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華娃的灵感空间

我害怕没有写作障碍的人......

華娃的灵感空间  · 简书  ·  · 2019-07-25 14:53

我害怕没有写作障碍的人,因为他们一提起笔就文思涌现,写起文章来一气呵成,从没有拖延;

我害怕没有写作障碍的人,他们总能用犀利的文笔一针见血地把读者想说的话用文字全然表达出来,还比我们说得更好,不用撩动也能让读者心潮澎湃;

我害怕没有写作障碍的人,他们的工作效率差不多是我们普通人的三倍以上,写方案报告下笔如有神,不仅把工作规划得井井有条,还把领导的心思都跃然纸上了。

我害怕没有写作障碍的人,他们能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生活工作状态比常人精彩数倍,因为擅于用文字表达和书写。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擅长写作的,可能因为在上小学以前就已经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了很多字,看了很多文学名著。

一个在六岁以前已经读完《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等世界名著的文字原版,放在什么年代都可以算得上天才儿童了。

求学时期写作也一直是我每次考试的最高得分项,甚至从小也是靠稿费得到各种奖学金和零花钱及学费的补助。但是,由于大学想考新闻系的梦想被家人反对以后,我逐渐失去了自己想写作的热情和方向了。

后来虽然工作中也遇到需要用到公文写作等技能,这些都是简单带过就好,没有想过要把写作这个技能重新捡出来继续发挥。

众所周知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写作是最佳实现自我的途径。虽然我曾经有不错的写作基础,但重新开始写作我也需要很大的勇气,甚至因为过多的担忧导致自己有写作障碍了。

毕竟写作这个技能是需要坚持和积累的,所以我也花时间阅读了大量跟写作相关的书籍。

最近读了一部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简.耶格尔写的入门级的写作好书《非虚构写作课》,作者简.耶格尔教授还是知名社会学家、刑事司法学硕士、艺术学士和国际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备受推崇的职场与人际关系导师,时间管理教练,已经出版48部作品。

《非虚构写作课》一书已经畅销20年并且再版三次了,书中讲述的写作方法不但对写作初学者有用,对有写作障碍的人有用,对职场中人提升写作技能也很有指导作用。其中三个有助克服写作障碍并提高写作技能的方法值得跟大家分享:

01| 无从下笔不是写作障碍的理由,戒掉拖延更重要

在《克服写作障碍》一书中,作者卡琳.迈克与艾瑞克.斯克杰解释道:“写作障碍其实就是阻碍人们自由表达思想和文字的障碍,是横亘在从产生想法到记录想法这个过程中的一道干扰。”

不但新手或者业余作者会有写作障碍,就连专业作家也会有写作障碍。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写作业那样,总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一会想先吃点东西再去写,一会又想着先玩一下再去写,用小伙伴的话说:“在要写作业写文章的时候,就连电视广告都是那么好看的。”

从这样的拖延心理看来,有写作障碍的人其实并不是没东西可写,也不是完全不会写文章,只是习惯了拖延,习惯了给自己的拖延找各种借口。

人的惯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你习惯了给自己各种借口在开始写作前并没有专注在写作上,而是先去做其他无关的事情,你就会越拖越不想正式开展写作了。

像《非虚构写作课》中作者写道写作障碍会导致的结果是:“我的大脑中孕育着惊天动地的伟大作品,但写到纸上的文字却与脑海中的影像相差甚远。”

其实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天才作家,也没有谁是天生一打开电脑或者纸笔就马上有滔滔不绝的内容写出来。像我当初求学阶段最善于写文章的那些年,我确实可以用比别人少一倍以上的时间把文章写好并取得高分。

我现在回想起当年的自己为什么能有如此高效,其实也是得益于年少时读课外书比其他同学多,而且喜欢自己写文章比别人快的优越感,所以在别人还在拖延的时候就先把作文写好了。

《非虚构写作课》书中也建议有写作拖延习惯的朋友尽量多给自己一些小目标奖励,把写作计划分时间段完成,或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独处并且没有其他诱惑的空间,这样有目的地激励自己写作会事半功倍。

习惯是很神奇的事情,当你习惯了拖延,并把各种各样不想写文章的理由归咎于写作障碍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一切确实很难,根本无从下手。

但相反当你习惯了一打开文稿就开始创作,无论写出来什么东西只要没有完稿就不放弃,就会越写越顺畅了。

02| 学习是有方法论的,写作也不例外

学者雅克.巴尔赞在《写作、编辑和出版》中写道:“写作是思想的具象。作品内容清晰与否、达意与否,都取决于你的思路是否明确。”

写作思路其实我们可以看作大家经常谈论的写作灵感,很多时候灵感并非像牛顿被苹果击中从而发现万有引力那样偶然。想像力丰富的作者总是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并结合其他元素扩展成通篇文章。

这时候写作思路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了。像我们平时读书写拆书稿或者书评,其实每本书都不止一条主线也不止一个可以扩展的论点。

有时候在我们在选择想阅读的图书,去看看其他读者的书评时,会看到不同的作者居然可以为同一本书写出上百篇不同立意的文章,所以写作思路在构思通篇文章主要观点时就能起到关键作用了。

《非虚构写作课》还为不同类型的文章写作给了示例框架,尤其是对于公文和商务函件的写作,实用指导性非常强。

03| 定立长期写作目标,拆解并有序地完成

我们业余写作的人一般都觉得写作很难,尤其是如果想出版一本书,对于普通作者来说,简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梦想。

按目标来拆分,如果你想出版一本十万字的书,当然一天不可能写出来,一个月写出来难度也挺大的。但如果用一年的时间,每天写300字的话,一年365天就能写出一本将近11万字的书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从怎样利用时间的复利而拉开的。再难实现的梦想除以365天,天天坚持也会变得简单可行;再简单的事情每天都不做,0乘以任何数字也只能为零。

《非虚构写作课》还给我们指引了写作总体思路的7大步骤,分别是:

1、确定主题。你想写(或必须写)的内容。

2、收集素材。研究你要用到的基本素材或其他相关信息。

3、整理信息。制作任务清单(要点列表或细节大纲)。

4、撰写初稿。

5、如有需要,进行修改。

6、递交作品。

7、酌情收集他人对作品的批评意见(例如,重写本作品,或者将批评意见用于当前或今后的写作)。

这七个步骤既相互独立,又融汇贯通,而且放在什么类型的写作需求上都是简单易行的。

我们通常觉得做一件事情困难是因为只看到结果跟我们熟知的领域不一样,加上畏难情绪的困扰就更加不想行动了。但如果把过程细化到具体每个人都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到的步骤,再去执行就简单多了。

狄更斯说过:“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写作,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写作,因为那里是地狱。”写作的过程确实会让人又爱又恨,但书写的过程会让人越来越清晰自己想表达什么,想实现什么,想追求什么,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做就好了。

写作不仅是这个年代最好的自我价值投资,坚持写作也能让人越来越踏实,是对抗焦虑和不安的良药。你的老板不会要求你作曲,除非你是作曲家;老师不会要求你画画,除非你是美术生,但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无处不需要用到写作。

如果你很想重拾写作却感觉无从下手的话,《非虚构写作课》一书会是助你冲破写作障碍马上动笔的行动指南。努力成为一个让人害怕的没有写作障碍的人吧,这样在职场中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