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悬壶济世75
来自风景优美的滨海小城,公务员一枚。自幼立志要当一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却阴差阳错未能如愿。先后从事计划生育、药品检验、药品监督、招商商务、精准扶贫、纪检监察等职业,现从事机关文字工作。业余时间喜爱读书写作和心理学,也是一名业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年过不惑,惟愿以心理学和文字,娱人自娱、助人自助,以为救助人心之药与刀。写作方向:心理学小说、心理科普文、书评、影评等。
今天看啥  ›  专栏  ›  悬壶济世75

如何运用《人格心理学》找到对的人(4)情绪模式

悬壶济世75  · 简书  ·  · 2018-05-31 00:04
找到对的情绪模式

一般来说,情绪是经常波动的、短暂的,有时候我们会说,悲伤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或者说六月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日常经验也表明,情绪的发生似乎与情境的关系更大,而与人格关系不太大。比如好事情发生时我们会快乐,历尽艰辛完成了某项任务后我们会感到自豪,发生不幸事件后我们会悲伤。

但是我们也能很容易地想到一个“悲观的”的人,一个“牢骚满腹的”的人,一个乐天派,一个自信的人,等等。

这说明我们每个人身上还是有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情绪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作为区分一个人与周围其他人的依据。

那么这种模式到底是什么呢?研究者已经区分出至少三个维度,来考察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人格特征的情绪。

首先,我们每个人在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广度上有差异。其次,人们的情绪体验强度有差异。再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方面有差异。人格心理学家称情绪的这三个方面分别为情感性(affectivity)、强度(intensity)和表达(expressiveness)。

(1)情绪的情感性

各种语言里都有成千上万的词汇可用于描述人的情绪。人可以是高兴的、惬意的、满足的,也可以是紧张的、尴尬的、厌恶的;我们体验着欢乐、兴奋、骄傲,也经历过遗憾、狂怒、焦虑。那么,这些是各种不同的情绪呢,还是像“大五人格”那样,彼此之间在几个主要的维度上有关联?

研究者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情感是由两个基本维度构成的。他们把其中一个维度定义为积极情感。在这个维度的一个极端,可以找到那些积极的、满足的和对生活满意这样一些情绪;处于另一个极端的人则常常是悲伤或懒散的。

第二个维度被定义为消极情感。处于这个维度一个极端的人,可能常常体验着紧张,愤怒和压力;而处于另一个极端的人则表现得镇静、平和。

注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分别有高低两个极端;而不是只有一个维度,两端分别是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这两个维度可以用来确认我们一般的情绪体验。与其他特质一样,我们体验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一般倾向是相对稳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现在知道你在这两个情感维度上的位置,那么我能对你多年以后体验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倾向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心理学家将这种个体差异称为情绪的情感性。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呢?一般来说一个人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如高兴、满意越多,他感到生气、焦虑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研究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没那么简单,虽然我们知道做些有趣的事情能驱散抑郁,但我们很多人也都遇到过悲喜交加、哭着笑或者笑着哭的情况。

无论如何,心理学者发现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的个体差异可以预测很多重要的行为。一个一致意见是,积极情感与社交活动有关。也就是说,在特质性积极情感上得分高的人比得分低的人参与、享受社交活动也较多。社交活动水平高可以延续到爱情中,高积极情感者比低者更容易坠入爱河,对伴侣也更满意。他们与朋友发生的冲突更少,与恋人意见不一致时更随和。说明他们更善于解决冲突,保持稳固、愉快的关系。总之,高积极情感者是愉快、热情、殷勤的,他们自然善于建立、维持友谊和恋爱。

那么何种行为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呢?研究表明,消极情感得分高一般与心理压力有关。在这个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容易受到各种情绪问题的困扰。研究还发现,消极情感与抱怨健康状况不好有关。也就是说,那些在消极情感测验中得分高的人比得分低的人报告的健康问题更多。我们会发现,去医院或诊所就医的人当中,高消极情感者要多于低消极情感者。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2)情感的强度

来看一个研究情绪模式的心理学实验中两个大学生的情绪波动示意图:

我本人的情绪模式就跟学生A的情况差不多,我的情绪也时高时低,但都不极端,认识我的人会说我沉稳、冷静。我快乐,但很少欣喜若狂;我也会生气,但很少盛怒。

生活中也常见像学生B那样的人。他们高兴时会兴高采烈,情绪低落时,又会非常消沉。这种人难以捉摸,喜怒无常,今天可能是兴致勃勃,热情高涨,明天又会垂头丧气,充满敌意。

心理学研究者会说,这两类人在情感的强度上有差别。情感的强度是指人们体验到某种情绪的力量或程度

处于这个维度一端的人们对引起情绪的情境总是做出比较温和的反应;处于另一端的人总是做出激烈的情绪反应。高强度的人不仅体验着强烈的情绪,还表现出大幅度变化的倾向。他们的情绪要么很高,要么很低。

关键是,情感强度维度既适用于积极情绪,也适用于消极情绪。一个体验过很强的积极情绪的人也会体验到很强的消极情绪,正如有山峰的地方也会有山谷。

对情感强度高的人,即使比较温和的情境也能引起强烈反应,常常高估事件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会依据某一好的或坏的事件毫无根据地下结论。

对于一个高情感强度的人来说,一个微笑就是可以进一步发展彼此关系的标志,一个糟糕的分数无异于到了世界末日。在低情感强度的人眼里,高情感强度的人总是反应过度。

高情感强度

是做一个高情感强度、真实地体验生活的人好,还是做一个低情感强度、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好?情感强度和幸福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案是:高、低情感强度的人在测量快乐和幸福时得分是一样的。当然,高强度的人会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绪。但这又被他们体验到的较多消极情绪抵消了。

但这两种人体验快乐的方式不同。对高强度的人来说,快乐意味着能今人兴奋或感到生机勃勃的事件的心理体验。对低强度的人来说,快乐是一种对平静和持久的满意感。

总之,两类人之间只是情绪体验不同,而无好坏之分。甚至这两种人(在成就方面)都是多产的,只是方式不同。

例如,科学家倾向于低情感强度,满足于朝向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而艺术家们则倾向于高情感强度,他们往往是性情中人,常被突发的灵感驱动。这两种人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只是采取的情感方式不同而已。

那么到底选择那一类的人作你的另一半呢?也只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吧。关键是看准、认清,只要你做出的选择是你自己清醒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就好。



(3)情绪的表达

如果你告诉我你的女友是个情绪化的人,那么我很容易想象出她是什么样子。她也许会因电影的悲伤剧情而哭泣,会在听到好消息时跳起来;她当下的表情能直接告诉你她现在情绪如何;朋友们会和她一起分享快乐,也要一起分享失落。

这样的人到底哪里与众不同呢?这就是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指一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注意不只是言语表达)。有些人特别善于表达情绪,我们说这些人“所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或是“喜怒形于色”。如果他们今天情绪低落,他们就会表现出来,走路速度会变慢,低头垂肩,一脸悲伤;如果刚刚听到一个好消息,或者只是对自己做的事感到满意,我们立刻就能看出来:走起路来连蹦带跳,开怀大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跟情绪的情感性和强度一样,人们在情绪表达程度方面也存在着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与上述高情绪表达的人相反,低情绪表达的人几乎看不出有关他们内心感受的外显信号。

研究者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富于表达。有趣的是,女性也比男性更善于体察别人的情绪。这也是心理咨询师这种行业中女性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男性的原因,我本人就经常在各种心理咨询师培训学习或活动中荣当“党代表”,享受“大熊猫”的待遇。

人的情绪表达能力对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情绪表达得越多,在情侣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少。沟通有利于双方了解被此的感受,而且对双方关系的和谐与满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能自由表达情绪的人在理解他人情绪时很少感到困惑。

情绪表达对心理健康也有益。研究结果发现,高情绪表达者比低情绪表达者体验到较多的快乐,较少的焦虑和内疚,善表达者也很少有抑郁倾向。

高情绪表达者在自尊方面高于低表达者。总之,情绪的表达是有利于我们自身的,也有利于关系。

当然凡事无绝对,过于情绪化就离高神经质不远了,情绪与理智的平衡,恰如其分的表达,才有可能让人如沐春风。

你要找的另一半是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还是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是有啥说啥,叽叽喳喳,还是一个经常茶壶里煮饺子的“闷葫芦”?好好看看,好好把握哦!


目 录

上一篇:如何运用《人格心理学》找到对的人(3)大五人格

下一篇:如何运用《人格心理学》找到对的人(5)艾森克告诉我们什么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