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Carrie流浪世界
一位忠于读书、看电影、背包旅行的90后姑娘。读自己喜欢的万卷书,行自己想走的万里路。
今天看啥  ›  专栏  ›  Carrie流浪世界

体面的工作or接地气的生活,你选择什么?

Carrie流浪世界  · 简书  ·  · 2018-08-08 16:25

文/Carrie流浪世界

体面的网站编辑的工作和接地气的木匠助理之活,你会选哪个?无疑,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谁不愿意干又体面又高收入且轻松的活儿呢?挤破人头的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明知道很难考,还是很多人努力地奔进去。大城市光鲜靓丽的职场的活儿,明知道天天加班加点,为了那点工资,时间全被压榨了,也一定要离开父母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干活。大冰曾说:“愿你既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此话击中了无数人的心声。这是一种又体面又尊重内心声音的日子。

尼娜·麦克劳林,本是一名网站主编,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在电脑前编辑着夺人眼球的标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赚取点击率。这样的工作给了她稳定的收入和保险,同时也让她感觉脱离了“真实感”。在痛苦与煎熬中,尼娜决定辞职,开启木匠助理之旅,并在业余时间写下《木匠手记》一书。

《木匠手记》不同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也不同于不铺直叙的流水账日记。这本书介于两者之间,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主线、以木匠工具为比喻,告诉我们人生中的“木匠”格言。

作者尼娜由网站总编辑到木匠助理全过程的彷徨、纠结、努力、后悔到顿悟喜欢接地气的生活等等,引发读者对体面的工作与接地气的生活二选一选择题一番思考。真实的生活是很人向往的,但这种接地气的日子往往也是相对比较难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深度共鸣。文学不过是木工……这两者都是艰难的工作,都是在和现实打交道。现实这种材料和木头一样坚硬。

如何更真实地生活?我曾也很疑惑体面的工作和接地气的生活,如何平衡?不愿意、不甘心离开一线城市辛苦且体面工作,返回家乡。直到今年元旦,在三亚旅行回来之后,瞬间顿悟,恨心扔掉工作,抛下一切感情,返府回乡。

读完这本书时,除了产生极大共鸣之外我,还对之前那个离开一线城市决定的有着深度肯定之感。对现在舒心生活的满意度的因此大大提升。人的一生不是他人的替代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真实的过日子,利用自己微博之力献身于社会才是对自己一生的负责。

书中讲述半路出家的尼娜从卷尺的用法开始学起,成为另一名女性木匠玛丽的助手,辗转于各种工程之间。尼娜以锤子、锯子做引子,描述了他们一起砌墙、修补露台、翻新厨房、改造房子等各种工作的经历,其间也穿插着木工行业的小知识。在充满了汗水、脏话与不确定性的木匠生涯中让尼娜学会了如何比工具更聪明。比工具更聪明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盲干不如停下来思考片刻再继续。比如,我们常羡慕那些自媒体写作能做到日更,自己模仿他们,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写作质量大不如从前。这时,适当的停下来思考,再继续比盲目的高产出低质量产出日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全书用六个章节的篇幅,从木匠工作中必备的卷尺、锤子、螺丝刀、夹钳、锯子和水平尺子六大工具告诉我们多条接地气的生活木匠格言。

当我们工作迷失方向,当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不感兴趣又没有勇气离开体制,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做一份从0到1性感的事……,不凡拿起《木匠手记》一书读一读,看看作者是为什么离开体制的编辑工作,以及怎么开启木匠之活,这一路走来有何心路。不难看出,这一路的艰辛、痛苦、迷茫、后悔、无助等等,但最终作者选最对不起眼木匠助理一职,内心的接受的,是喜欢的,是满意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作者是幸福的、自由的、勇气可加的,决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却不起眼的工作,业余写写作,内心是充实的、满足的。这样舒心、自由的生活,是令人羡慕、赞叹不已的。这样的日子,多少人拥有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