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兰欣生命之旅

行为背后的动机(233)

兰欣生命之旅  · 简书  ·  · 2018-09-05 10:32

在初次接触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时候,我会试着去对照六个层次去看看自己到底处于需求层次的哪一个层级,以至于在多次跟朋友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我会去对照她目前的状况给她一些建议。举个栗子来说吧,当底层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其实高层需要是很难被满足的。以前认识两个朋友,他们的收入和各个方面的情况,都不能给予他们追求梦想的基础支持,但是他们仍然潜心在大范围的去追求梦想,当时有一个朋友感到很迷茫和彷徨的时候,过来跟我聊天,我会告诉她,你对照看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看自己到底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再来做什么,这些都是有依据和可操作性的。


对照昨天看到的TED的视频,里面提到行为背后的动机的六个层次,其实跟马斯洛需求层次有相通之处,但是似乎更甚一筹在于可运用性更强。为了便于自己对于这六种需求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会有自己的话来将这六种需求来表述一遍。

第一层是确定性,对于确定性来说是很容易理解,人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走出去,更多的就是因为确定性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但是太过确定之后,带给我们的会是觉得无聊,没有价值,就是每天早上起来你都知道自己一天是要干什么,而且都是按部就班的,长期下去,就会去追求第二层的需求。

第二层的需求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带来的也许是惊喜,那是因为你喜欢它;当你不喜欢它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害怕,甚至是认为它是问题。正确的看待和面对不确定性,是我的一个功课。在这里我觉得有个办法可以用的是,我把每一个不确定性都当成是一份惊喜,以喜欢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相信会收获多多。

第三层的需求是重要感,以前我只是觉得去到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公司的时候,领导很重视我,我的表现就会特别好。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个动力,现在来看就是重要感在起作用。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是别人不重视我了,所以我要离开,包括在亲密关系里面,我都是认为老公不重视我了,所以我要离婚。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重要感造成的错误的认知,由错误的认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第四层需求是爱与连接,在亲密关系里面有爱有链接,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才会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都会说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其实单纯有爱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连接。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是爱我自己的大宝的,在跟她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没有建立连接,那么这种爱的流动是不完全的,而且是没有通过正确的渠道进行表达出去的。

上面这四种需求是称之为个性需求,剩下的两种呢,则是灵性的需求。

第五层需求是成长,说到这个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就在于自我的成长,会带来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子关系的融洽,懂得如何跟孩子去沟通和交流。虽然达不到尽善尽美,但是较之以前是很好的。就拿今天早上小宝说不想上学这件事情来说,首先我让她知道不上学在家看电视是不可以的,但是对于她的感受,我是会给予照顾的。在闹了十几分钟以后,孩子自己主动提出要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还要快点走。换成以前的我,是做不到的,先吼几下再说,这就是一种成长。

第六层需求是奉献,超出自我的奉献,目前对于这个层次的需求,我的感受还不是很深刻。但是我觉得先生做的比较好的是资助贫困山区的儿童上学,还跟他们沟通的交流。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那我自己在做的就是E互助,有两年了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当对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之后,要驱动一个人的内在动力,就可以根据这些理论来进行对应的方法实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们下次再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