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洋葱投圈

“两会”系列报告之一:“碳中和”能否驱动新一轮投资率上行?(兴业)

洋葱投圈  · 简书  ·  · 2021-03-04 02:51

投资要点

经历多年结构性调整,中国投资率已降至2009年前的水平。上世纪末,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名义GDP比重持续上升。2008年“四万亿”刺激进一步推动中国投资率上行,从2008年之前“投资+出口”双轮驱动时期约40%-50%的水平,快速上升达到2016年的高峰80%,随后开始逐年下滑。经过多年结构调整后,202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名义GDP的比重已回落至51%,回到2009年之前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过度依赖投资模式逐渐转变,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投资率连年下滑,也引起失速担忧。

“碳中和”带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或增强投资的增长后劲。相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结合当前“碳中和”目标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诉求上升,以及考虑企业层面跟进进行“绿色”改造投资,后续投资增速或将回升,与名义GDP增速缺口收敛,中国可能将会走出投资率快速下滑的阶段。

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所需投资约占每年GDP的0.5%-2%。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为28.76%,是全球最大的排碳经济体,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比发达国家2050年目标难度更大。从发改委、清华大学、中国投资协会等多方面的测算来看,2020年-2050年中国“碳中和”相关投资总需求或在70-140万亿之间,主要领域包括光伏和风电设施、输电设施、先进储能、氢能和电能基础设施、绿色零碳建筑等,整体投资规模较大,年均约占GDP的0.5%-2%。

“碳中和”投资落地节奏取决于财政压力以及信用扩张空间。我们在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骤雨不终日,润物细无声》中指出,新格局下的中国经济,两个方面的长期约束可能是绕不开的:一是中长期财政压力的约束;二是企业层面的高杠杆问题。“碳中和”投资规模庞大,财政和企业如何应对资金端压力,决定了未来“碳中和”相关投资的落地速度和节奏。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本平台的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