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楂阿
2017年,读书,写字,摄影,听音乐,我在路上。 开着一辆04年的小破Car,突发奇想开始中国边疆旅行。 边走,边拍,边写,边生活。 我是楂阿,和我一起去看世界的美好吧。 公众号【楂阿De旅行】 微信345949625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楂阿

旅记 | 一个人独上京城,去结束我的梦想

楂阿  · 简书  ·  · 2017-10-19 20:00

最初,只是想离你很近很近。

最终,是因为那个天安门广场上放孔明灯的梦想。

北京,是一个支撑我走过高中三年的信念。我一直都以为,我和她之间会有故事发生。而,也只是我以为。

这是中国离世界最近的地方,我一直这样想。在这里,我可以为我的梦想着色,我可以清楚而清晰地聆听到世界的声音。

终究,我还是与她擦肩而过了。自此,北京便无声无息的湮没在生命之中。如果,如果没有你的出现,上京城的念头如何会那样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人上京城。

祖国的心脏,中国的首都。


圆明园

旅途是何等的漫长。

车窗外,闪过的风景是我不能欣赏的美。大概,心不在路上吧。

车窗内,几乎都是京城的学子。在京求学,似乎也都染上了京城独有的气质,有种温文尔雅的书生气。我一直都相信,每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气息。那是不可复制的。

他们给我讲了很关于北京的故事,那是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才讲得出的底蕴。我在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德语,也是在这列从福州开往北京的列车上。

德语教科书,德语字典,德语名著,德语读物,还有现场的德语朗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迪森,用他的德语陪伴了我一路。勤奋和德语是他大学生活的全部。

倘若年老的时候,他是否会不经意想起在年少时,在火车上他曾经让一位无知的少女对德语目瞪口呆。感谢迪森陪伴我走出北京西站,帮我和我的行李箱顺利搭上北京公交。

有些人终究只是过客,在生命之中也许只出现一次便销声匿迹。但是回忆却会记下这所有的曾经。


校园白桦

北京林业大学是我的目的地。感谢兔子在我订好的国际青旅被无情退订后义无反顾的收留了我。

我凭着感觉走近了林大,走进了林大。这是一座朴素却不失味道的大学,我很享受置身其中的感觉。兔子还在上课,我独自拉着行李箱穿梭在校园的边边角角,寻找着邮局。

我喜欢的林大校路,有成排的白桦树。北京的冬天,只有枝桠的陪伴。可是,蓝天映衬下突兀的枝丫,有种孤独美。这是到北方以后才领略到的。

可惜,我却在这里,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收到了心碎的短信。也只有在那一刻,才真正预示着我将是这个城市孤独的行者。很多年后,我会记得,我快乐的影子还在林大,寻寻觅觅,若有所失。


城市街头

冬季的早晨,在天桥下哈着手等待公交。在北京慵懒的生活,就这样慢悠悠开始了。一个背包,一个人。

悠闲的欣赏着这个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所有的行色匆匆是行走在这个大都市里熟悉的表情。而我,不过是以一个路人甲的眼光看着路过的风景。无所谓公交是否过站,难得车内的空荡,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终点。

地铁五号线。雍和宫。我虔诚的许愿,为你。

别人都说,南有南海观音,北有雍和宫最为灵验。为此我不惜长途跋涉,许你度过劫难。我说,若是如愿,必来还愿。因此我一直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我可以带着你一起上京,还是来雍和宫,不再是我一个人。

我一直相信,你不会离开的。许了愿,大概就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选择相信了吧。

香烟缭绕,涌动的人潮下是一颗颗虔诚的心,在祈祷着各自的心事。心灵得到慰藉并对未来存有希望,是祈求源源不息绵绵不绝的缘故吧。

只有那不解风情的外国佬拿着单反对着门口的石狮子不住的拍,大概那才是他眼中的风景。渴望中国情愫被外国所理解,许是天方夜谭。


祈愿

漫无目的,随心所欲。也许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随意拐进一个巷口,便是所谓的北京胡同。

胡同里三三两两的银发老人坐在墙角边晒着太阳,笑着谈着,我走过的时候也没有留意到。我仅仅只是个路人。也只有在这里,才能瞥见最朴实最接近的平民生活。

庆幸我的北京地图无故失踪,才能令我如此肆意妄为,随性而走。可能在下一个路口,我就迷失了。比如张自忠路东十三条。最欣慰的应该是当自己迷路的时候还有人来找你问路,借此知道自己并非最路痴。

走久了,逛累了,找个地铁站钻进去,看着所有的路线,也许会有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天坛。那就去天坛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第一课上的图画便是北京天坛,那个神圣的地方已经深深印刻在年幼的时光里了。所有,我长大了,要去寻找儿时的梦。

当我仰望着天坛的时候,我感觉一切就像在梦里。伫立在我眼前的天坛,是真实的吗。我们的直线距离那么近,为什么我感觉它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我终于知道,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庄严,只能被仰视。而时间和时间所制造出的鸿沟,令后人只能心存敬畏。那是一种民族的尊严。


仰视

中国人民大学。我知道端就在这附近接我,只是站在它的门口,我抗拒不了不走近它的理由。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到来,那个在心里藏了很久很久的地方。

在藤蔓棚下,静静的享受着这样的夜晚,很静很静,静得让我忘记了这里是北京,是一个喧嚣的城市。如若可以,我想和它呆上一个夜晚,独享着它所给予静谧,然后把回忆剥开,细数写下它的名字的日子,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高中岁月。

几个老乡聚在北京餐馆,在京味十足的地盘里,我们的闽南语使我倍感亲切。

在北京的前两天,天气都是阴霾的。对我来说,实属正常。在北方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想见到蓝天白云简直是种奢求。所以北京第三天以蔚蓝赠予我的时候,惊喜不言而喻。

天气晴了,我的心情也放晴了。

高高的繁茂的梧桐树伫立在校路两旁,天空蓝得可爱,不远处直直的烟囱的冒着的浓烟如朵朵胖胖的云,就像可以躺在上面做梦。

红房子,白房子,爬山虎,古朴与现代的交织。呼吸里有快乐的气息。这是我第一次坐在男生的自行车后架上看到的风景。


清华大学

林以主人的身份,用他的“宝马”,带着我在清华校园里兜兜转转。我享受着每一个过程,每一分每一秒。我终于也能有那种浪漫的少女情怀,阳光,校园,自行车,沿途的风景。

这一切,都这么真实。对啊,不是梦,我如同回到了十六岁的花季十八岁的雨季。年少里没有的经历,却在青年时经历了。这段短暂而美妙的时光,我永生难忘。

清晨的荷塘,没有朱自清笔下的醉人夜色。冰封的池塘,枯荷有残败的美,勾勒出瘦瘦的孤寂。我们走在冰上,小心翼翼。

初春里,破冰除了给我们希望的惊喜,还有危险所隐藏的黑暗。林说,其实清华园里有三处荷塘,究竟哪一处才是朱自清的荷塘夜色尚有争议。何妨?我已看到池边朱老的雕像,正独享着他永恒的夜色。

如果可以,我想在夏天再来一次,我拒绝不了荷塘夜色的诱惑。

林不喜走大道,因而绕出好多条小路。早在信中,他已告诉过我,大道风大人多,不如小路风景独特,如果我去的话,他要带我走过他走过的每一条小路。而这次,他真的实现了那似乎随性的诺言。

我很喜欢这些小路,我领略到了清华另类的美。最大的意外,该是见到刚要退休的清华校长在送客,在背靠荷塘的矮房子外。

那慈祥的面容,那挥手说再见的和蔼,让我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谁能想到,这样温和的一位老人,培育出了多少杰出的清华学子。可亲可敬。


大礼堂

清华藏着太多的秘密了。那是历史赋予这座学校的底蕴。

礼堂前绿油油的草坪下,被日本人掩埋着无数的尸体,却是民族的魂魄。

地上一楼却标着四楼的建筑,是中国不依照国际标准的传统,是谁规定平面上的一楼仅仅只能叫一楼的?我们可以没有负值的存在。

园外的邮局,似乎可以直观感受到寄信的渴望和收信的期待,那是心灵无言的交流,即使隔着千山万水。

爬满茂盛的爬山虎的红砖瓦房,有着古朴而独特的气质,殊不知是默默由内散发而来的,那是一座座古老的图书馆。

零零阁上可以看见整个清华,却望不了整个北京城,见不到想念的人在哪个角落在做什么......

清华园使我失去拍照的欲望,我想看到更多的内涵,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亮丽。我深深折服于清华的气质和底蕴。


守园人

原来,穿过清华的西门,就到了圆明园。

我确实是幸运的,在大水法遗迹的面前,我拍出了和课本上一样的相片,因为这蓝得很蓝的蓝天。或许我很肤浅,在这被英法联军毁灭得体无完肤的皇家园林里,我没有回顾历史去痛批强盗的丑恶罪行,没有强烈的爱国护国之心。

如果所谓的爱国需要轰轰烈烈的言语去表达的话,那么我无话可说。而圆明园会如此狼狈如此荒凉如此寸草不生,都是英法的错吗?

哈,难得皇帝的行宫被火烧了,我们可以趁火打劫了,抢不到金银珠宝,搬块石头砌砌猪圈,砍根木头顶顶梁柱,运车土围围墙还是不错的。抢走珍宝,毁坏园林的是英法固然没有错,可是雪上加霜,添油加醋的却是我们无知的小老百姓啊。

这样的破败,该骂的不仅是外国人,该反省的还有我们国人。再一次发生国难的时候,有谁能保证自己不发国难财?几千年的陋习,难改。

圆明园的迷宫,我们走出来了。走出迷宫不变的法则,验证了。我们,迷失的不过是自己设的迷宫。那是最难走出来的。比如,你心里的迷宫,困住了我。


迷宫

北京的夜景。寒冷的冬季。街头挥手说再见。还有,墨绿色的围巾。

一个人来。

一个人走。

没有人接。

没有人送。

北京西站。

北京南站。

拉着我的旅行箱,离开了。消失在北京街头。

带走的,除了惆怅,还有眷念。

我要回去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没有到过天安门广场,没有去过故宫,没有走过西单,没有爬过长城,没有看过京剧,没有吃过北京烤鸭,没有走近鸟巢水立方,没有仰视升起的五星红旗。

可是,我真的来过北京。

这是一次充满意外的旅行。意外的伤心,意外的开心。

那张未退还的北京公交卡在告诉我,北京,你还会再来的。

因为,天安门我还没有去,孔明灯还没有放。

北京,我的到来,结束了我对你三年的梦想,然后,重新接纳新的城市生活。

世界都是一样的,旅行只是为了找回自己。

以这结束这平淡而深刻的北京之旅。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