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Tazer

今晚撸个串,吹个牛:【Heart material】

Tazer  · 简书  ·  · 2018-04-09 17:10

今晚撸个串,吹个牛

故事一:

Heart material


引子

一个人撸串,撸的是心情;

两个人撸串,撸的是默契;

三个人撸串,撸的是江湖。


1、

从我家到地铁站,每天都会经过这家烧烤店。

店面不大,两个铺位,合计着最多就放得下七、八张四人桌。不过由于是两铺双开门,倒比一般的小铺子要敞亮。

它家做得是撸串生意,自然营业时间长些。我若是放班晚了,打个车回来,纵使看看时间,察觉这点是到了后半夜,依旧灯火通明。

我算不上它家常客,但熟客绝对是。若得了闲,晚上饿,又不高兴自己弄夜宵,便会跺步,来坐坐。点上吃的,开瓶啤酒,一个人叨念几句,算是对生活调剂。

一来二去,几次下来,就混了脸熟。

店家瞧多了便自然殷切起来,循例问声好,哈拉着说,“哎呦,又来了!来点瓜子,边嗑边看单,要些什么说?”


2、

小柏是它家的二当家,和禾烧烤是他亲哥开的,但照料店的还是他多些。每日忙前忙后,满脸笑容地迎客,盯着单子算着账,他却不亦乐乎。

“好热闹呗!其实开心地做是一天,丧着地做仍是一天。来这,在这个点吃些东西的,图的是乐呵。掌柜的你不开心了,还怎么做生意呢?”小柏喜欢唠叨,若是客人三五成群的来,他知道插不上嘴,便上菜、结单了事。可若是一个人来,他就“放不过”你了,借着帮忙上菜上酒的一小会,咋咋呼呼地凑上几句。

起头搭讪的那几套,我看熟了——“哥啊、姐啊”的先叫唤;碰到走眼,算错年纪的,立马哈腰道歉;“今天的生蚝不错”是必说的荐语;“再点些送瓶哈啤”是套路;“我觉得吧”便自然而然坐到你身旁了。

真大概,是小柏的这张脸,帮了大忙。他的长相,极少能被食客弹回,能和他聊下去的人也不少。

毕竟“吹牛”,这件事情对每个人的价值都不同。

有人觉得它能带来快感——一吐为快的松弛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负责任的舒适感。

有人觉得它能带来安全感——毕竟秘密这东西藏在肚子里久了,会开始变得难受。

我觉得,它是这个世界,最奇妙的东西——通过它,你能知道很多你原先不知道的事情,了解你原来不了解的人,甚至判定这个和你侃侃而谈到底处于何种境地、何种心情。因为有些事情,一旦脱口而出,就如离缰野马,去往何处,带起何许尘土,都不得而知。当然,还有一些就成了故事。

对小柏而言,听每个食客“吹牛”是件最有趣的事情。毕竟不花钱,还能听东西。

了无生趣的坏故事,小柏一笑了之,对他而言不过是浪费了点时间。可一旦遇到值得唠叨的,便成了财富。


3、

这天,点了烧烤,伴着几瓶酒下肚,我有点醉了。

小柏见我晕晕乎乎的,凑了个前,一屁股坐下 。“哥,咋啦,喝得多了?”

“年纪上去了,酒不是经常喝,你看就会不自觉地多了几杯,有点晕,要醒醒”。这话还未落下,小柏顺手就从柜面上拿了壶泡好的茶。

我眯了眼,知道这小子,是好奇心涌上。若不讲点啥,怕是今晚走不出去了。“要我说点啥?家长里短的?”

“哥,你看。”小柏微微一笑,脸上泛起的喜悦,带着几许狡黠。“但最好刺激些!”


4、

我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近来,碰到的写手都是脑洞特别大的类型。每每看到手稿,都不得不承认即使那故事看上去是假的,但细细琢磨间,全是味道。

“我最近碰到个事情,和你说说”,我起头了,确实工作里的情绪会在无形中蔓延出来。“不过这事,我也不知道真假,自己全当作谈资听听而已。”

小柏大概是被我的开场白,吸引了,顿时来了精神。“哥,你说。”


5、

周俊是业内的美食家,因为留过洋,拿过奖,开过杂志专栏,而小有名气。

他自己回国后,犹豫了阵,还是没做厨子。觉得成天隐匿在每道精美菜肴的背后,太心酸;而且不符合自身的气质。

于是便用他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始一边品尝,一边解读。

他习惯性地出入城市的奢华餐厅,不停地出现在美食节目里,用高谈阔论的方式告诉那些观看的人们,哪些是好吃的,哪些是值得吃的。起初买他账的人并不多,无非是有了几年洋墨水的经历,却为何要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周俊,不以为然,他说若没人唾骂,就说明,连基本关注的人都没了。

做了些时日,外加几许运气和资源,他真做成了。

特别的观众缘,开始让人记住了这个美食家。业内比赛开始发出邀约,新开业的餐厅期望他推荐。不过周俊不能说是刻薄;但真正能得到他称赞的,少之又少。“他的那条舌头,真是可爱又招人恨”。

人在行业内有成绩,自然会招人恨。

因为他的独树一帜,可能对其他人来说,就成了断人财路。

周俊把几年归国后的美食品尝经历写了下来,找到几家资料老的出版社。他说,稿费可以不高,但一定要确保内容出版不能更改,原版出版。

好几家的编辑,看了初稿,都觉得有些言语多了点挑衅的味道。为了周俊蛮横且敌意深厚的独白,而得罪行业的翘楚,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可周俊明白管明白,但执着不让步。

事业上的丰收,让美食家小有成就。纵使是刺头的身份,可有了话语权,自然多了傲气的资本。

可周俊其实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烦恼。这烦恼是来自他的另一半。潇煜是周俊的未婚妻,也是他学艺一路走来的同学。

他们在一起留洋学手艺。但女孩是个内向的性格,起先两人在一起也是因为周俊看中潇煜家在业内的人脉,而萌发追求的意图。异乡的孤寂感,使得两个人有了慰藉,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走在了一起。

归国后,潇煜带周俊,进入了美食圈。本来是希望他成为不可一世的主厨,却因为周俊的个性,偏离原先的设想。

潇煜起先担心这个选择,让两个人无法最终走到一起,可因为周俊越发的成功,变为潇煜家接受两人的转机。

潇煜归国后,就和周俊同居了。除了衣食起居的关照外,潇煜还会帮周俊整理工作上的点滴。其实周俊很多精妙的美食点评,都是出自潇煜的策划。她和周俊不同,她更在乎的不是美食家的刻薄出位,而是评论前的参透。

可潇煜的付出,在“成功”后的周俊眼中,越来越一文不值了。


6、

“看样子,‘成功’还真是个让人难以琢磨的东西,扰人心智!”小柏觉得这个故事是有教育意义的。“这个美食家,我好像也听到过,很多人说他嘴是真的‘毒’。”

我点了根烟,抽了一口,“是啊,他不就是靠着这份‘毒’,让别人记住他了?”话语脱口而出的那一瞬间,我想起了周俊的那张脸,那张叫嚣时“丑陋无比”的脸。

“你们出版社的那本书,是不是已经快出了?”小柏很好奇,至少以他的角色来看,周俊虽然为人不咋滴,但该算成功的。

“书本来今天要上市的,但上个礼拜,在印刷厂的机器上,被叫停了。周俊摊上事情了。”


7、

上周末,在印厂,我拿着小样,用视频电话联系周俊。如果这版的样子,没有问题,便要开印了。只是打了一下午,都没接通。我在想是不是他遇上事情了。从印刷厂回出版社的路上,我接到社长的电话,说是书先要下机器,至少这阵子是不能开印了。我答应后,改变车载定位,直接变道去了周俊家。

周俊家位于这座城的近郊,是一栋独幢的小别墅。我去过几次,拿着校样给他确认。

我到的时候,别墅的门前拉起了警戒线。我有些发蒙,不知道是什么样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警车、救护车在别墅前排着,刚想上去询问怎么了。就看见周俊被警察架出了屋子。周俊看到了我,什么都没说。

我赶忙靠近,问了句,“怎么了?”

周俊依旧什么都没说,愣愣的。倒是旁边的警察说了句,“不好意思,他需要和我们去警察局,说明点情况。”

这话脱口而出,让我不明白其中的所以然?自己在原地驻了步。

旁边人脱口一句,“女主人死了,是谋杀吗?”


8、

“什么?他家死人了?周俊的未婚妻?”小柏被故事勾起了兴趣。“周俊杀的?”

小柏的第一反应和我是相同的。一对恋人,理想不在一起,男人处在事业上升期,嫌弃曾经的患难另一半,再正常不过。

只是故事并不是这么简单。“小柏,你知道为爱痴狂吗?”我吐纳的这句话,是送给潇煜的。一个以为留住心爱的人,便算是拥有他的傻子。


9、

周俊和潇煜的最后一餐,是潇煜为他做的爱心餐。

女人很绝望,这个男人的嘴太挑了,似乎什么都不喜欢。但不喜欢的背后,无法让人反驳。在爱情里,如果一个女人征服不了她爱着的男人的胃,那么这爱的维系是难度巨大的。

周俊不止一次地说,潇煜的厨艺越来越差了,连最基本的家常菜都做不来了。他无法忍受这每天餐桌上,味如嚼蜡的感觉。“难吃、真难吃!”

潇煜的不自信是周俊带给他的。作为一个美食家,周俊对一切味觉的触动都带着严苛的目光,只是连他自己都忘了,有些东西的味道不在于制作,而在背后的感情及眷恋。

那天,潇煜端出来的是一道简单的刺身料理。用翡翠餐具作为装盘,辅以冰块铺形,层层萦绕的寒气,透着一丝新鲜感。潇煜什么都没有对周俊说,面带寒意地说“尝尝吧!用心做的。”

周俊看着刺身,似乎闻到了腥气,他甚至都没动餐具,便吼了句,“刺身吗?就只靠刀工和装盘了吗?不用尝都知道难吃!”男人发脾气了,他其实不用说为什么,只是单纯地想发脾气而已。他起身,带着满腔的愤怒,吼了句,“我们分手吧!”


10、

小柏觉得我的描摹,太有现场感了。“女的承受不住,所以和男人发生了冲突!随后错手被杀了?太不值得了吧!”

我笑笑说,“这不是一般连续剧的场景吗?生活中,还是不常见吧!”

“那怎么回事情呢?”

“女的,让男人坐下,并要求他吃一口她做的食物。说是吃完这顿,就好聚好散?”

小柏几乎不相信他自己的耳朵,“不会吧,还一起吃饭?”

“没有一起吃,那天就一道菜而已。”我说完这话,弄息了自己的烟屁股。“男的尝了一口那道菜,就立马吐了出来,只是就尝的那一口,估计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小柏,结账!”

小柏愣了愣神,似乎没明白我这话的意思。“啥意思啊?下毒了?”

我摇了摇头,“怎么要结局,不要账单啦!那这顿我不付了?”

小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全身上下的念想,都被拉起。“不要哥,我真没懂这意思。”

我笑笑说,“不懂就不懂呗!周俊并没有杀潇煜,只是这美食家估摸是以后做不了。他那天尝得味道,应该会记一辈子,那是最新鲜的刺身味。潇煜那道菜取了个洋气的名字叫‘Heart material’。”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