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我来也007

《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20

我来也007  · 简书  ·  · 2019-12-07 17:36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二、译文

懂得道的学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烦了。真心同意与阿谀奉承,外表看起来能有多少差别呢?行善行恶又怎么能明确辨别呢?大家都敬畏的不能不去敬畏。这里面的智慧简直是没有边际啊!

宫廷里的人啊,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盛宴,去登春台赏景,我却独自淡泊没有一丝不难的征兆,就像婴儿还不知道笑一样。风骨刚健的独自站立,而不站到任何一队。众人都有可夸耀的富有,可我却感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我是多么愚而笨啊!世俗中人都明察秋毫、斤斤计较,而我总是闷声不响、吃亏似无所知,淡定从容就像平静的大海,力量无尽就像无形的长风。俗人都好像知其所以,而我却似冥顽鄙陋的乡下人。我总和这些人不一样啊,我把奉养大道看作是最珍贵的行为。

三、解读

1. “绝学无忧。”绝学就是高级的学问,了解这个学问的就是智者,智者无忧,所以绝学无忧,亦为有道者无忧。

2.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真心钦佩和阿谀奉承,说的都是一样的话,用的都是一样的语气,这中间到底有多大差别?又有谁能够鉴别出来呢?

3.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和恶之间不也是这样吗?这两者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例如,我们救了一个被追杀的人,以为自己做了件善事,结果被救之人却是一个变态杀手。那么,我们到底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你知道吗?

4.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这个社会有一些公认的规则,大家都按照规则去做,你也要按照规则去做。不要纠结自己帮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也不要纠结这样做是否正确。因为这是最有智慧的老子,所能给出的最好答案。如果你不敬畏大家公认的规则,总认为自己正确,那么一直争论下去,将永远也争论不清,所以我们要顺应常理。

5.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大家都很欢乐,都很高兴,像享受盛宴一样,像春天来的时候登上高台享受和煦的春风一样。而我却不会感觉特别高兴、特别兴奋,就像婴儿还不知道笑一样。保持这样的一份淡然、一份淡泊,好像很闲散好像无家可归,但是自己的内心却根本不在意这个事情。就像赴宴一样,你不叫我去,我心里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你叫我去,我也没有什么特别高兴。

6.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大家都觉得自己东西很多、知识很多,觉得自己不得了,什么东西都可以给别人,什么东西都可以教别人。而我不行,我就好像什么都不足一样,到哪都向别人学习。我这个人就是这么愚笨吗?不是,我只是不去妄加分别高低、有无这些事情罢了。

7.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看不懂道、未得道的俗人,都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我却显得迷迷糊糊,不甚明了。精明的人,什么事情都明察秋毫,吃一点小亏都能看得出来,都不愿去干,而我却敦厚朴素,不去计较。我就像大海一样广博深远,像风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物所累。

8.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大家都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有归宿,自以为活的很好。而我就是这样顽皮,像一个不大懂事的乡下人一样。我跟这些人不一样,因为我是按照道来做事的。

9. 很多人,认为自己很聪明,认为自己有归宿,认为自己有余,但是真正得道的人却和他们正相反,觉得自己很愚笨,觉得自己没有归宿,觉得自己有缺。这些得道的人,可能让别人觉得他们顽似鄙,但是他们自己却感觉自由自在,非常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按照自然之道,在做人,在做事,在行走。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得道者,他们觉得按照道去做,道就会成就他们,就会每天在道这条路上不停的进步。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