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宁汐漫语

原生家庭有毒?

宁汐漫语  · 简书  ·  · 2019-11-26 15:56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性格缺陷,比如,有些人自卑懦弱,有些人优柔寡断,有些人胆小怕事,有些人又过于追求完美,等等。如果从心理问题去追溯性格缺陷形成的缘由,心理学家们会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还原个人性格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原生家庭有毒”。

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通常是指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也就是在我们还没有组成新家庭的情况下,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组成的家庭。可以说,对于正在成长的我们,原生家庭的生活经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趋利或趋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果父母给予我们的是爱、尊重和独立,那么我们将获得茁壮成长,否则,将反其道而行之。

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撰写的《原生家庭》一书中剖析了三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的父母类型,它们分别是:不称职父母、操控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其中,不称职父母,指的是这些父母推卸了自己对孩子应尽的责任,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照顾,甚至反过来,要孩子照顾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操控型父母,指的是父母控制欲很强,喜欢控制孩子的生活,时刻要让孩子在她的掌控中,由于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所以会竭尽全力去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这种无力感伴随终生。言语虐待型父母,指的是父母经常用语言来贬低孩子,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和个人价值方面进行负面的攻击。

这三种父母类型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其中,不称职父母会导致孩子缺少应有的关爱和照料,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继而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孩子长大以后,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接受别人的爱,最终会逐渐关闭自己的情感之门。操控型父母会导致孩子对自我的身份认知模糊,很难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精神层面极度依赖父母,无法适应现实生活,不能独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言语虐待型父母会导致孩子成年以后常常出现两种极端,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肯定、外界的肯定不断地苛求自己,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要么是极力反抗、叛逆,甚至会对成功产生恐惧感。

综观以上三种原生家庭有害父母类型的表现和危害,我们不得不说,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确实有毒,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为人父母的我们如何避免这三类有害父母,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呢?

首先,要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为人父母。没有谁生来就知道如何成为孩子茁壮成长的导师,养育孩子永远都是父母解不完的新课题。这时候,我们能做的是根据孩子的成长实际,不断探索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在这里,我推荐每位家长都或多或少的学习一点心理学常识,从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苗头心理倾向时,可以稍加引导,而不至于手足无措。比如,在孩子出现拖延症时,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常识分析孩子出现拖延症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改变孩子的拖延症,而不是只能对拖延症的孩子大吼大叫,以致于孩子不仅没有改掉拖延症,反而愈演愈烈。只有“功力”够深,面对孩子时,我们才能做到有招拆招,而又不至于伤害孩子。

其次,要学会尊重孩子。每个人生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孩子的成长都有其独特的阶段特征。作为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让他们能够独立探索世界。比如说,孩子想要自己吃饭,我们不能因为他每次吃饭都搞得满地饭粒而阻止他,这样他永远学不会如何吃好一顿饭。又比如说,你想让孩子学舞蹈,可他偏偏喜欢学画画,这时候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尊重他的选择,并稍加引导,让他在画画方面有所成就。

最后,就是要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谓言传身教,一点都不假。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孩子都是“有样学样”,在不经意间,他在说着你的口头禅,而连走路的样子都跟你很像。可以说,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身上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他身上画了什么。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个好榜样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人格品行上。只有我们树好了这面镜子,站在镜子前照镜子的孩子才能看清自己的样子,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原生家庭有毒?其实也不尽然,关键还是在于父母。你的原生家庭有毒吗?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