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沐兰晨风

读书,营养的是精神

沐兰晨风  · 简书  ·  · 2019-01-13 22:55

我是不爱看那些所谓的文艺圈,影视圈的乱七八糟的事的,因为好事少。不是今天这个离婚了,就是明天那个出轨了,要么名人找小三啥的都有。甚至连别人吃什么,穿什么,跟谁出去玩了,去哪了等等婆婆妈妈,奇葩无比的事都有。要我说,真是无聊透顶。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感觉到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与之相对的精神领域却特别匮乏。

人心浮躁,越来越难沉下来专注的做一件事了。原因就是,人们平时读书太少太少,就拿大学生来说,除了学习专业,谁会额外拿出时间去读那些优美的句子,散文,还有名家的小说呢?寥寥无几。

这些美文和各种各样的小说,真的能给人美好的感悟,既可以愉悦身心,又能增加才华,要不怎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呢!

但是我们的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因为种种原因,因而我们的文学领悟力,还有文学水平,都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

我们不说文化大革命,就算是往上数好几代,人们读的书都很少。

原来是动荡不安的旧社会,战乱不断,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怎么有可能读书,能读书的也是家境不错的人家。

国家安定后,落后的经济让教育难以发展,再加上爆发式的生育,让国家的经济更落后。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低谷。

现在看我们这些人,有多少人读书的?每人每年加起来都读不到几本书,不读书,我们不就是把老祖宗就给我们的精华当做垃圾给扔了吗?

而且扔的堂皇,扔的理直气壮——我们要工作,哪有时间读书?再者,读书只是因为升学,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跟考试不沾边,读了有什么用?

现在国家教育部门似乎看到了,不读书,不读文学性好的书,就会让后代抛弃传统文化,让没有信仰,没有追求的青年,少年爱上追星等毫无价值,毫无精神营养的东西,就如同在吸食精神鸦片。

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堂堂中华五千年文明还能剩下什么,难道能成为放在所谓的专家的桌子上的研究资料吗?

想想就可怕。

到现在,我回忆起上学时学的东西,真正能让人读起来身心愉悦的还是那些优美的古诗词,含义深刻,韵味十足。

当然不否认近代名家也有好的作品。他们也一定是读了很多国学经典的书,才能到达那个水平的。

过去有个口头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后大家就一股脑冲向数理化,于是跟文学有关的就都变成了非主流。

中国向来将就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的确如此,那个过了,可是现在将要实行的“学国风”会不会是对过去的矫枉过正呢?

这个我不得而知,但是现在的人,如我一样的,书读得少,连文章都写得这么困难的人,的确是该好好读读书了!

当人们的追求变成读书,追求更深一层的精神营养的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过往,会不会觉得那时候的追星一族特别的幼稚可笑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