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图特亚斯坦
[二克大米]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微臣先告退。 Tootjastein,简书用户|七年,____。 图特谈写作 · 总目录: http://www.jianshu.com/p/900a5062dc55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图特亚斯坦

张爱玲《爱憎表》读后

图特亚斯坦  · 简书  ·  · 2017-12-31 14:36

去年这时候,无端地在淘宝上买了一册《收获》。听说这个老牌杂志很久了,从来没看过。其实也大抵像个白种人或者别的什么种人,虽说未曾阅历,即便见了,也不过如此。文学杂志嘛,还能搞出别的什么名堂?

但我入手的这本,是一期叫做“长篇专号”的,开首一篇就是张爱玲。张爱玲虽是地道的上海作家,上海的大型杂志里却未必常常能见到她。何况逝去多年了,且多数作品大家都已谙熟。杂志里突然登她的文章,想必另有玄机。所以我忍痛剁手,花了近20块钱。

买来之后搁在书架上,一直没有去翻。这期间经历了人生里的一些大事,而大部分时间又都耗在与文学理论的肉搏上,根本没有内心清闲的时刻可以利用。读张爱玲,是要心情好的时候才可读,心境淡远,否则简直糟蹋了珠玑。

张氏是我的文学启蒙之师。所谓启蒙,倒不是指私淑她的风格。我是因为看张爱玲的小说,才开始爱好文学的。一开始在一个网站上免费看,那个网站里有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也有上面没有的,比如说《小团圆》。所以我买过一册《小团圆》,至今已陆续看了三回。里面情节大多记得,但无法连成整体。《小团圆》是一本十分细琐的小说,但也十分有趣。读到最后总有些哀然,所以我很少读完。

“长篇专号”上特地登载的这篇《爱憎表》,就帮助我回忆了一些《小团圆》里的悲喜。《收获》的编辑极有心机,在介绍这篇文章来历的时候,就似乎有意无意地调侃了一下张爱玲:

编者按:

散文《爱憎表》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最新“遗作”,由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委托香港学者冯睎乾整理而成,首发台湾《印刻》杂志。《收获》获唯一授权全文发表中文简体版,以飨读者。

——《收获》2016秋冬卷“长篇专号”

什么叫“最新遗作”,感觉张似乎不是亲生的,随口就占你个便宜。这对象要是换成鲁迅或是巴金,那必然要一副奔走相告的口吻。

冯睎乾先生在后记中罗列了几条《爱憎表》发掘的意义,于文史于文学于作家的生涯研究等等,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则大多与我无关。但这样一篇美丽的文章,潦草地写在稿纸上,被人精心提取成清晰标准的印刷体,则自然可以看到苦心与虔诚。今日趁着假期,捧读《爱憎表》,心中颇有一点感触。

这是一篇散文。张氏在生前并没有完成它,所以刊载的内容也是残缺不全的。叙述的腔调则与《小团圆》相同,内容更为真实。因为后者是用第三人称写就,而前者则是第一人称。正如冯睎乾先生后记中所言,张爱玲写这篇《爱憎表》,其出发点也不真在解释什么“表”,而在于回忆童年经历,写作完全属于自己的故事。因而此文中大部分内容都可算离题千里。

张爱玲行文过程中,惯常对事情和人物心理做完全主观的揣测,这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随处可见。但小说毕竟有一个虚构的前提,散文中就更见得触目。很多地方可能与实情不符。不过张氏的本事就是,她能以她极端细腻的心思,解释得很有说服力,使你渐渐以她的角度去观察事情。比如说她由同学的遭遇,引出对《红楼梦》中迎春之死的联想:

一两年内又听说她死了。她妹妹红着眼圈不说什么。也不知是什么病,却也不是自杀。大家嗟叹中带着一些暧昧,使我联想到《红楼梦》中迎春之死,十二钗册子里咏迎春有“把公府千金当下流”句,当时印象模糊,现在看来想必是指鸡奸(只有妓女,尤其是老妓才肯的),以及更变态的酷刑。迎春就是给糟蹋死的。

——张爱玲《爱憎表》

我请教了对《红楼梦》很熟悉的文友刘姥姥。姥姥的观点是,《红楼》里并没有这么说,至少也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这种判断。联系到之前看过的一本刘绍铭先生写的《到底是张爱玲》的小册子,内中提到张爱玲对少年时期某次文学比赛的评奖一直颇有微词。而就刘教授的考证,事实则是张爱玲自己搞错了征文规则,所以才只获得“优胜奖”。

从这类事情可以看出,张爱玲在对身边事情、人情的判断上,比一般人都要主观而固执。例如引文中那一句:“大家嗟叹中带着一些暧昧”,所谓“暧昧”的感觉,可能完全是由她自己心中产生,而现实空气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氛围。张爱玲的这个特点,一方面使她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充满了一种“人情练达、老于世故”的魅力。另一方面,则令她自己本人说的话,显得不那么可靠。而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她对自己这方面“本领”的自负——这可以说是成为一名好作家的一项特技,在判断能力上高度自信。

张爱玲在这篇文章中还讨论了“死”,以及她的十七岁。昨日许多人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十八岁“,恰好我又看到这篇文章,在此也顺手帮张爱玲发一条”朋友圈“。她的这条心情里,有两段话令人爱不释手,且摘抄在此,与读者共品。

或者仅只是一种预感,我毕业后两年内连生两场大病,差点死掉。第二次生病是副伤寒住医院,双人房隔壁有个女性病人呻吟不绝,听着实在难受,睡不着。好容易这天天亮的时候安静下来了,正觉得舒服,快要朦胧睡去,忽闻隔壁似有整理东西的綷縩响动,又听见看护低声说话,只听清楚了一句:”才十七岁!“

......

所以我一听到”才十七岁“就以为是说我。随即明白过来,隔壁房间死了人,抬出去了,清理房间。是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在那一色灰白的房间里。黎明灰色的光特别昏暗得奇怪,像深海底,另一个世界。我不知道是我死了自己不知道,还是她替我死了。

——张爱玲《爱憎表》

说实话,这两段话是有一些苍凉的。张氏写这些话的时候,恐怕没有去想自己将如何死去。而最终她是一个人在单身的公寓中,悄悄离开我们的。比之她笔下那位早夭的十七岁少女,死前尚且有人在隔壁听她呻吟,而张氏自己的孤独,更使张迷们唏嘘不已。

死亡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人对生活有热望,有强烈的生存渴求。《爱憎表》中的大部分篇幅,洋溢着的还是对老时光的抚摸,和对生活的热爱,否则作家也不会记得那么多事,而且一切皆历历在目,如数家珍。正如她自己说的,这是一篇”轻松的散文“。怀旧令人感到治愈,难怪许多人都喜欢沉寂在过去的美好当中,尤其是爱好书写的人。

其他相关内容我就不剧透了,以后有缘份的话,大家或许可以亲自阅读它。切记不要读得太仓促马虎,就算是我摘引过的内容,也很值得放在原文中重读一遍。最后给大家展示张爱玲的写作大纲,这是一项更加神秘的内容。大家都很想知道著名作家是如何打草稿的,我也一样。这回入手这本杂志,看到张氏的大纲格式,可谓物超所值。由于大纲原文据冯睎乾先生所言,是极为潦草难辨,所以杂志里刊登的,是整理后的印刷版本:


打”X“的是整理者也没看明白的内容

由图可见,这大纲也就是一个”关键词“法,记录几个关键词,再串成一篇。其中不单有中文,还有个性化符号,以及大量英文。这些内容不全出现在《爱憎表》中,考虑到这篇文章并没有写完,阅读这份草稿就有别一种趣味。

《收获》这次授权转载,刊登的内容还算比较全面。最后还附有冯睎乾先生的一个长篇后记,讲述他如何艰难地从“真迹”里提取材料,整理成篇,从中也可以学得几招。最后冯先生谈《爱憎表》价值的时候,列举了几个项目,其中有一项我认为尤其值得分享,是有关写作态度的:

二是张爱玲的写作过程。重构《爱憎表》有一意外收获,就是让我们知道张爱玲的写作方法:首先,她会用列点形式,拟定写作大纲(但不一定严格遵守);其次,同一段话她会反复重写、添补内容,力求尽善尽美。看她的草稿,我们知道她每篇文章皆惨淡经营,非一挥而就。

——冯睎乾《<爱憎表>的写作、重构与意义》

天才一如张爱玲,写作也是”惨淡经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是怎样一种自信,支撑着我们每每提笔就来,写完就发的呢?我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可能也在于分享,也在于”宣传“。明日即隔年,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