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AlexanderH_98e5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AlexanderH_98e5

得到金融学全集

AlexanderH_98e5  · 简书  ·  · 2020-03-01 23:14

第一讲

作为第一课。我们先来了解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第一个是时间的力量。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经销商大力推销汽车,但因为当时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各种折价力度层出不穷。有一个懂金融的小伙子,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买1万美元的汽车,附赠1万美元的30年期国债。大家一听有这么划算事情就争先恐后的去买汽车,生怕这个馅饼掉不到自己的头上。

那让我们来算一算这30年期国债能值多少钱?如果按一年8%的利率来算,那么将这30年后的1万美元折现到今天,则变成了994美元。这个价钱比当时平均的15%的折扣率还要低的多。

第二个是金融工具。

假设你在2016年是22岁并且有10万块可以自由支配。你可以选择放在银行里面,也可以选择买股票。如果你选择放在银行里面,按当时年利率是5.85%。那么十年后你大约能得到18万。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买股票。如果你买的是中石油,那在十年后只剩下4万。如果你买的是腾讯,现在就是360万。你也可以选择五道口旁边的房子。当时30万能买30平米,如果你用10万,再咬咬牙向银行借20万,那么在十年之后同等位置的房子大概卖到330万。

你看,同样的资金,同样的时间,因为选择的过程不一样,它最后所产生价值也不一样。

第二讲

第二课我们将通过美国南北战争的例子来解释金融的资源稀缺性。

大家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缺钱的时候。但少数的几次节骨眼上你会需要筹集一大笔钱。那么企业呢?企业的扩建研发。。在每一个节骨眼上度需要一大笔钱。那么更宏大的事件呢,是不是需要更大的资金来支撑它。这些与金融不无关系,都需要资金的聚集。

也是这些伟大的实物,越是要求大资金的快速聚集和有效配置,而这种功能,只有金融能够实现。

你可能想不到,南北战争的胜负手居然是债券发行。

作为美国唯一一次内战,当时北方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废除了黑奴制,彻底的改变了美国的命运。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场伟大战争背后,其实是金融的较量。

战争开始,北方军队就节节败退,战争资金开始告急,如果不能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军队就无法维持军需。所以财政部就决定发现五个亿的国债,但当时北方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没有银行家愿意购买国债。这时候,费城有一个叫库克的银行家给财政部支招,他不再向大亨们兜售债券,而是将债券的面值拆分至50美元并想百姓兜售。这样一来使百姓对于战争的胜利具有强烈的渴望,因为他们都投资了这个战争。二来如果在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将会得到一大笔钱,百姓可以和国家共同分享收益。这样一个销售策略的成功,使得财务部在一年中就卖出了4亿美元的国债,这些资金马上就转换为粮草兵器运往前线。同时,战争打了这么久,南方的资金也开始告急,军队的补给跟不上直接就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此时南方政府作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他们在一年内印刷17亿钞票,这些钞票涌入南方的市场上,直接导致物价飞速上涨,整个南方的经济都崩溃了。

资金聚集的效率最后决定了军实力量的对比,所以战争背后是金融力量的较量。难关有一个南方的将军说:我们不是输给了北方的士兵,而是输给了北方的金融。

第三讲

现代人如何抵御风险

随着金融不断的发展,有一些商人想出了一种办法。他们利用自己手上的资金去投资各种产业,来扩大自己的资产。在这过程中有人面临这样一种难题:风险很大,大到无法以一人之力承担,与此同时,回报也会非常丰厚。有人就想到了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过程中就慢慢发展出了保险的雏形。保险能够让社会分担、分散个体的风险。而这种功能让我们人类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对自然的依赖减小了,我们个体承受的风险也被分散到了社会群体之中。

股票最早的起源是东印度公司在运行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分配利益的一种制度。当时东印度公司想要开拓远洋海上贸易,但远洋贸易有俩个约束:第一,造船的耗资太大;第二,海上贸易的确定性特别大,你要靠船长或船员去完成非常难。为了解决这俩个问题,聪明的荷兰人就设计了一套机制:他们让荷兰人民来购买这个公司的股票,你就能按照自己认购的份额分得航海之后的收益,,这就叫利益共享;但是万一发生风险,航船收益不佳的话,你投入的资金就算沉没了,这就叫风险共担。通过这样一个机制,远洋贸易的风险就被分摊到了荷兰的国民身上。借此,东印度公司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船员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地踏上了远征东方的航线,开创了荷兰的海上帝国时代。

风投创投是现在比较火的俩种创业方式。

美国有个科技达人叫爱隆马斯。他在2002年创办了Space x,在他创办的时候,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他刚开始认为自己已经有亿万资产了。想要凭一己之力,造运载火箭。但在他开始建造之后,他发现,仅仅把火箭造好就已经花费上亿了,更不用说需要把火箭送上宇宙。于是他就开始跟各个机构接触准备融资。当他需要融资的消息传出的时候,谷歌等公司联合给他投了10亿美金。而且美国的航天局打算把他指定为载人火箭的专用合作伙伴。这样他才能成功地完成运载火箭的研发任务。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金融工具。人们能够大大的降低自身的风险,并且加速资金的积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经济凝聚力,扩大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

第四讲

王的信用:中央货币集权体系。

大家都知道中国金融制度完整性跟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的人就说那既然国外已经有完整的金融体系,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拿来就用呢?其实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在古代的时候,我们的经济体系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但为什么到后来就不行了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的基本国情不一样。在古代我国都是国家信用,而这个国家信用只有一个人:皇帝 说了算。古代生产力比较弱,经济不活跃。采用这种中央集权式的经济体系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在古代我国经济比欧洲领先了数百年。例如在宋朝的时候就发明了交子,这比欧洲领先了四五百年。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金融体系是有中央集权控制,是自上而下为一体的一种金融体系。但到了明朝之后,这种体系的弊端也就逐渐显形。那这种弊端是什么呢?最大弊端就是这个体系之中只有一个人“皇帝”才具有国家信用。这就使得在中国民间信用很难发展起来。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清朝时候山西的票号已经非常发达,甚至慈禧也需要向山西票号借钱。但即使这样,山西票号还是没有办法在民间广泛地展开。因为大家还是有认定中央集权。只要一方官员判你有罪,那他就可以没收你全部的财产。最后山西票号就渐渐没落下去。

大家一直说a股市场不完善。虽然爱股市场啊,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它的根仍然和古代一样,都是中央集权为了帮助国有企业进行资金融通,而建设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是由它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即使你想改变,就好比于在改变基因,需要耐心来改变。

第五讲

个人资产的配置周期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但因为个人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不同、资金存量、可选择的金融工具不同,最终会有不一样的配置选择。

我们在青年的时候大概率会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合理的投资呢?

在青年的时候我们所拥有最多的是时间,所以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将时间转化为资金的投资类别。将未来漫长的现金流转化为现在的投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这个转换?我们在将来必然会面对货币超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多种复杂问题,我们最好选择是实物投资,而在中国最好的实物投资应该就属房地产了吧。在一线和二线好的地段都有投资价值。在自己和自己家庭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去购买房地产。一百平不行就买50平,50平不行就买30平。

接下来人就步入了壮年时期。

随着壮年时期年龄的逐渐增加,收入也会不断增加直到他的上限。而这段时候应该大量举债,尝试高风险高回报的一些业务。比如股票,期权,期货等。随着你家庭身份的增加,你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你需要更多的资本。

到了老年期,你应该开始尝试进行稳定的现金流活动。因为人老了之后需要看病等较多的现金流。所以可以尝试投资国债,或者将年轻时候买的一部分房子抵押出去,来换取稳定的现金收入。

第六讲

比特币的未来在哪里?

法定货币是赋予某个银行的一种特许权利而发行的,它背后的关键是信用。二战之后,各国代表在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地方开会,然后讨论出现这么一个全球货币体系。当时会上的争论焦点是什么呢?就是拿什么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锚”。在经过了22天的激烈争论以后,怀特还是战胜了大名鼎鼎的凯恩斯爵士,布雷顿森林会议就确立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了实际的世界货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美国当时实在是太强大了。它的经济总量要占到全世界经济总量的1/4,还拥有全球2/3以上的黄金储备。欧洲各国当时要进行战后重建,都要仰仗美国的贷款,所以说货币的地位之争,管道根本就不在人心,在于国家实力。这么一来,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后,美元理所当然的就成为了国际计价结算的储备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第七讲

央行降准会影响你的钱包吗?

降息和降准时常会带来股市的上涨和下跌,很多人呢并不明白,这些金融现象背后其实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逻辑:国家通过银行系统,调控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和经济冷热。

那么国家是怎么通过银行体系来调控经济的呢?首先,国家通过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然后再经过整个商业银行进行吸储、放贷、进行信用创造。如果把经济体看作一个农田的话,银行体系就想一个巨型的水利工程,它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水库里的水。那商业银行是什么呢?它是中途大大小小的送水站,直接影响着社会上的信贷规模和经济冷热。

在这个水利工程里面有俩个巨大的闸门,一个叫存款准备金,一个叫基准利率。央行就是要把存款这个闸门龙头拧打一点点,或者拧小一点点,都会马上让我们感到,钱多了或者钱荒了。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储户要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再放贷出去,然后形成企业、个人的各种贷款,支持消费生产。但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储户有提现的要求,所以银行必须留存一小部分钱来应付储户提现的需求,这部分钱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这个留存的比例就叫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就像控制水库的闸门一样,可以控制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通常知道基础货币(M0)是指最原始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广义货币(M2)是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那么有哪些东西会影响货币扩张呢?

第一个就是银行放贷的意愿,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因为贷款如果收不回来,上至行长下至柜员都会被处罚。第二个是社会现金的持有量。如果百姓不愿意存钱,那么也会缩小货币信用的扩张效果。

第八讲

为什么说基准利率是经济冷热的调节器呢?

简单的说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是控制了资金的量,而基准利率调整的是资金的价格,然后通过量、价同时控制的手段,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和经济冷热就能够被国家所控制了。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什么?基准利率就是一个市场上利率水平的风向标。各个金融机构,都根据这个标准来制定自己的贷款和存款利率。央行提高或降低基准利率,就意味着提高或者降低整个社会的利率水平。

打个比方也好,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货币资金在里面就是水,那基准利率意味着什么呢?基准利率就是用水价格,你想要是把水的价格提上去,水太贵了地就浇不起了。谁的价格便宜?农民就愿意多开垦一些荒地。所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的价格,实际上就是控制社会资金的价格,然后来影响大家投资消费的意愿。看起来好像只要调节基准利率就能刚好的控制水的价格,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在之前说过,银行体系像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所有银行是中途大大小小的送水站,它有一个信息扩张的杠杆效应。假使现在央行把基准利率这个水龙头根本的关上。但他忽略了什么呢?他忽略了商业银行体系的杠杆效应可能将紧缩的效果放大了很多倍。

降息与之加息效果相反,加息可以是调节经济过热,但是过了头就会导致水太少,引起经济的严重旱灾。而降息是调节经济过冷,但是过了头就会导致水太多,引起经济的严重涝灾。

第九讲

银行躺着赚钱的秘密。

银行通过准带差赚钱的秘密:资金的规模、期限和风险转换。

我们先用数字说话,2016年中国银行也实现的净利人大概是1.6万亿元,其中净利系收入,也就是春带差差不多占3/4左右,身为的存贷差也就是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贷款,之间的利率差额,这就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另外1/4的来人来源大概分为俩大块:

1.银行吸收了存款以后,它自己回去做一些投资,比如说,在外面中国大概90%以上的国债都是商业银行买的,它会投在债券这些比较安全的资产上面。

2.另外一块利润叫听到业务费用,外面到银行去买的理财产品,其实大部分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的合作,银行再这里其实只是“通道”的作用,收取通道费用,所以通道费用也是银行的一个重要来源。至于平时熟悉的银行的手续费,在银行利润里面是比较低的,所以为了吸引顾客密度会把这些手续费给免掉。

第二部分主要的原因是银行的垄断性和高速的经济增长。第一点,中国金融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它的牌照控制很严格。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国家十几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投资机会多、利润高。在2008年4万亿的经济刺激以后,大家就特别想借钱投资,贷款的利率节节上升。

第十讲

货币基金抢了银行的利润吗?

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之前不断有新闻说余额宝抢了银行的利润,甚至有资深记者跳出来说余额宝是吸血鬼,吸了银行的血液。

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银行同普通人一样,有时也会有资金短缺和引用的时候,所以经常会互相见钱,这就叫做银行结相互借贷,这就形成了银行间市场。而和一般借贷市场不一样的地方是银行之间拆借资金量大时间短,一般是以隔夜三天七天居多。所以他就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利率也会远远高于银行给予储户的利率。但银行间利率虽然很高,可是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美国有一个投资银行家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设立了一个基金来吸收老百姓零散的钱,然后投向利率比较高的银行间货币市场。就相当于帮助老百姓用少量资金参与进了高收益的银行间市场,分享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收益。

由于这些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所以又叫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是当时美国利率监管下的金融创新。它绕开了监管,筹集了资金,顺便也替老百姓赚了钱。很多人都认为货币经验出现是美国金融自由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中国,阿里将货币市场和便捷支付绑定在了一起。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都是让老百姓分享到了较高的银行间市场利率,而货基的利率主要是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波动的。

第十一讲

昨天我们谈到了货币基金,那么我们需要怎么来挑选合适的货币基金呢?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挑选货币的几大原则。

第一点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挑选散户比例高的货币基金。

我们平时购买货基的时候最关心的往往是它的流动性怎么样,也就是看它变现能力的快慢,那么什么样的货币基金更安全呢?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我们跟着机构走,一般人都会相信那些大机构所购买的货基,大公司都买了,那就肯定差不了。这恰恰就陷入了购买货基的第一个陷阱之中。

因为机构型的货基,它的申购赎买都非常频繁。一般情况下我们散户对于市场利率的变动,不是很敏感,而机构对于资金松紧特别敏感,只要央妈放点水,市场上的钱多一点点,它就马上赎回。所以你会看到机构型的货基申购赎回很频繁,资金量又那么大,很容易对货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那什么样适合购买呢?

要判断一个基金是不是散户型,你只要看它的持有人结构,而这个数据是每个基金都会提供的。如果一个货基的散户比例达到了70%以上,那么它发生流动性风险就非常低了。即使这个条件放松到60%也是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点就是收益率原则--挑选规模适中的货币基金。

大家都想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时候你可能就会进入到第二个误区。由于一般人都认为货币基金越大越好,越大安全,所以愿意去找那些规模很打的基金去购买,但这不一定是一个好选择。

进过研究,我们发现基金的收益和规模呈现出一个倒u型。当基金规模小于100亿的时候手里的资金比较有限,收益率在3.5%到4.2%。当基金规模在100亿到400亿之间是收益最高的区间。当规模大于400亿后,收益也就会逐渐下降。

我们总结一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要购买合适的基金要注意基金规模在100亿到400亿之间,且散户的持有量在60%以上以确保流动性。

第十二讲

中国银行圈的血统和阶级

银行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大家对银行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仔细一想,你真的了解银行吗?比如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差别在哪里?我们要办银行卡的时候,哪家银行比较靠谱?这些问题你以为你很熟悉,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回答出来。

接下来我们来逐步了解银行的“血统”之分

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五大行。

老百姓最熟悉的银行是什么?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很多老一辈的心中,四大行就是和银行划等号。后来,还加上了一个“交行”,就是工、农、中、建、交,这五家是国家直接管控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占了全国金融业资产的40%左右。这几大行在老百姓心中地位高。

从1949年到1984年,中国一共就这么五家银行,而且每家银行在各地有分行,还有大量支行、营业厅。许多人的工资和储蓄就没有离开过这几家银行。所以历史悠久,分支机构庞大,国家信用保底,这几点就决定了几大国有银行是属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吸储能力好,信用好,明显处于银行圈的上流地位。

二、大都市精英白领:股份制银行

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之外,还有股份制银行,这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们属于银行的第二梯队。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的招商、浦发、民生、兴业都属于这一类银行。它们也是全国性的银行,但是股权结构是比较灵活的。因为它们没有五大行这么强大的国家信用和历史沉淀,所以必须做特色业务,搞差异化竞争。

三、地方城市电视台女主播:城商行

除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以外,中国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银行,叫做城市商业银行。像上海银行、北京银行、重庆银行都属于这一类。

它们独特的地方在于有俩个“婆婆”分别是银监会和地方政府。它们在各个城市,都是当地的钱袋子,是很受待见的,特别是各地如果要搞建设,很多土地财政方面的贷款都会通过这种城商行进行。但是,在规模、体量、实力上,它们和国有银行,还有股份制银行又有差距。所以城商行的强弱和当地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强的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几乎和股份制银行没什么区别。

第十三讲

存在银行的钱安全吗?

挤兑与存款保险制度就像是给不稳定的金融市场打了一个疫苗。假设有一天你听说自己存钱的银行可能要倒闭了,那么作为储户你的心里是什么呢?我不能再等了,晚了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几乎每一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那么银行门口就会挤满了要求将存折兑换为现金的人们,银行很快就会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那这种时候银行会做什么呢?银行会将自己的资产折价出售。但问题是即使这个时候折价出售资产也是需要时间的,不是马上就能够兑现。这个时候更多的储户上门要求取钱,银行又不得不加快折价出售资产。墙倒众人推,面对困境的银行,他最后资金周转能力也会越来越差。一来二去,银行最终只能倒闭。

更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金融市场是有连锁反应。当一个银行倒闭的时候,人们更加恐慌,从而会影响其他银行。所以很多人会说恐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用。在金融市场发生问题的时候,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像瘟疫一样快速传播开来。我们一定要对此进行预防和控制。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

那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相当于国家给每个银行都上了一张保单。即使银行发生了问题,储户存款的安全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因为每个人关心的是自己的资产安全,所以只要自己的资产是安全的,存款人挤兑的动机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样就可以避免银行体系出现大面积坍塌。

而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2015年终于落地。只要你在一家银行的存款不超过50万,不管银行发生什么问题。你都能够得到全额的赔付。

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是给我们的金融系统打了一针疫苗。

第十四讲

投资银行:不做银行业务的银行。

投资银行是改变金融市场生态的新物种。有很多朋友都会自己开户,炒买股票。这些拉你去开户的券商其实就是国外我们所称的投资银行。不仅是中国,在日本与德国等地,投资银行也都被称为证券公司。

在老百姓心目中,券商好像并没有给大家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投行的业务好像就是金光闪闪。这其实跟我们国家的投行业或者证券业有很大关系。比如帮老百姓开户赚取手续费,这一块在投行业务里面叫做零售经纪。零售经纪其实在全球的投行业里面,占比不是很大,大概连10%都不到。

但是中国的投行,或者说中国的券商们确确实实主要是依靠零售经纪。在中国。券商的收入里面有50%都是来自零售经纪业务。

而事实上呢,投行业务包括很多块,除了零售经纪以外,还有公司发行股票债券。等叫做债券承销企业要搞兼并收购。进行评估的叫兼并收购,这些都是很典型的投行业务,还有平时听到的像什么资产证券化,杠杆并购,私募股权投资,还有量化投资,也是属于跟投行的业务密切相关的。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国外很多著名的投行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你一谈到发行承销,很快就会想到摩根士丹利。

虽然中国的大的投行已经发展的很好了,在做发行承销,兼并,收购业务上面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子。但是确实距离国际著名的投行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并不是说中国的投行业就没有机会了。投行最重要的能力因素,除了他的专业能力以外,他的人脉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本土的投行其实面临着很大的机会。

第16讲

发行承销

咱们中国股民都喜欢去买那种新发行的股票。新股发行。你就是ip哦,他就属于证券的发行。而证券的发行承销正是投资银行最吸引眼球和最赚钱的核心业务之一。发行承销实际上就是投资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设计融资产品和发行方式,选择上市和发行地点,然后利用自己的营销网络承诺帮你卖出去这样一个过程。

乍一看发行承销听上去特别高大上对不对?但其实你想,这个角色像不像婚恋市场上的媒婆。一方面使企业和机构想要筹集资金,另一方面是投资者想要投资赚钱,但是双方不了解,所以需要人来沟通和介绍。这就像是婚姻市场上男生想娶。女生恨嫁,然后人脉广阔的媒婆介绍和撮合婚姻。再比如说投行要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其实不就是详细了解企业的家底。去查人家姑娘的家底吗?在完成一个项目过程中,需要制定合适的价格。就像商量好合适的聘礼里一样,中间有很多矛盾要处理。好的投行和好的媒婆一样,也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我们接下来说一下投行核心竞争力有哪几个?

第一个:人脉

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投行是一个门槛超高的行业,但其实这个门槛有很大程度就是来自于人脉。很多国际大投行包括我们中国的大投行也是一样的,他们在招人的时候喜欢招两种人。要么你有深厚的家庭背景,名门之后,要么你有特别好的学校背景,名校毕业。为什么他们会喜欢这种有深厚家庭背景和学历背景的人呢?其实主要是从人脉这个角度来出发的。

第二个:专业能力

人脉其实只是第一步,专业的实力当然也是不可忽视的。像投行在发行承销过程中。要帮企业设计融资产品和方式,确定定价。这就对专业实力提出了要求。

第17讲

谷歌上市记

在之前课程中我们已经讲述了投行在IPO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事无绝对。在有一些公司上市的过程中投行反而充当了下手。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在谷歌上市的过程中,投行是实现怎样的反转。

首先一般公司ipo是由投行来作为主导。但在谷歌上市的过程中,他是先给数家著名投行发邀请函,然后再与他们签订保密协议。最后再填写一个详细的调查问卷,在整个调查问卷上,谷歌像考官一样去询问这些投行的承销历史。将这些问卷收集上来以后,谷歌筛选出了一系列大投行来进行面谈,最后像选妃子一样选出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摩根斯坦利作为他的主承销商。很多傲慢惯了的华尔街人士就说这样的问卷简直是羞辱。

但是谷歌位置此承销支付的费用很高,以亿美金高额的融资服务费用,更重要的是当时没有人想错过谷歌这样的企业。所以虽然满腹牢骚,但还是希望得到谷歌青睐。

在选择承销商上,谷歌就已经反了传统。而在路演的时候他又很不一样。谷歌创始人他们非常另类,在路演的时候他们就不停地说笑话,常常是拒绝回答投资人的提问。

除了路演非同寻常以外,最重要的在传统的发行承销中,一般都是投行去询价,然后给IPO定价。谷歌不一样,他把定价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整个上市过程中谷歌都是按自己的期望值作为融资价格,而不去管对标公司的价格为多少。在上市前七月份,谷歌把自己IPO的期望价格空间修改为108到135美金。这是他所对标公司价格的七倍之多。

谷歌这一系列反常行为引起了华尔街和主流媒体的巨大反感。最极端的就是美林证券,他们公开宣布退出IPO项目,还建议自己的客户应该对这个股票持谨慎态度。

不仅如此,谷歌还采用了不一样的询价制度。它采用了荷兰式拍卖的定价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价高者得第一部分。价格略低者得第二部分。根据一个由高到低的拍卖方式。经过一系列非同寻常措施之后,谷歌还是成功上市了。现在是一个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原来是件事资金贵,资金稀缺,所以手里有资金的人就掌握着话语权。但是现在是人力资本最关键,企业家精神最关键,所以企业和企业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强。而且越是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集中的行业,企业的主动权就越大。

第十八讲

顶级投行高盛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在2000年时,微软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而且几乎所有的商业竞争中无往不利,即使打官司也不落下风,以至于大家不知道谁会是他的对手。

于是记者就这个问题询问他的创始人盖茨。盖茨讲是高盛。为什么盖茨会觉得一家和自己在商业上完全没有交集的投资银行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呢?因为他认为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嗯高盛招人的原则有点像哈佛招生,喜欢高大上的,性格外向的,具有一定领导力和善于与人沟通的人。进入高盛的人什么背景都有,也就是说原本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但是高盛对人的软实力非常看重,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向您介绍高盛三道有代表性的面试。

第一题。时间在3:15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多少?这道题学过初中几何的人很容易算出来。但是这样一道题就可以把美国大学里面不少假的文凭甄别出来筛选。

这道题反应出来了,一个好的做金融的人对数字极为敏感,而人类本身又恰恰对数字不敏感。

第二道题

纽约上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有多少架飞机?

这一道题显然是考查候选人收集信息,然后入手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最后给出答案是多少倒是并不重要。

高盛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呢?因为要想估算一个市场大小,一个公司潜在收入的规模,就是这样收集信息,做合乎逻辑推理的过程。

第三道题

如果你被压缩成一根铅笔高的人,掉进了果汁搅拌机中,怎么出来?

考这道题最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看候选人能否脑洞大开,想法有创造力。另一个是看候选人是否对象奇怪的问题有兴趣。像高盛这样的金融公司,大家必须明白,在遇到掉进搅拌机这种大麻烦的时候,一定要寻求救助,而不是单靠自己试图解决问题。

第19讲

兼并收购:企业的二手交易市场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投资银行的另一个传统核心业务,兼并收购。

兼并收购有点像婚姻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有点不一样,他是再婚市场。他的目的是通过资产的重组来提高效率,实现价值。

具体而言,兼并收购一共有四种创造价值的模式。

第一种是规模和协同效应。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企业太小太分散的话,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就不利于业务的协同和行业的标准化。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成本过高效率过低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有兼并收购,就会大幅的提高效率。

第二种是分散风险多元化经营。

一个企业如果业务很单一,它就可能会受到行业景气与否的影响比较大。这时候如果你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就可以避免这种周期性的风险。

第三种专业化瘦身

多元化经营是有好处的。可是如果多元化经营过了度,它也有坏处,为什么呢?企业大了,不同的行业在一起,管理上的难度就增加了。机构臃肿起来,那种协同效应不但可能不能实现,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就把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业务,非核心的业务,不太好管理的业务都给分出去,分给别人管,这样可能可以各得其所。因为我管不好的,可能别人可以管的好。

第四种强强联合。

这种方法的意思是说你是一个很好的企业,我也是一个很好的企业,但是我们的特性与特质不一样,我们的资源放在一起可能有很强的互补作用,甚至更可能产生化学作用,让我们彼此变得更加强大,还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