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千白莫

终于开始读《阴翳礼赞》了

千白莫  · 简书  ·  · 2020-03-25 14:06

据说,要了解日本就要看一部电影一位摄影师和一部文学作品,分别为《楢(you三声)山节考、荒木经惟和《阴翳礼赞》。去年和朋友进京在798偶然间看到了荒木经惟的影展,虽然室内不太宽敞大气,但作品大多为精品。通过讲解员,进一步了解了大师的背景和故事,感受那岂止是明快的明快色调,对“色”有了全新的理解。尽管世间充满了误解,不过,哪怕在庞大的误解中缓解了一丝的误读,也是令人极其欣慰的,荒木先生做到了一些。

《楢山节考》我还没看。

高中时开始为日本文学着迷,或许因为近的关系,最开始能称得上有明确的记忆的书是我在上课时偷着读完的一千页左右的《宫本武藏》,看不懂什么写作手法之类,但吉川英治把故事讲得日本味儿十足。别看上下两册犹如板儿砖,津津有味地阅读极为轻松地快进了时间。想来,少年的迷很简单容易,不需要外部纷繁的世界,不需要他人的帮衬和鼓励,不需要物质上的极大满足。或许我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再次找回少年时的快乐。

扯得远了。后来上了大学开始读村上春树。图书馆的琳琅满目很快让一个青年学生拿来便读,根本没有任何阅读计划。除了村上,又穿插着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等。有一天,忘了是从哪听说一本书叫《阴翳礼赞》,“翳”字不认识,因为一本书名一个生字变成了熟字。只是书始终没有看。直到昨天,才开始拜读谷崎润一郎的这本经典之作,慢慢去理解“何为日本”。比起那本“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阴》读起来虽然同样以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日式极致,但同时也温和了一些。“礼赞”很好理解,“阴翳”除了日本,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也多少了解日本的阴翳,无论是“菊”还是“刀”都是日式极致的独特展现。读过此书的读者都依然了解其中对“黑暗”、“阴”的描述,作者以十分平和、优雅的语调不疾不徐地描述了他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理解,深入骨髓式的平述了日式之美,比如黑齿。基于短暂几小时的阅读,读着读着看到一句话:“深隐在屏风与隔扇后面的女人,是魔鬼的眷属。”(原句是一句反问,因为节选我改成了陈述句)看得我犹如心中惊起阵阵惊雷,不知道是翻译的功力还是日文原句便是如此生猛,基于上下文能写出如此形容和意境……我都不想再写东西了,至于上下文如何精彩,大家还是亲自去读吧。

谷崎润一郎在书中阐述了一个观点让我反复品味。他说的很详细,我大概复述:东方人更多会偏向于自然的浑然一体,喜欢来自于自然的幽暗,而不像西方人那样更爱钻研如何让生活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得更透亮白净;相比,他也不喜欢现代化的器物比如电灯和瓷砖,在饭店吃饭仍然选择油灯,但为了生活上的便利当自己家里装修布置时也多少要妥协一些,安装电灯镶嵌纯白瓷砖,只是,可惜少了些意境。如我前之所述,即便觉得极端,却也比太宰治要“正常”多了。世间似乎确实有这样的规律,即美和现代化工业是难以兼得的。比如我自身发生的事,我是比较倾向谷崎润一郎的,白天在家不管再如何阴天也是不开灯的,觉得电灯会破坏屋子里的整体色调和氛围。但因为些许缘由家父要来家里一起住一段时间,他每天上午喜欢开灯否则视觉不畅,我只好挪至私人书房。审美和现代化的冲突自是另一个话题,不容易展开;不过,猜想,如果这样的冲突发生在个人身上的话,会有各自的解决之道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