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如何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文章详细阐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七步流程,包括风险辨识、确定等级、清单建立、管控措施、警示告知、动态预警和应急管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风险辨识
将各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为基本辨识单元,确保风险辨识覆盖所有相关场所和活动,形成风险辨识清单。
关键观点2: 风险等级确定
使用风险评价方法如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确定风险等级,通常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关键观点3: 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清单
清单包括风险所在场所、风险描述、可能后果、评价过程、等级以及控制措施等。
关键观点4: 制定管控措施
按照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类型制定控制措施,优先考虑消除、替代、降低风险的顺序。
关键观点5: 风险警示和告知
根据风险等级绘制风险分布图,重点岗位编制风险告知牌,在现场张贴公告。
关键观点6: 动态预警和应急管理
安装监测报警装置进行动态预警,根据风险评价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资源和装备。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