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本色书生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18)

本色书生  · 简书  ·  · 2019-02-13 07:02

      千里迁徙,妻号儿啼,跋涉踬扑,颠沛流离。在大明天子押送官吏的皮鞭下,多少人不堪劳顿,身染重疾,倒地后再也没有能爬起;多少人临死前仰望苍穹,怒目圆睁,咽不下最后一口怨气。

      杭嘉湖平原一带,本来是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可是,元朝统治,暴虐无道,狂征暴敛,人民一样水深火热。江南又是文化荟萃之地,但在人分十等、"九儒十丐"的野蛮统治政策下,江南文化被残虐殆尽,江南文人噤若寒蝉。

      元末社会动荡,群雄崛起。苏北盐民张士诚率领十八盐民,手持挑盐的扁担,"齐上戴家窑",掲竿起义,杀贪官,克城池,攻占兴化、泰州,占据高邮,改朝换代,自建"大周"政权。继而拥众十万下江南,在平江府苏州城建都,号称"吴王"。

      江南人民"苦秦久矣",盼望摆脱元人统治,如大旱之望云霓,张士诚大军一到,闻风归附,杭嘉湖苏一带,成了拥兵自重的张氏东吴政权的稳固根据地。

      但真命天子朱元璋在鄱阳湖消灭对手陈友谅后,舳舻蔽江,挥戈东下,并从苏北背后包抄,张士诚顽強抵抗后终于不敌,兵败被俘,最后自缢身亡。

      杭嘉湖苏一带都是张士诚东吴政权的臣民,自然不入真命天子朱皇帝的青眼。明初国策抑制豪强,迁徙各地豪强到京城附近,同时将杭嘉湖苏一带的人民迁徙到黄海边,煮盐垦荒,明为煮盐,实为惩罚。

      小二仓河一带的不毛之地,迎来它的这些敝衣枵腹的主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