大碍。”

  “可是......”

  “施主不必多说,万物有因必有果,有缘必有由。小施主与老僧相遇,便是缘分。而因缘而起的种种因果,老僧自然甘以坦诚相迎。”

  接着,老僧话锋一转,“老僧自身修为不够,仍妄图强行观测,遭到天道惩罚反噬,此乃老僧的因果报应。倒是小施主......自身命理玄奥,前途不可窥视,只是仍可以隐隐地看到有股微弱的阴气环绕,状若游蛇。根据老僧的强行观测与推断,怕是数年之后会有妖物缠身。”

  “敢问高僧该如何破除呢?”少年大惊。

  老僧抚须一笑,道:“说来也巧,前段时间老僧于山野中偶得一枚黑曜佛像吊坠。而黑曜石乃至阳至刚之石,刚好能助你抵御邪物;佛像也能助你心境平稳,免去小施主骄躁之气,修习佛性。现在老僧便将此佛像赠与小施主,只要......”

  “莫非是只要998,马上带回家?”少年心想。

  老僧正色道:“只要施主一心向善,遇事切不可急躁。所谓拨开云雾见光明,断断不能因一时冲动而蒙蔽双眼。还请小施主,万事以天下苍生为重。”

  少年听的云里雾里,懵懵懂懂地点头答应了老僧的请求。老僧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翻手变出一尊黑曜佛像,并将佛像亲自挂于少年颈上。同时说道:“现在不懂的,未来终究会懂。天色已晚,小施主的父母也已寻来,咱们有缘再会。还请小施主,切记老僧所言啊!”

  说罢,老僧大手一挥,少年便不自觉地向前走出门去。回头一望,只见老僧落寞地转身而去,从地上捡起了扫帚,不再理会少年,继续清理着地上的落叶。

  少年默默将这份恩情埋在心底,便不再多言,转身推门而去。刚一出门,便觉天旋地转,同时眼前白雾弥漫而来。少年没留神,脚下一软,便瘫坐下去。

  片刻之后,白雾散去,天地也仿佛停止了转动。少年强忍着身体的恶心与不适,准备站起身来。起身的时候手向后顺势一扶,却发现刚刚的木门变成了冰冷的石头。转眼看去,竟发现自己仍呆呆地伫立在走廊的尽头处,通体墙壁,哪里还有刚刚那一方小庭院的痕迹。

  “原来刚刚所谓的奇遇,竟只是南柯一梦。”少年不由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低头一看却发现,那尊黑曜佛像仍然安安静静地坠于少年胸口前。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