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蓝箜

角色化人生&去角色化

蓝箜  · 简书  ·  · 2020-05-29 15:58

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不懈不倒翁。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是《知识红利》的第五次分享,主要讲的是角色化人生、怎样去角色化以及原因。思维导图如下:

角色化的思维导图

一、角色化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各种角色,如女儿、妻子、母亲、闺蜜……每个角色的性格、能力、行为都不一样。

各个角色都挺重要,你都想要演好。角色间有可能有矛盾,但你也都能处理好。

因此,你是你?还是,你是你扮演的角色?如果去掉这些角色,你又是谁?

那么角色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角色化呢?

角色就是规则。角色化能更好地帮助统治者维护社会的稳定,便于管理和协作。

每个角色都有符合这个角色应有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态度。这样你的行为就可以被预期。你扮演某个角色,你的动作、语言其实大都被规定好了。这样即便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会变得更加高效。

而角色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被教育的过程。意味着规则和效率,也意味着边界和束缚。

二、去角色化到真实内核的五层

1.感知层

即对人的第一印象。如高矮胖瘦,漂亮难看,气质谈吐,为人处世等方面判断一个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感知层。

2.角色层

人与人之间,在角色层接触,只能是一种非常浅层次的关系。如你所遇到的销售员,程序员等,能够明显感觉到他身上角色的痕迹。他与你交谈的内容,所做的动作,都是被这个角色所影响,甚至是被控制的。因为角色是边界,是束缚。

3.资源结构层

是指你的财富、人脉、精神资源……

4.能力圈层

是指你的各种能力,如管理、商业、沟通能力、专业技能……

每个人未来能去向哪,成为另一个什么角色,是由你的能力和资源结构决定的。角色会改变,而资源结构层和能力圈只是不断地进化和扩张。

如果你的资源结构和能力不变,即便换了角色,最多也只是在同层次的角色中跳来跳去。随着年纪增大,竞争力降低。

5.存在感知层

就是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你在什么状态下才会感到满足?没达到,你就会百爪挠心?

前面讲你的人生密码,就是你最内核的存在感知。做到了,满足了,你也就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了。

还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你才需要扩充自己的能力圈、资源结构层。不管角色层看上去活得多滋润,如果你的存在感没有被满足,你感受到的还是痛苦!

所以,你与人相处是要看到了他的哪个层次:是与他的角色层相处,还是存在感知层?你看你自己呢?

三、学习角色化的三个原因

1.理解自己

你以为是你在思考,其实你是在替角色思考,你想做的事情,其实是角色想让你做的事情。

要突破这些限制,你就要看到自己的存在感知层!以此扩展你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层,你才能突破角色的边界,纵情向前。

2.理解伙伴

如果你想要的是深度、长期的关系,那么就需要来到对方的存在感知层。了解对方的真实快乐、痛苦,交换彼此的能量。

3.理解陌生人

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数人,都是“角色化”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把“他”和“他的角色”区别对待。

比如你的用户,会用角色还是真实内核使用你的产品,决定了你产品的定位。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总结一下就是:

你对自己现在的存在感满意吗?如果不满意,那么你就需要继续扩充自己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层。

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存在,才能驱动着你能走多远,你的边界才会被扩展到哪里。


作者:箜

微信号:Vilan--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勾搭交流。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