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忆惜欢
不忘初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忆惜欢

语言论——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草稿

忆惜欢  · 简书  ·  · 2018-08-19 11:38

语言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学问;不要妥协,要学会改变。

传递者通过说话将自己所表达的想法传递给接收者,那么,接收者所接收到的信息与传递者所想表达的意思是否会一致呢?

如果不一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清晰准确的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与沟通。


一、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


小故事1:

陈某要去东北,问一东北朋友,去了东北,旅店多不?贵不?东北朋友说“旅店呐!贼多!可哪都是”陈某惊恐道:“贼多?那宾馆呢?”东北朋友说“也贼多,但比旅店少“,陈某遂决定住宾馆……

“贼多”东北方言意思是“很多”


以上就是因为彼此所处的地域不同,而造成语言上的隔阂,讲者所传达的信息与听者接收的信息,双方有着不同的理解,而造成的误解。

小故事2: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因为孔子很是了解这位学生,很不相信他能这样做,但由于犯了错误,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后来,通过和他一起煮饭的学生的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先看对方以前是个怎么样的人,再听对方的解释,在下定论。

练习方法:

1.要知道对方是什么地方的人,是否爱说方言(听口音),如果双方都说方言,就彼此间多多沟通,不了解或有疑问的话、词语,要问清楚,以免出现误解,造成尴尬。

2.听取对方解释的同时,再结合对方人品。

二、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想达到怎样的目的

小故事: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周总理令人钦佩,语言散发着魅力,不仅保住了国威,还展现了大国的风范。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练习方法:

1.换位思考

2.要刻意要求自己,每次表达都告诫自己想好再说,理清思绪在说,即使表达慢一点,生硬一点也没关系的,慢慢就会好的。

三、多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有更好的理解

小故事:

圣人孔子饱读诗书,教书育人,门下高徒若干,孔子经常云游各个列国,传“仁”。


练习方法:

多读些书吧! - 简书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