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高_02c9

不让娃学老公家的方言,我有错吗?

高高_02c9  · 简书  ·  · 2019-05-07 00:04

这事儿真的是我自己经历的事情。一个因语言而引起的蝴蝶效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上海人,爱人是潮汕人。这里有一个婚姻的地域鄙视链。潮州人绝不会娶上海人做媳妇,上海人也绝不会嫁潮州人。

我们俩因为爱情走入婚姻,克服了许多许多困难,但结了婚以后,两家的暗力较量还是在持续,战场转变了,变得无孔不入。

我妈是死看不上潮州人的上海老太太,我家大娃出生的时候,粉雕玉琢的小宝宝,我妈说了一句:“潮州话多难听啊,可不要那么漂亮的宝宝一口潮州话,多煞风景!”

年轻的我鬼使神差就听信了妈妈的话,坚决不让大娃学潮州话,为了顾及婆家和丈夫的感受,我也不让我儿子学上海话。公平吧,咱说普通话!粤语嘛,孩子上学就会啦!家里,我们和孩子说普通话,我和爱人说广东话,和各自家长说自家方言。我还刻意不早培养大娃的英语,因为小时候父母喜欢把4岁就会说英语的我到处炫耀,我从小学会了讨好他人的性格。尽管有人提醒我,孩子的语言能力要早培养,我还是不以为意。日子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下去。

可到了大娃十二三岁的时候,我隐隐觉出了一点异样,大娃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表达,他的英语学习也受到阻力,尽管他的发音很标准。但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觉得大了就好了。

当然,事态不像我想象那样发展的,大了就好了,相反,大了就更不好了,整个学习都不好了。

等到二娃出生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大娃的语言能力是因为我当时不让他学习多种语言有关,我顺从并支持了爱人一定要教二娃潮州话的要求。

后来,在得到的学习中,我突然听到,小孩子学习两种语言(包括方言),训练的是两种不同的刺激回应。父亲给他潮州话的刺激激发了他潮州话的系统,妈妈给他普通话的刺激激发的是他对普通话的回应系统。就是说,潮州话他回的是潮州话,普通话回的是普通话,宝宝从来不搞错。这是增加了宝宝回应刺激的通路,一种方言代表一条通路。我顺应下去做,孩子的英语也很快发展起来。

我开始后悔没让大娃学潮州话,没有尽早开展英语学习。可让我真正后悔崩溃的是,一天大娃幽幽跟我讲,他不大想早生娃,因为他觉得父母年龄大生的娃才聪明。我突然想起,上一次和我父母吃饭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对我家二娃蹦出的英语赞不绝口,连夸聪明。而大娃正在为了考大学而努力补课。

他认为他学习不好是因为他天生不聪明!

哦!我的天,我 干 了 啥 !  肠子都悔青了!

蝴蝶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洲的一场龙卷风。而在我这个故事里,蝴蝶是我阻止了大娃学潮州话,龙卷风是他认为他不成功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煽动翅膀的起因是我习惯性听信了妈妈的一句偏见的话!

剧照

鸡汤美剧《This is us》里,爸爸Jack 的原生家庭爸爸是个酒鬼,妈妈是个受气包;妻子Rebecca的原生家庭里妈妈是一个精致的完美主义者,为了一点小事儿就唠叨不停的独断老太太。妻子Rebecca还是每年携夫带子回父母家过感恩节,尽管三个孩子都不乐意。Jake终于在一个感恩节的早上想通了:“等我们的父母死了,我们就可以任性地搞一些稀奇古怪的家庭传统。”在这之后遭遇坏车、无法赶到岳父母家,老婆又和岳父母大干一仗后,他在物资极度匮乏、安全感极度缺失的感恩节午夜为安慰一家老小所做的一切都成了这个家感恩节的新传统,即便在他死后,依然继续。

最近,我们周围太多人控诉原生家庭,总是停留在我们自己如何受伤身上,可我们自己组建的家庭也是我们孩子的原生家庭啊!

我们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最致命的是,我们在做父母的时候,不自觉延续了父母的那一套,在遭遇孩子的反叛和顶撞时,感叹为人父母不易,和父母和解的同时,继续把父母的那一套进行到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会像我们理解父母那样理解我们自己。

停!

细想一想,我们真的舍得我们的孩子遭受我们曾受到过的来自父母的一切伤害吗?真的舍得吗?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