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冯源的阅读空间

图解那些《薄伽梵歌》的奥妙(五)

冯源的阅读空间  · 简书  ·  · 2019-11-09 13:42
树与树的倒影

(图21)《薄伽梵歌》第15章第1-4诗节:“ 克利须那说:有一棵榕树,根朝上,枝朝下,叶是吠陀颂歌,认知此树便可认知《吠陀经》。此树有上上下下伸展、由物质自然三形态养育的枝;感官物象则是更细的枝;此树还有由人类社会中果报行为形成的下生根系。此树的真实形状在这个世界无法查实;无人得知它终于何处,始于何处,扎根于何处;你不必犹豫,拾起超然的利刃劈倒它吧!行动之前,你事先应找到一个一去永不复返的归宿,在那儿皈依——自太古时代便是万物的支柱、万物的起始的至尊人格神首。 ”此图反映了物质世界和灵性世界的真相!!正如河岸上的一棵树,倒影会映在水面,一个真实,一个虚设,真正的树表示灵性世界,虚设的树表示物质世界,为何满载欲望的物质世界是虚设的?它设计了三样东西——短暂(a sat )、无知(a cit )和悲苦( nirānanda ),形成镜花水月似的得失成败,克利须那所揭示的灵性世界正相反,具备永恒( sat )、真知( cit )和极乐( ānanda ),因此,他劝说阿周那将物质世界“这棵树”劈倒,返回原本众生来的地方——灵性世界。众生原本都来自灵性世界,因误以为物质世界同样能永恒能快乐,于是下来成为半神人、人类、动物、植物等等,最终发觉没有一种生灵能体会到真正快乐,一切的尽头还是悲苦,就像一场梦,梦见自己高高兴兴,成了总裁、明星、教授、富豪、名流……只要醒来,没有一个身份是真的(临终时没有一样能带走)。

好品质和坏品质的结果

(图22)《薄伽梵歌》第16章第1-4诗节:“ 克利须那说:无惧、净化一己、培养灵性学问、布施、自制、奉行献祭、研习吠陀、苦行、简朴、不施暴力、坦诚、不生怒、弃绝、平和、不挑剔错误、怜愍、不贪婪、温和、谦卑、意志坚定、活力充沛、宽容、不屈不挠、洁净、不嫉恨、淡薄 荣誉——婆罗多之子呀!这些超然品性属天赋神性的圣哲。 自大、 高傲、愤怒、狂妄、无情、无知——普利塔之子呀!这些品性属于魔性中人。 ”此图形象描绘了克利须那罗列的好品质、坏品质及其结果,好品质26项,坏品质6项,一个慢慢走向解脱之颠,回归家园,回归神首,一个慢慢走向堕落之谷(被魔鬼拖到地狱的深渊),尝尽悲苦的恶果。

三种层次的知觉

(图23)《薄伽梵歌》第3章第38诗节要旨:“ 正如烟遮火,尘封镜,肚皮掩藏身孕,不同程度的欲念蒙蔽众生。 ”这是克利须那对梵文词kāma——欲念的进一步讲解,是欲念遮住众生原本的知觉——克利须那知觉。浓烟遮住火苗(烟遮火)说明原本的知觉依稀能感觉到,代表人类;灰尘遮住镜面(尘封镜)说明原本的知觉沾满灰尘,感觉更弱了,代表动物;肚皮掩藏身孕说明原本的知觉完全感觉不到,代表植物。如图所示,正中央代表烟遮火的人类,右下角代表尘封镜的动物,左下角代表肚皮掩藏身孕的植物。

喜好和性情的积累结果

(图24)《薄伽梵歌》第8章第6诗节:“ 凡在离弃躯体时,想到什么场景,必将到达什么场景 ”克利须那向阿周那指明,临终一刻变更肉体时知觉的重要性。知觉是一生行为的积累,知觉说明什么?这四幅图就是例子,左上方的男子喜欢吃烤生肉,下一世便投生为吃生肉的老虎;左下方的男子喜欢吃肮脏的内脏,下一世便投生为吃脏东西的猪;右上方的女子喜欢情色,身上不着衣服,下一世便投生为不着“衣服”的树木;右下方的女子喜欢大睡,下一世便投生为可以长时间冬眠的熊。动物的知觉没有人类的高度,分辨不出吃脏东西、呼呼大睡是过得一塌糊涂,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知觉是一种喜好和性情的积累结果。

投生为鹿的国王

(图25)《薄伽梵歌》第8章第6诗节要旨:“婆罗多王临终之际念想一头鹿,于是转变生命形式,投生为一头鹿,尽管如此,婆罗多王依旧记得前世所为。”接着上面的知觉话题,临终一刻变更肉体时知觉很重要,国王婆罗多就是绝佳例子,此事载于《圣典薄伽瓦谭》第五篇——国王婆罗多早早就已退位让贤,为求觉悟绝对真理,到森林里苦修,之后遇到一头受伤的小鹿,于是细心照顾,久而久之产生深深的恋物心,放弃了苦修;他一心想着小鹿的安危直到死亡一刻,结果投生为鹿。沦为鹿身的他记得前世所为,认识到自己的过失,默默住在圣地等待下一世。接着第三世,他投生在婆罗门之家,由于担心交往不慎,装聋作哑,不与人交往,避开公众视线,人称“傻子婆罗多(JaḍaBharata)”,后来被罗呵格纳王侯发现他是高深的修行者,婆罗多也表露了自己的身份,并以解脱者的金玉良言指点王侯觉悟本我之道。此事也证实了克利须那在第六章的示教:“ 未成功的瑜伽修士将投生于正直虔诚人家,或投生于富贾贵族人家。或投生于大智大慧的超凡觉者人家,的确如此投生,世所罕有。俱卢之子呀!如此投生之后,他前世神圣的知觉再次复苏,为达成正果,再接再厉。凭藉前世神圣的知觉,即便无心探问,也自然钟情于瑜伽之道;这位乐于探究真理的超凡觉者,跳出经典里示教的仪式规条,着力修行瑜伽。一心一意、再接再厉的瑜伽修士,洗脱一切秽垢,历经生生世世的修行,终能抵达终极目标(《梵歌》6.41-45)。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