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老罗LuoLuo

攒500万在上海买房的第18天!

老罗LuoLuo  · 简书  ·  · 2021-02-21 07:20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和时间做朋友。

每天做可持续积累的事,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有钱人,和一群人一起。

我每天记录的模块有以下几项:

第一项,赞助情况

第二项,健康相关

第三项,家人互动

第四项,业务合作

第五项,学习笔记

内容和形式先这样定下来,后续会慢慢完善。

…………………………

第一项,赞助情况

为见证时间的复利效应,计划通过拉赞助的方式,攒够500万,在上海买房。

赞助金额按赞助顺序来,比如第1位赞助者,赞助金额为1元,第999位赞助者,赞助金额为999元,以此类推。

大概算了下,需要3000多人赞助。需要多久攒够?不清楚,5年?10年?20年?没关系,持续去做就是。从一开始,这个目标就注定能实现,时间早晚而已。

相关介绍,请见:决定通过攒钱的方式,在上海买房

今天是第18天,共筹得1843元,完成目标比0.03686%。

说明:

公众号每天最多展示两位赞助者,并非更文当天的赞助情况。下方的赞助者是根据赞助顺序,依次公示,请知晓。

…………………………

第35位赞助者

无广告,纯赞助



…………………………

第36位赞助者

无广告,纯赞助



…………………………

赞助者通过赞助会获得什么?

初步有下面几个:

1.每位赞助者,可免费广告引流一次

广告文案发我,合适的话,会按顺序每天安排两位赞助者曝光。虽然现在本公众号的读者粉丝比较好,但随着这个活动的持续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公众号,这就是很好的广告平台。

这里和赞助者说明下,请确保你的广告项目是长期靠谱的,如果不是,建议就省些赞助费。因为,文字是最具有复利效应的,它能记录和宣传你的好,也能记录和宣传你的坏。

2.每位赞助者,我会拉入专门的赞助群

这个群不是一般的群,是复利成长群,我们鼓励每个进群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我们提倡各个方面都注意点滴积累,比如健康,财富,读书,亲子等等。

如何从零开始践行长期主义,我们会有一定的指导,教你从现在开始做起来,但我们不会强求每个人做什么。因为“复利”,“长期主义”……这些都需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别人帮不了什么忙。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选取各自需要的方面,每天持续积累,日拱一卒,日复一日,我们是最好的陪伴者和同行者。

在这个群,因为都是同频长期主义者,所以会有很多共同话题。群里的小伙伴来自各行各业,后面很可能会彼此合作,互相成就。

每个人只要愿意持续在群里输出价值,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3.后期开发复利成长类的付费课程,该课程对赞助者免费开放。

4.群里还会不定期有些额外的小福利发放,暂不透露。

…………………………

第二项,健康习惯

俯卧撑:10+

蹲起:10+

仰卧起坐:10+

健走:3.68+3.80千米







都不多,都是微习惯,没什么压力,所以更容易持续。

…………………………

第三项,家人互动

【寒寒学英语】

今日新学单词:4;总词汇:48

ride, dance, draw, things

-What can you do ?

-I can dance, I can draw, I can …

-What do you need ?

-I need a new dress.

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影响有好有坏。

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我来自南方的农村,小时候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正是因为自己很早就吃过苦,所以我懂事很早,生活上、学习上的很多事情,我很小的时候都能自己完成,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父母,我奶奶不善言辞,更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我。

印象很深刻,在我不懂事的小时候,我从不会主动喊别人,包括自己的爸妈,觉得喊不出口,或者喊出口的话,我脸上是发烫的。

直到我长大懂事后,意识到这样不对,应该有礼貌,才渐渐让自己改掉这个习惯,慢慢见到亲友就主动称呼,问候。

但父母还是这样的状态,在外人看来一点都不活络,他们自己也说自己最笨,不会说话。这是事实,我没法改变。

在我和现在的老婆认识之前,我并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明显,或严重。直到我第一次去老婆家里,看到他们家的氛围,她的父母和她兄妹两个人的关系,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家庭在这方面确实是缺失的。

老婆是东北的,在她家,我感受到很浓的人情味儿。而在我从小长到大的家里,我从没感受到这样浓的人情味儿。

这种人情味儿,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比如,老婆哥哥从城里的家里回到农村的家里,会专门给城里的爸妈去个电话,报个平安,如果没有来电话,爸妈也会专门电话去问有没有到家。

比如,一起吃饭喝酒,他们会把自己的心里话掏出来,放在桌面上说。

比如,听说你要回来,他们会很早就准备你喜欢吃的,然后带你去吃各种好吃的,离开时,还会给你塞满家里的土特产,塞满,什么概念?就是恨不得给你装几箱子的那种。

但在我家,我没体会到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儿,我哥哥去了一趟东北我老婆家,他也是这种感觉。

可以说我父母笨手笨脚,也可以说他们不会来事,这是实际情况。

之前我还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但随着自己在社会上待的时间长了,慢慢就想通了。没必要再要求父母去改变了,他们已经在他们的认知范围里做到最好了。

不论原生家庭怎么样,我们做儿女的,还是要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看待自己的父母。

如果意识到原生家庭有哪些问题,那就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尽可能去规避这些问题,避免把它们再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和寒寒在一起,老婆总习惯性地喊“大儿子!大儿子!”这是东北人对儿子亲切的叫法。老婆的哥哥现在就一直这样叫他的儿子,他儿子现在已经上高中了。

我刚开始很不习惯,甚至觉得这种叫法有些肉麻,所以我一直喊寒寒的名字,或者直呼他的英文名“Donnie”。

但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个细节,觉得有必要纠正下,我觉得肉麻的感觉,很大程度还是源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我父母从没开口闭口地喊我“儿子”,而是直接喊我的大名。

后面我想通了,寒寒每天喊我那么多声“爸爸"“老爸”,每一声都喊得那么亲切,自然,奶声奶气,我为什么不能喊他“儿子”呢?

有一次去寒寒的女同学家玩,听到同学的爸爸一直在“闺女”“闺女”地叫唤这个小女孩儿,我感觉很自然,很温馨。

我也要试着改变下。

于是,我开始试着喊寒寒“儿子”,一开始确实觉得别扭,但老婆和寒寒并没觉得别扭,他们也没意识到我之前总喊寒寒的大名,现在开始喊“儿子”,他们一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那我就持续这样喊下去,“儿子!”“儿子!”,一声一声的,寒寒也没觉得肉麻,每次都是很自然地应声。

后面我就越喊越自然了,再也不会觉得肉麻,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想法了。

喊“儿子”,还是直呼大名,听起来感觉区别很小,但我觉得前者会帮我们有效促进亲子关系,平日就应该多喊“儿子”。

现在喊习惯了,我也没觉得喊“儿子”有多么肉麻,甚至有时候在外人面前,我喊寒寒“儿子”心里还颇有几分自豪和自信。

别人可能没到这个细微差别,但我意识到了,并开始注意和改进。

觉得原生家庭对我不好的影响,在我传递给寒寒时,被我减弱了,就应该这样,我很庆幸。

…………………………

第四部分,业务合作

新的一年开始了。

新年许下的宏大愿望,需要我们一点点,脚踏实地地付出行动。

新的一年,如果你想做副业,想找个能做一辈子的副业,从现在开始持续做下去,你可以和我聊聊。

我目前和朋友合作的大健康领域的项目,就是每个人的刚需,而且是一辈子的刚需,所以我们能做一辈子。

我非常看好大健康领域,在这个领域找个靠谱,容易赚钱的平台,持续做下去,最后终会看到复利收益。

帮10万人打造持续性被动收入,我就是靠我们目前在做的这个大健康项目来实现。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是长期主义者,相信日复一日的力量,可以考虑和我们一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顺便把钱赚了。

…………………………

第五项,学习笔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