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驰1960

先前那点事儿第三部 196

王驰1960  · 简书  ·  · 2018-05-03 21:18

        以前的机动车驾驶员,属于职业性的。我记得在部队的时候,我们“1942”兵营里也开过一期部队驾驶员培训班。一个部队驾驶员,一般需要全天候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技术培训,以前驾驶员是一个很吃香的工作,所以有不少人削尖了脑袋,托关系想办法去学习驾驶,回到地方以后,我经历的几个单位,司机都是很吃香的职业。

        到了我口袋里有个瓜瓜枣枣买得起自用汽车的时候,司机仍然算是很吃香的行业,我也懒得托关系去学习一个驾照,给自己找麻烦。

        在1980年代,老百姓的通讯难和用车难这类问题,到了1995年的时候,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票证在不知不觉当中从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彻底退出了。如果您查询一下,票证应该是从1992年前后彻底退出的,不过在我大学毕业的1987年,在北京购物,票证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意义了,这几乎是北京普通市民的共同体会。

        通讯难,这时候也不是什么难事。从七十年代后期,我家一直是公家配电话,打电话不算什么难事。但老百姓打电话还是很难,后来的情况是,要想在家里装个电话,需要交5000元安装费,到电话局登记,交完钱以后,回家等个一年半载,才可能装上电话。很多想装电话的人就想方设法在电话局找熟人托关系挖路子,在电话局工作,一段时间也算是香饽饽。可是到了1995年,个人住宅安装电话,已经不是难事,只要交上5000块钱,一般一个月以内,就可以装上私家电话。

        “大哥大”这种东西大概是在1991年出现的,所有号码都是“9”开头,有意思的是北京郊区电话也是“9”开头。

        以前郊区电话是按照长途电话计价的,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郊区电话也算市内电话了。公共电话、磁卡电话,在这段时间普及速度比较快,另外还有一个BP机,这玩意儿几乎是到了“臭满街”程度。

        市内电话的发展,得益于程控交换器的出现。

        至于移动电话,也就是所谓得到“大哥大”,由于过于笨重,已经开始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号码“139…..”打头的更袖珍一点的手机。

        我那时候的通讯手段,还是磁卡电话+BP机配置。有个远房表弟,从国外给我买了一个很袖珍的免税手机(大约8000多元),我当时觉得手机话费太贵,平时基本用不上那个玩意儿,直到1996年底,才装上移动电话卡,正式加入到手机一族。

        大概是从1991年开始,北京出现了大量微型面包车,装上个出租顶灯,出现在大街上,10块钱10公里,超过10公里以后,应该是1公里加价1.5元(含0.5元)的返程费。这种出租车一出现,就特别受欢迎,很快不少单位纷纷跑到有关部门办理牌照,开办出租车公司。一时间,北京满大街都是这种出租车,有关部门为了和国际接轨,强令这种出租车全部涂成黄色,咱北京老百姓称这种出租车为“面的”。

        有相当的一段时间,这种黄色的面的充斥在北京市区的各个角落,满大街跑的恨不得一大半汽车,都是这种面的。

        “面的”几乎成为北京的名片,来北京的老外,即使不懂汉语,也会“面的、面的”地乱叫,仿佛面的快和长城、故宫、颐和园齐名了。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我对面的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方便”,按照后来的说法,这种面的挺亲民。

        这种情况下,我当然没有买私家车。

        我没买,有不少人却买了。在大户室,老吴开了一辆武警牌照的进口轿车,还有小边,也驾驶一辆私家普桑,这哥俩,算是地地道道最早进入汽车家庭的北京人。

        1980年代初,进口轿车最多的还是日本货,到了1990年代,最多的还是几款合资轿车,主要是夏利、普桑和富康(后来又多了一个捷达),被老百姓称之为“老三样”,也是很多人家庭轿车梦想的开始。我本人对汽车兴趣不大,身边也没有车迷一族,所以也说不出什么新鲜故事出来。

        男人的名牌服装,大家比较追捧的应该就是那个法国和香港的那两个品牌了。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国酒如茅台五粮液并没有受到追捧,相反法国的那个什么“O”的牌子,在圈子里倒是很有点“高大上”的意思。我那个远方表弟从法国给我搞回来不少,我品尝了一下,实话说,毫无感觉,最后当成做菜的料酒,用了几年,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些洋酒和国酒不是一路,但我更喜欢两个民族品牌,有意无意搞到一些,因为不嗜酒,所以存在家里,保存至今,时不时看看,忽然发现这些东东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小古董了。

        到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洋烟就开始出现了,到了1990年以后,抽洋烟似乎成为某种时尚,我年龄不大,烟龄不短,洋烟大多属于混合型香烟,而本土香烟基本属于烤烟型,烟民中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吸烤烟型香烟的人不大喜欢混合型,反之依然。大伙儿在一起相互递烟的传统习惯,似乎也在激变的社会中,被“烤烟”和“混合”这种现象给淡化了。

        1990年代初期很难买到的各种家电,这时候绝大多数商店也是随买随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在北京已经基本普及。

        大学毕业这七八年,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出现了大幅度提高。其实老百姓看社会,总是很实际,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民生那些事儿,只要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水平在实实在在提高,大家就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意见。

        我这个人,除了比较喜欢运动以外,就是爱读书。我去过很多朋友家,看到他们的书柜都满满摆放很多书,古今中外的名著,不过我买书还是按照自己喜欢的类型买,一般买过的书,我都会读一遍,好的书会读很多遍。

        我自己体会,社会读书的风气,远远不及1980年代,我觉得这和当时政府政策的导向,还是很有关系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