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骑在牛背上看书

健康絮语之六:对持续的郁郁寡欢者要送上人文关怀

骑在牛背上看书  · 简书  ·  · 2021-04-16 06:57

01一则热搜引发人们对抑郁症的沉思

我这个人很多方面是孤陋寡闻的,一个叫马丽的喜剧演员就压根儿没有听说过。但是,就在前几天的4月12日,偶然看微博热搜,对“马丽曾患抑郁症”的消息还纳闷了好半天。看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我更多的是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因为马丽是一个喜剧演员,按道理喜剧演员就是逗乐子的,就这么一个平时在观众面前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人,竟然公开承认曾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备受抑郁症的折磨,那时在私底下觉得“很痛苦”,“不想跟任何人讲话”。“喜剧演员”与“抑郁症患者”两种身份集于一身,的确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娱乐界,说到抑郁症患者,何止一个马丽?记忆之中有香港歌坛“四大天王”之一的阿荣,有29岁自尽的小乔。至于曾经的媒体人阿崔,也是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02抑郁症患者就在尘世之中

我身边也碰到过抑郁症患者,而且都是学问极好的人。

——Q君与我年龄相仿,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前几年翻译了一本书,近百万字,该书还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热门书之一。大约二十年前,因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困扰,老大不小却没有成家的他离家出走,不知所踪,半年后才回归,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中间是如何生存的,迄今仍然是个谜。隔不久,已经成家的他再一次离家出走。他比较信任我,曾经在一次去食堂的路上主动说他今后会告诉我过去发生的一切,但迄今我不追问,他也没有提起。

回归后,抑郁症反复发作,直到他信奉了一个教之后几年,才算把抑郁症压下去了,具体就不细说了。

——J君小我一个年代,内地最高学府读硕,香港某大学读博,曾经在中国最顶级的社科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他平时轻言细语,不善言辞,每与我见面,寥寥数语,然后匆匆离去。单位中午吃饭,他几乎都选择12:30去,主要是想避开熟人,路上遇到熟人,或绕道走,或假装没有看见。2016年2月的一天,传来噩耗,他自缢身亡,同仁与朋友无不扼腕叹息。

由此可见,抑郁症患者就在我们身边,抑郁症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有资料宣称,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也是世界上的第四大疾病。

显而易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演艺圈、娱乐圈,或者公众人物、知名人士因为抑郁症痛不欲生乃至最终与亲朋好友诀别,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让我们以为只有他们背负了沉重的压力才会如此,而镁光灯之外的其他人与抑郁症风马牛不相及。事实并非如此!

03同样带来内心煎熬的抑郁症比焦虑症更具有杀伤力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令人胆战心惊的抑郁症,还有让人愁肠百结的焦虑症。其实,二者并非同一个病症。它们的区别主要有:

——“现实”与“未来”的杯葛。抑郁症患者不关心未来的得失、进退与荣辱,主要是对过往与当下耿耿于怀,对既已发生的事情存在挥之不去的阴影,表现出过度悲哀和自责,认为没有未来,或者未来只会比现在更加不堪。焦虑症患者不然,他们的立足点是“未来”,亦即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忧心忡忡甚至是惶惶不可终日。

——“生”与“死”的顾念。抑郁症严重的患者往往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想法,觉得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已经难以激发兴趣,有自寻短见的企图和计划,或未遂,或达成。焦虑症患者不然,担忧任何不好局面的出现,表现在生死方面,当然是害怕死神的降临。

——“动”与“静”的分离。抑郁症患者精神运动性迟滞,甚至连洗脸刷牙都懒得动弹。焦虑症患者不然,虽然也会有头晕脑胀、四肢乏力的表征,但一般不妨碍正常的活动,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焦躁而坐立不安。

——“希望”与“绝望”的选择。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评价比较低,甚至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常常陷于深深的自卑、自责与内疚之中。焦虑症患者不然,虽然有时也会有自责和内疚,但不会全盘否定自己,只是对未来的某个或某些方面,乃至具体的某件事,显得不够自信。

——“中老年龄段”与“全覆盖”的迥异。就发病的年龄而言,抑郁症患者几乎在所有年龄段都能够找到相关案例,从风华正茂的高中生、大学生到皓首苍颜者,无一例外,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有逐渐呈现年轻化演变的趋势。而焦虑症不然,一般发生在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中。

——“警觉性”与“抑制性”的殊异。从病因看,抑郁症是因为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的精神功能的全面低下和抑制性造成的,它往往是由经常性的失眠、极度恐惧、长期的神经衰落等因素引起的。焦虑症不然,是因为脑功能警觉性增高后造成的,它是由于持续性的焦急、恐惧、紧张等情绪引发。

——“紧张不安”与“兴趣阙如”。就症状而言,抑郁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幸福感、快乐感缺失,还会出现性功能减退、性欲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躯体症状。焦虑症不然,其临床特征是惊恐、紧张、焦虑不安、担惊受怕、胡思乱想,也有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心慌、呼吸急促等身体反应。

04抑郁症是否有迹可循?

抑郁症的前兆有:

——睡眠状况出现两极分化,或者减少,或者过多,往往睡不着,醒得也挺早。

——心情郁闷,情绪低落,在TA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始儿闷闷不乐,进而悲观厌世。

——身体有经常性的不适感,如头疼颈痛、胸痛胸闷、胃口不佳、心慌气短、腹痛腹泻、口苦。性欲下降甚至无欲,或内分泌失调。

——极度不自信,自我评价低,即使以世俗的眼光看,多有闪光点,但他们往往视而不见。具有典型的自我否定型人格特质。

——敏感、多疑、自我封闭,无法和其他人展开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

——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行为木讷,显得疲惫不堪,说话语速缓慢、声音低沉。

——情绪极为不稳定,易发脾气和无名火,心烦意乱。

——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兴趣狭窄。

——慵懒、被动,现实生活中刻意与他人疏远,因为闭锁,不再注意个人形象,常常不修边幅、蓬头垢面。

05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和关怀

既然生活中抑郁症患者如此普遍,那么,在家人、朋友、同事、同学、邻居中就很可能发生。

关注是第一步。作为亲朋好友,作为同学师长,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在关注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尊重、关心和呵护,调整期望值,多交流沟通,使其不至于向不可逆转的方向演变。

仅仅有关注还不够,更主要的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压,重构目标,解决后顾之忧,舒缓精神紧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