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夏侯居坤
百家号原创作者,喜马拉雅VIP主播。研究与写...
今天看啥  ›  专栏  ›  夏侯居坤

随感:为什么我选择简书?因为我终于体会到自由写作的价值!

夏侯居坤  · 简书  ·  · 2019-06-02 18:44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对简书的理解。

在简书里的时间不算太长,因为我多半是把这里当成存放自己在其他自媒体平台的文章的“仓库”。但是,没想到,即便如此,我的文章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与点赞,还因此收获了不少点钻。

最可乐的是,就算是随便写的随笔文章,也会有不少人阅读和喜欢,这是在其他那些自媒体平台所很少会有的,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写“博客”的快乐。

写作,原本就是一件快乐与自由的事情。只可惜,写着写着,我们离自由与快乐越来越远。

职业化的写作,已经把这种随手写的乐趣,变成了一份推销工作。在从事自媒体写作中,我感受到了这种“推销”的痛苦。作者先要考虑能否满足机器评审系统的胃口,所以要费尽心机去琢磨标题、关键词以及配图,而且,有越来越媚俗的那种味道。然后,还要忧心忡忡地担心人工编辑找出你的种种问题,什么错别字啊,什么序号不对啊,或者,就是“莫须有”也不会告诉你的借口。申诉?基本都是被拒绝,别想了!就算顺利地都通过了,系统到底会推荐多少,有多少人阅读,还都是一个未知数。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是在写文章,在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却成了广告发布者,只有有人看了,才算成功。

当然,这或许就是时下的自媒体写作的特征。这里,不需要你自由发挥,你必须老老实实按照模板来写,这里,追求“垂直度”,要求每个作者只能写一个领域的内容,不许“串门”,这里不是“博”客,而是“窄”客。

老实说,我想写的东西多了去,历史、体育、文化、小说都想写,为什么非要限制我只能写一类?为什么只要写别的领域,不管内容好坏,一律就是低推荐?难道,一个人就只能分享某个领域的东西?他是作家,还是个流水线上的工人?

当然,对此,那些自媒体平台有着冠冕堂皇的解释。他们说是为了培养作者的专业度,增加读者的粘性,然而,这两点解释,都站不住脚。

第一,专业度?我承认一个人要有所长,但并不是只做一件事,达芬奇是画家,但他也是出名的发明家,如果你只让他画画,他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吗?另外,一直写某一类文章就是专业度高?对不起,我看到的那些自媒体大咖,多数不过是把旧的文章重新炒了一遍再卖给读者,有多少人是去认真读书学习的?这能提高什么专业度?

第二,读者的粘性?如果你一直写某类文章,却没有新的东西,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你能留得住读者?没有新鲜血液流进来,每天不过是同样的无病呻吟,我是读者我也跑!这还能留得住读者?



那么,读者喜欢看什么文章呢?我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读者喜欢看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文章,也就是干货,而不是那些“标题党”。现在,很多人上网看文章,都只是被动浏览,有什么热点就看什么。可是,头晕目眩地看了两三个小时,才发现自己想查找的东西怎么没看到?这样的“文化消费”,跟网络鸦片又有什么区别?

第二,读者喜欢看作者有真切体验的文章,而不是你随便抄来的那些伪原创文章,不要以为不剽窃就是原创,你说的东西没自己的亲身感受,那你不过是鹦鹉学舌,谁会看?

第三,读者喜欢看有深度的文章,而不是浮光掠影,你不能只有个结论,不分析原因就给我看,你要把其中的道理与知识告诉我,我才会相信你比我们读者都高出一头。

因此,我们的写作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垂直度”,如果你不能自由地写作,你就无法产生写作的兴趣。你没有兴趣,只是把写作当成赚钱的工具,你就不会真正地投入,你既写不出激情,也写不出深度。

真正的好文章,是“我心写我手”,真正的“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赚点击。


可是,现在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我们喜欢自由地写作,就像自由的呼吸一般,却总是感觉郁闷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写的东西赚不到钱。

清高的作者,会扬起脸,说:“我才不在乎钱呢,我只在乎写自己喜欢的。”

然而,与世界上的其他事情一样,你喜欢的,就能给你带来利益吗?

你喜欢某个人,他/她就会属于你?

你喜欢某个爱好,它就能成为你的兼职工作,给你带来名利双收?

喜欢的,往往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这里指的是实质性的好处。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最早我写自媒体文章是写职场与励志的,可是,后来发现竟然没什么人看。虽然后来自己写了其他方面,迎合了读者的胃口,但自己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钱再多,也无法填补自己的空虚。

越到后来,我就越讨厌写作,这只是我的职业,我的工作,虽然赚到钱,可是,那些内容是我真心想写的吗?由于动力下降,很自然,赚钱效应也在下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是没兴趣,就越没动力写,越没动力写,就越没收益,越没收益,就越没有兴趣与动力。

所以说,你可以短时间用钱这些东西来刺激自己写作,但这并不持久。写作,归根到底,就跟说话一样,不自由,你能持续多久?不开心,你能坚持多长?

但是,自由与乐趣是一方面,可我们也要生存啊?虽然我知道简书写作很开心,可惜,到这里我还没看到一笔赞赏,很多读者就是看看就算了,几块钱都懒得给。自媒体呢,读者也不用给钱,但人家的点击率可以换钱。所以,这也是很多简书的作者很容易被其他可以变现的媒体吸引的原因。

好文章,不仅要叫好,更要叫座,不仅能给自己带来乐趣,更要能变现。

变现,变现,变现!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不能变现的文章与平台,只能成为自娱自乐的工具,可是,绝大多数作者并不是没事可干的退休老干部,每个人都要考虑投入时间的经济效应,否则,费心写了几个小时的文章,你的读者不给打赏,不给付费订阅,你的平台也不给补贴,谁会一直写下去?跑个腿给你送东西的人,按按腿帮你放松的人,你都要给钱,难道写一篇对你有意义的文章的人,人家就是活该白干的苦力?


还好,简书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矛盾,没有让自己沦为博客第二。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简书钻的诞生。

简书钻可以变现,所以它就相当于作者的工资。但简书钻是根据读者对文章的点赞数来计算的,并不需要读者掏出真金白银。而且,读者点赞,还可以给自己积累简书钻,相当于读者与作者都可以共赢。当然,平台给简书贝也不是白给的,肯定也是为了增加更多的作者与读者进入,流量多了,当然就有好处啊。

平心而论,简书贝远远没有自媒体的广告分成与补贴多,而且后者直接发钱,还少了转换的环节。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普通的自媒体无法解决以下几个最棘手的问题:

1、劣币驱逐良币。

一般的自媒体,奖励的不是那些认认真真写原创深度文章的作者,而是奖励那些能够博眼球的标题党。不管你的文章多烂,只要你能吸引读者点进来看,你就赚钱了。因此,上上下下都成了“文章推销员”,久而久之,好的深度文章被驱赶出去,那些垃圾文章大行其道。不过,自媒体行业现在也已经开始尝到了苦果,大量受骗的读者离开,广告业也减少了投入,甚至,自媒体成了“网络鸦片”的代名词。

2、海量文章的质量低下。

对自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文章数量多,就能碾压一切,因为数量越多,钱也越多。那么,谁会认认真真去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呢?自媒体文,大多数在一千字以下,写三千字的是少数。因为很简单,你写三千字赚的,和我一千字的点击差不多,谁会傻乎乎地多花几个小时来写长文呢?当然,我现在欣喜地看到一些变化,某些自媒体平台对一千字以下的文章减少了推荐,对字数多的深度文增加了推荐。这是好现象,但是,能坚持下去吗?

3、点击重要,还是点赞重要?

点击不等于点赞,就像你看了无数次的相亲对象,不等于你就找到了心中所爱。但是,自媒体被广告绑架了,他们在乎的是“打开”,只要能看到广告就好了,而不是读者对这篇文章是赞还是踩?当然,对于那些广告商来说,能在“足球场”显示广告就好了,谁管比赛好不好看?可是,如果你这场比赛是中国男足的臭球,观众迟早都不会来看的,谁还注意你的广告?自媒体行业的无数“臭”文章,就像中国男足的臭脚一样,最后会把读者熏跑了,也把流量给赶跑了,谁还愿意在上面做广告呢?

所以,文章的质量才是根本,就像你如果是梅西,你踢了一脚好球,观众们和粉丝们迟早都会聚过来,那时候,还怕没有广告收入吗?

简书把点赞作为作者获取现金的依据,当然,不可避免还是会有某些人给差的文章点赞,为了关系户点赞的弊端。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创意是非常正确的,这才是正确的方向,走对了!也就是说,你只要文章写得好,有人认可你,你不愁在这里赚不到钱。这,才是我们愿意写出自己想写,也可以写好文章的写手的真正动力。

自由与价值,其实就是作家们最喜欢的两件东西。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让什么“垂直度”滚蛋吧!有价值,被认可,这是我们努力的意义所在,所以我们才会珍惜现在,愿意牺牲时间。简书把这两点结合得很好,这里的作者可以自由地写作,又能通过好文章获取“钻石”!

这,就是我选择简书的原因,与大家共享!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啊!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