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辛艾
无意义是每种可能的意义的结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辛艾

妄谈

辛艾  · 简书  ·  · 2017-07-02 01:43

张拿出信封,现在没什么人使用信封,这是从柜子底翻出来的。牛皮纸,红色纹路,印刷不善,一股油墨味道。

她打扫时发现了这个,里面装着面额不小的几张旧邮票,熊猫花样憨态可掬,上书中国邮政。张想要使用它,没什么理由,只是不想让它与垃圾为伴。

张想了想该寄给谁,谁会会乐意收到这样一份东西呢?太不合时宜,没人乐于写信读信了。

张想了又想,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三百条通知,来自公司群,很多她不熟悉的人在里面趾高气昂指配任务,她是最底层,实习生,常常有人让她带一杯咖啡,她便去。翻遍通讯列表,大多是点头之交,少数是酒肉朋友。

张另只手里正拿着那个信封,因为时间久远受了潮,触感和气味都熟悉亲切,这是一份珍贵的东西,对于张来说。

她大致浏览微信里的消息,回复了一些问话,然后伏在书桌前,咬着笔尾,思考着该写什么,该对谁写。

家里没有信纸了,用一张普通的A4白纸,黑色签字笔。

她写:

你好——

接着她在思考后面该接上谁的名字,那么就写李吧,她很久之前的笔友——还在流行笔友的年代。大概是个男性,同城,从未谋面,两人字都漂亮,思想虽谈不上多成熟,但至少懂得去想,这样他们就有共同语言,后来科技普及,工作忙碌,就再未联系。只记得那人的信纸总有一股肥皂味道,大概是个勤于洗手,爱干净的人。

于是她写:

你好,李,好久不见……

张从未想到还有那么多话可以说,她以为自己已经失去说话功能了,她写了很多事情,最近的,回忆里的,困难的,快乐的,奶奶的去世,等等,不知不觉,满满用了四张半纸。

她折叠好,发现夜已深了,窗帘随风轻轻飘荡,外面便是万家灯火,室内一盏小夜灯的光看起来十分温暖。把信叠好的时候发觉眼皮睁不开了,她放在桌子上,准备明天检查错别字。

凌晨,张被手机提示音吵醒,是最大的领导,不敢免打扰的那种,说带她出席某个会议,出差一周,请她快快打包,机场会面,中午飞机起飞。

她蹦起来,忙去翻衣柜,没什么衣服,她整理好放进箱子里,再放进一双不舍得穿的昂贵平底鞋。检查再三后,看看表,九点整。微信再次响起,她拿起桌子上的纸,匆忙之下叠好放进信封,拿起胶水,草草粘上。

去机场的路上,她拐去一家邮政局,花了一小段时间,之后拖着行李去挤地铁。

地址兴许还对,兴许李早已搬家,那也无所谓,张只是想写点什么说点什么,昨天晚上她拿起笔,像女子拿起订婚戒指,有什么自尊在那上面。

一周出差时间很快过去,焦头烂额,挨骂和被夸奖各三次。张有些累了,回到家,楼道口的信箱未收到回信,按理说不会如此之慢。她上楼开锁,再谨慎地进屋锁上。小小疑惑着洗澡收拾,想着这件事,但又被工作琐事占据了情绪。

等张擦着头发回到书桌前,才愕然发现那几张写满杂乱思绪的纸在她面前好端端放着,纹丝未动。她立刻理好头发寻找到底寄过去了什么,找了半天,发现写好的遗书不见了。

倒不是为了寻死而写,是她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她没什么安全感,踩在地板上也像在踩着悬崖边的软泥,城市里有太多太多危险的地方,某辆车,某个高处,某个擦肩而过的人,所有的一切都浮躁着,遵循蛛网般的易碎规矩,电线交织如同老奶奶眼花时的毛线产物,空气永远在啮咬肺,人类生长着难闻的气味和肮脏的头发,眼睛里是残忍的无念想。高楼冷冰冰,人们烧得像火,一切可怜的植物和水在苟活。才华和青春随着体液排出,他们褪色并且融化。

这是没有风的城市,人们不在意。

她没什么一定要完成的目标,没有活着的理由,也没什么一定要死的原因,她不知道什么会发生,不知道什么会消失。但最早期读过的书还在脑海里低沉地敲着警钟,让她不想死得轻于鸿毛,无声无息,在报纸上变成某女子,在亲朋面前变成一张旧照片,如有意外,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了结了张的生命,这一生里最美好或痛苦的时刻,都变成了这几张纸上的只言片语。

于是有这么一封遗书,或曰告别信。成文于三年前,那时她踏入社会刚满一年,被自己的学生气羞愤得体无完肤。张每每有所感,都批阅删减,勾勾画画,纸变得破旧,她还有早期做文字工作时的习惯,每有新稿,时常誊抄,同时也保留旧版,她寄过去的那份便是最新抄写完的一稿,一笔一划,没什么绝望孤苦,只是告别和分配财产。

张一瞬间流汗,有些慌张,那些内容只有她死后才心甘情愿被人阅读感叹,在存活着的时候,那像一个示弱的柔软害羞符号,完全是私人性质。

不知如何是好,时间已经流失了这么多,信大概寄到了某个人的手上,她不知道是寄给李本人更可怕,还是寄给一个陌生人更可怕。

她自悔不该唐突,惴惴不安过了半个月,某天回家,收到了回信,也是旧信封,上面的字迹清秀,收信人写着她的名字。

李的字迹。

她心砰砰跳,像收到判决书,回到家放下背包,坐在书桌前,马上打开。

里面一封遗书,纸质很新,熟悉的笔迹,肥皂味还在,混着一点酒气。

是李的。

一样的情绪,李在里面写有关自己的故事,父母亲朋,三两个旧恋人,最爱的电影和书,自家的猫,等等,最后一句写着和她遗书上相同的话:

如我发生意外,恳求朋友帮忙探望父母亲人。财产分配,如何如何……

落款是五年前的事情了,细心的列出了版本,这是第五稿。

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邮票是城市天际线的样子。

张明白,自己可以写第二封信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