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真言臻宇
教练(高管、职业、生命、灵性等,还不是健身类...
今天看啥  ›  专栏  ›  真言臻宇

2020-03-29

真言臻宇  · 简书  ·  · 2020-03-29 11:12

第三章 内董会小组体验的架构体系:私董六脉

私董论道

一般在小组会议上午,提升参与感,排除拘谨隔阂,为下午会议打好基础。
主要采用TED演讲方式。内董会引入TED,一是领导者有一重要能力是使众人行,演说能力不可或缺;而是借此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可以划定主题范围,也可不预设主题。也不必局限于商业话题,比如准备一张照片,用TED方式讲讲照片的故事。
一般15分钟,短则10分钟,长则20分钟,5分钟问答。鼓励少用,甚至不用PPT。极简化,能用一个词,不用一段话;能用一幅图,不用一个词,这样才能把听众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演讲人身上。
如果成员愿意,可以将演讲录像,供回放反思。

私董讲坛

高管也还是需要知识更新和迭代的,因此邀请各个前沿领域专家做主题分享,也是有必要的。
专家要提前沟通,不要单方面输出,要提醒互动。也要把成员需求讲清楚,以便对症下药,突出重点。
有故事的嘉宾也可以,比如球员等。
结束时,可以推荐一些相关书籍。
通常讲座3小时左右,最后半小时提问回答,同时引导反思。
私董要积累专家人选资源。

私董七步

一般第一天下午,因为上午时间比较刚性,但七步短则两三小时,长则可能五六小时,所以保持时间弹性比较有必要。

七步的选题是否要与上午衔接,没有硬性规定。可以有时有联系,也不必每次如此,毕竟高管面临问题是痛点,要实实在在帮助到。

私董七步是私董会每次都要安排的环节,灵活配合其他框架内容,比如边听私董论道+七步;或半天私董讲坛+半天七步;或者半天私董咖啡+白天七步。

关于内董会的主持内部培养,还是外聘,其实在七步中的差别比较大,外聘专业的私董在七步的主持上,会更有控场和驾驭的能力。而且外聘私董更公正和客观。

私董夜话

一般可以是晚餐时间,也可餐后找个咖啡或茶馆。
如果是晚餐,尽量不要选址西式长桌,而是中式大圆桌。

话题选择以非工作话题为主,因为私人话题更容易建立情感联结。设计话题,可以让大家提出自己想谈的话题,投票选择;也可以私董圈定一个范围,直接邀请成员围绕主题进行分享。如分享自己是如何学习的。
企业家关心的话题主要三方面:家庭(孩子成长,配偶关系等等)、健康(高压下的健康管理等)和财富(子女接班等)

视情况决定是否要引入规则。

人生经历的话题,可以请每位成员画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图,大致标出波峰和波谷,邀请分享背后的人生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这种分享是非常容易有共鸣感动的。而选择晚上的时间,也是更容易卸下面具,展露真我。甚至可以拉到野外,围着篝火讲述。

私董咖啡

包括开放空间、世界咖啡和结构汇谈三种形式。

  • 开放空间的四大原则归纳为:
    -- 大小都是事
    围绕主题的任何相关课堂被提出到现场,组织者不评判,只要有人愿意参加讨论。
    在内董会实际选话题时,可以把得票高的的几个话题拿到开放空间讨论,这样可以同时平行讨论3-4个重要问题,提升议事效率。

-- 来的都是客
参与哪组讨论,完全自愿

-- 何时都不晚
随时进入,随时离开。

-- 该了就得了
结束时间提前约定,无论到时什么结果就结束,进行成果总结和汇报。可以设计明确行动的环节。

鼓励用视觉呈现。
开放空间少则十几个人,多则上百人都可以用。比如,公司一个销售额增长翻倍的目标该如何实现。不再只能是领导闭门会,而可以开全员会议,鼓励把核心目标分解若干子议题分头讨论,找出解决方案。

  • 世界咖啡

可以在主题演讲之后,邀请用世界咖啡形式畅想。
世界咖啡也可以把七步会议中高票几个问题,平行讨论,也可围绕大方向,重新选题,并请问题人把背景做详尽说明,以便每个人理解问题含义。

世界咖啡至少三轮。可以提前准备三种不同颜色马克笔,让小组每一轮用不同的笔去写,这样每一轮的成果一目了然。可用图形、思维导图等呈现形式。

如果有争论,不要过早介入,让子弹飞一会儿。

越年轻的管理者,越喜欢开放空间,世界咖啡之类方式。与外董会不同的是,内董会用世界咖啡放飞思想后,要注重把得到的好点子用决策矩阵等方式收拢具体行动方案,除非会议目的仅限于采集好点子。

  • 结构汇谈:核心是同频沟通

就是用特定框架引导小组讨论,实现“同频沟通”,即大家在同一时段内在同一频道上沟通,而非各说各话,保证沟通效率和质量。方式很多,包括:

-- 引导的聚焦会话:针对领导人报告,听到了什么事实-在说 直接感觉-再 理性分析 - 达成共识行动。(两会的小组会议的方式)

-- 六顶思考帽:黄帽对黑帽,先优点再缺点;白帽对红帽:先事实再感受;绿帽对蓝帽:先发散议论再收缩落实。不必每次六顶都戴一遍,据需要选几顶即可。也可组合运用。
核心是同频沟通,所以可以据此“举一反三”,比如SWOT,也可(每轮20分钟)。越简单越容易理解操作,不要追求复杂的工具,超过五步以上才能完成的架构尽量不要采用。

私董工坊

workshop 工坊,侧重于参与和讨论,而非单向的听课。
敏捷微课件,最多10-15张PPT足够了,且PPT以极简原则,不要花太多时间去修饰,能不用动画就不用。图片好于文字,一个词好于一段话。

微课开发,需要的平常的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私董要电子阅读和纸媒阅读并重。
有素材,还要能根据素材,提出高质量问题,启发成员思考。所以,私董会的重点不是讲课,微课件不过是个“话头”的作用,目的是以此引发成员深度对话和反思。

私董工坊形式,主要有:

  • 案例工坊;

就是拿一个具体案例作为话头,组织小组讨论。要鲜活的案例,因为案例就是故事,私董要做有心人去收集。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法”。

比如陌陌上市,这样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在微信阴影下,三年就上市了,其中有很多值得观察和总结的地方。而很多中年人不是它的客户,而这正是盲区,而创新实在盲区涌现出的。由此可以讨论的是:陌陌如何与强大对手差异化竞争的?为何陌陌成功了,而米聊没有?社交媒体正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专题工坊;

类似主题圆桌会议,围绕一个题目组织讨论。可以是感兴趣的话头,也可以提前准备的相关微课件起头的。
比如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观点分享之后,提出五个问题讨论:
-- 我们如何找准痛点,在碎片化时间内创造客户尖叫的服务?
-- 我们如何提高专注度,打造爆品?
-- 如何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 我们如何调整定位,成为特定市场区间的第一?
-- 我们如何快速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讨论可以一轮一轮走,也可以3人一组,分组讨论。还可以团队共创法,让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在用便利贴写下自己的成果,最后大家合在一起归纳总结。

提出好问题是关键。

  • 拆书工坊;
    其意义不仅是尽快读完一本书,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互助工坊;
    30分钟左右快速帮助一个伙伴问题,半天能处理5-6个问题。
    具体步骤:
    1、每位成员讲当下最困扰的那那天,介绍问题背景,自己做了哪些努力,正在寻求的帮助,时间为5分钟左右
    2、台下提问,尽量开放的问题,类似七步中的探究环节。要简明扼要,时间10分钟左右。
    3、成员分享,自己能够提供什么帮助解决,也可以是我能亲自为你做些什么,哪些资源可以分享,每人2-3分钟。

为进一步高效,也可以分为三个小组,每组4-5人,这样可以平行讨论3个问题。

  • 三问工坊;
    私董带着高管去走访兄弟单位或职能部门,三问,即望、闻、问。认真现场去看,去感受;然后听别人分享介绍;最后提出问题,探究答案。
    还可以设计分享学习的主线,可以设计的问题是:
    -- 你有哪方面的最佳实践可以与大家分享?
    -- 此类实践是如何形成的?
    -- 关于本部门,感到最自豪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三问最后,也可邀请成员戴“黑帽子”,一起谈“
-- 你在本次参访中看到了哪些问题,你认为提出来对东道主有帮助?
-- 你认为东道主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 你觉得东道主面临哪些潜在的威胁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白(客观事实)、红(主管感受)、黄(优点)、黑(缺点)这四顶帽子都可用架构现场汇谈。

三问活动,每次把这个过程用图片、文字记录下来,一年过后一起回顾美好回忆。

  • 系列工坊;
    指可以一年六次内董会设计年度主题,配合公司战略主线,持续推动核心战略的落地执行。
    比如变革,根据U型理论,分为五个阶段,

1、共启愿景:
请董事长报告他对未来3-5年的期望和构想,再让成员先单独以图画、文字和数据展望他们心中的公司愿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凝聚共识,最后让每个小组上台分享他们达成的共识,提炼出大家共同成果。

2、共同感知:
最有力的感知是把成员带到哪些最能体现时代变化的场域,让其自己去听、去看、去思考。
辅导发动互联网变革,让整个团队集体带到创新研习营上三天课,让所有人有共同语言。

3、共同联结:
适合全天的七步会议,以董事长为问题拥有人,找到集体联结源头的感觉,让内在觉知涌现出来。
上午花足够的时间在”探究“上,至少走2-3轮,探查清楚问题本源。深度探究后,可能发现真正的突破口不是董事长最先看到的那个,而董事长也更容易接受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大家也更能理解董事长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他提出问题的动因。这样得到上下一心的”真问题“。
中午走到定见后,要把背后的真问题用清晰语言重新描述出来,写在白板正中央。让大家利用午餐时间继续思考。
午休后,引导众人用MECE的原则把真问题分解为3个问题。接着把成员分成3个小组,用世界咖啡的方式旋转3-4轮进行分组讨论,保证咩个人能参与3个子问题的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汇报成果,并提炼优先落实的具体行动,责任人和时间表。

4、共创原型:
原型思维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在变革启动之初,无法精确预测哪些做法会成功,哪些会失败,如果一味追求可控,反而会措施良机。唯有快速试错,快速学习,快速改善。
可以围绕上一阶段中提炼出的具体行动,组建行动学习小组,分头突进。每组6-8位成员,可以是高管、也可是相关骨干员工,把任务落实下去,小组用2-3个月确定一个原型项目予以落实,得出结果及时回内董会小组汇报进展和成果。
在行动中学习。
项目小组的首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原型项目帮公司探索出,哪些道路是切实可行的,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哪些不可行,尽早终止。

5、共同创造:
行动学习小组取得阶段成果后,可以进入共同创造阶段,看其中哪些成果可以升级为公司层面的集体行动,予以推广,或哪些需要体制化,整合到公司现有的制度和流程中。
此环节的内董会上午采用私董论道模块,用TED演讲的形式,让每个行动小组组长分享项目目标、进程和结果,回答成员提问。下午采用开放空间,有成员根据上午分享收获的心得,提出需要共同创造的新课题。
如果时间有限,需限制课题数量,则在收集完课题后,大家投票3-4个最重要的。然后用开放空间的自由组合,深度研讨,总结成果,提炼后续行动。
共同创造的过程就是先放后收,先发散分享思考,再聚焦收缩为具体行动,将智慧结晶沉淀到公司的运营体制中,实现必要的模式化。

6、共同复盘:
四个步骤,
-- 回顾目标;
-- 审视现状;
-- 分析差距;
不光是负差距,也可能是正差距。
-- 总结心得;

系列工坊一年六次的频率也不用固化为两月一次,前三次可以一月一次,因其间的衔接比较紧密,可以一气呵成,开好头。后面和可以延到2-3个月一次,有足够时间给小组展开行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