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冰千里
我知道 你正在用自己的方式 努力地 活成最好的自己 职业: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 爱好:写作、音乐、电影 公号:冰千里心灵写作 咨询:chenyuxuanyue
今天看啥  ›  专栏  ›  冰千里

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 青云禅寺

冰千里  · 简书  ·  · 2018-07-15 15:15
这篇文章的书写地

作者|冰千里

这个夏天酷热无比,像今天的凉爽实属难得,最惬意的是天空飘着细雨,而此刻的我正坐在一座千年古刹的石凳上。

整个寺庙就我一人,就连住持也不知云游何处去了。其实,这并不偶然,我来过这里多次,大多数时候都只有我一人,除了非周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所寺庙,尽管它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寺庙被商业化的今天,青云寺始终保持最原始的存在,没有门票、没有兜售香火,也没有和尚来找你占卜一卦,甚至连放生池都没有,不像其他寺庙可以看到鱼群,一切都是那么朴素、庄严,又是那么静谧、简单。

这就是我喜欢的样子,这就是寺庙的本色,我每次来都会逗留良久,有时静静待一天,暮色渐浓我才依依不舍,重新回到喧嚣尘世之中。

今天是礼拜一,我的书写日,我像往常一样,驱车一个钟头,买了干净的葡萄,拿着一瓶水和笔记本电脑,翻过半拉小山脉,穿过青葱槐树林,这时,我总会打开天窗,让路边荆条的清香飘进车内,洗涤着我的肺。

夏天的青云寺藏在群山之中,各种植被把这所古刹揽入翠绿怀抱,远远望去,隐约会看到大雄宝殿高翘的飞檐,换个角度也会看到若隐若现的青瓦屋顶。

我停下车子往深处走去,便听见了阵阵诵经声,那是录音,正在循环播诵着《金刚经》。我不是佛教徒,却喜欢去寺庙,喜欢那里的一切。我把葡萄摆放在释迦牟尼佛供台之上,双手合十,跟着录音里的经文默诵一段,跪拜完毕,来到六角凉亭下,打开了电脑。

雨有些大了,它的沙沙声和远处的蛙叫、周围的蝉鸣、浑厚的诵经声、还有我敲击键盘声共同谱写着这个世界。

刚写到此,我突然有种感觉,好像键盘声不属于这里,它不该打扰这片大自然的纯粹之音。

于是,我站起来左走数十步,推开两扇红色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林,一行台阶蜿蜒通往山顶。以往的季节就会直接看见另一端的石刻龙头,而此刻被竹林和荆条遮挡住了。

我轻轻拨开沾满雨水的毛竹拾阶而上,台阶并不长,雨水纷纷落在竹叶上,也有些洒在我的脸上、头发上,雨水独有的味道让我禁不住深呼吸几口,恨不能将这全部空气吸入肺里,让它们和我的每一个肺细胞融合在一起。

又看见许多蚂蚁和我一起往上走。有一只很大的蚂蚁看见了我这个庞然大物,登时停下来,一动不动,这是它的策略,让我这个不速之客以为它已死掉,我笑了一下,蹲下来,拿出手机靠近,“咔嚓”一声快门,将它的影像纳入相册,希望它没被打扰到,随即便到了台阶顶端的龙头下。

传来的《金刚经》越发清晰,我在龙头下合手一拜,随即闭上双眼,用心感受周围,蝉鸣连成一片,时不时掺和几声喜鹊的鸣叫,微风送过来,带着泥土纯纯的味道,这让我想起了童年。雨仿佛小了些。

我想起前几日和体验师谈的那两个钟头,围绕着我经常会有的孤独感,只是我还没完全参透。不同阶段,孤独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近一年,我几乎远离了所有人群,和我交往的只有来访朋友和文字,有时我很享受这一切,有时也会有淡淡的惆怅。

有一天,我正常点下班,置身在熙熙攘攘人群中竟有些不适应,好像我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不属于这些车水马龙,它们的喧嚣让我无所适从。很久以来,我已习惯很晚下班,陪伴我的也只有星辰和路灯,其它所有时间我都在工作室,一个人码字、咨询、读书。

老师告诉我,这样的状态很难得,她要我好好珍惜自己的孤独,这是一种力量,我回归了自我,心越来越宽,执着于最钟爱的,与外界不消耗半分力气,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宽容,也是内心极其丰富的状态,我已不需要繁杂琐事和人际来体现价值。

我很感谢老师,之前我换过好几个体验师,都没太有感觉,但对她却能说出内心真实声音,也乐意一起探讨自己深度的潜意识。每个心理咨询师都不能没有自己的体验师,越来越觉得老师于我而言,很重要。

我们还谈到了人生的终极无意义感,谈到了死亡,谈到了我正在书写的这部作品《让写作通往疗愈》,我在教授读者用心灵书写的方法探索内心、抵御悲伤、抵达自由之地,而自己有时候写文章时却感觉消耗。

我太看重于读者会不会得到启示,会不会按照我教的方法练习,会不会释放愤怒、缓解焦虑并抵达宁静。

老师问我:“你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觉得滋养吗?”我顿时陷入了沉思。是啊,我总在考虑别人是否受益、是否获得内心成长,可我总是忽略自己。

老师的话给了我诸多启发,让我停下来审视内心。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我完全沉浸在书写之中,忘记任何目标和目的,就会感到舒适,感到被滋养、被温暖,当我太看重是否帮得上他人的时候,就会觉得消耗。

对此,和老师讨论了很多。我的确有这种特质,很容易共情他人,很容易走进他人的故事里,一起感受生命的点点滴滴,却很少考虑自己。在老师一遍又一遍问我自己的感受时,我很不愿意回答,继而沉默,其实我清楚,我忽略了自己很多需求。

我在想,能够看到我的文字的人就是和我同频之人,能把我的写作方法实际运用就会疗愈内心,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我的来访还有我自己都在不断证明着书写的力量和神奇。

你的每个字都是你的心血,它们就是你的一部分,这部作品可以结束了,休息一会儿,别对自己那么严苛。”老师认真地看着我说,我眼眶红了……

我总在启发别人如何爱自己、包容自己,可我也是需要被懂得、被包容的啊。匆忙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人和我这样说。

这使我明白,《让写作通往疗愈》这个系列该结束了。

之前,总觉得还需要告诉读者什么,还有什么遗漏,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练习,还有哪些人适合这种自由书写,书写的本质描述是否深刻,心有苦难的人们是否喜欢这样的方法……于是,我一篇接一篇地写,根本停不下来。

不知不觉,我已写了17万字,用67篇文字告诉读者我正在研究的这种方法,它的名字叫做“疗愈书写”

它是具有治疗意义的,也是经过验证的,你怎么理解它,怎么运用它,怎么去缓解恐惧、悲伤、焦虑,怎么抵御孤独和空虚,如何得到你想要的自由状态,在这部作品里我都有详细的说明。

即便如此,还是觉得没能言尽,若不是老师和我探讨,或许,我还会一直写下去。

而此刻是时候该结束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把一种方法用于疗愈所有痛苦,我也不例外。我只需要吸引爱书写的人,只需要让他们明白书写是有效的、是值得去实践的,就够了。

就像心理咨询,我可以唤醒沉睡之人,但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你接受的所有最终都要为心灵吸纳,才会真的具有价值。

一声闷雷惊扰了我的沉思,雨越来越大,敲打在我头顶,我感受着古寺的千年沧桑,望着远山无际的松林,缓缓伸开双臂、张开双手,想去拥抱这一切。

几滴雨悄然滑落手掌,我如此清晰地看见了掌心的命运线,它正在无限延伸,冲出了手掌,和脚下台阶连在了一起,和这个夏天连在了一起,又随着雨点和天空连在了一起,我手心的纹理啊,就像无数电波透过古寺,穿越千年,飞出了这座山、这个城、这颗星球,伸展到了茫茫宇宙……

我收回手掌,攥紧了拳头,生怕这些意念像时间一样从指缝溜走,我迅速走下台阶,推开红门,看见笔记本和纯净水静静待在石桌上,等着我。

耳畔继续传来诵经之声:“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于是,我把手松开,任思绪飞扬,攥着的灵感就这样变成叮叮当当的字,敲在键盘,敲在青云古寺,敲在我心间。

这就是心灵书写,一种漫无边际的联想,一种爱恨交织的思绪,一种让心灵回归之旅。

那么,这一篇就作为《让写作通往疗愈》系列的结束篇吧。事实上,结束意味着另一个开始,在你以后的书写体验里,在那里,让文字变成这雨,洗刷着一切……

冰千里:

大家好,这是《让写作通往疗愈》系列第66篇,也是终篇。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文字我和你在一起,而且会一直走下去!也感谢所有投稿《疗愈写作》的作者,见了你的字就像见了你的人,我很感恩。

目前我已经写了两个系列《心理咨询的那些事儿》和《让写作通往疗愈》,接下来我会休息一会儿,思索下一部作品,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喜欢看哪一类型的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仔细考虑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的。

关于写作疗愈工作坊请期待,还要等等,或者是明年或者是下半年,根据我的精力吧。

结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愿大家在心灵成长的路上不畏惧、不妥协、勇于面对。

我的公众号:冰千里心灵写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