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技一体
鸡汤提供答案,经典敞开问题。 答案已死,问题指向思想的彼岸。 更多阅读请关注个人公众号:乾坤衍 (qky_celiang)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今天看啥  ›  专栏  ›  心技一体

“君子”何谓?|《爱莲说》的心性意蕴

心技一体  · 简书  ·  · 2017-07-17 00:51

《爱莲说》是大家都熟悉的名篇,短短篇幅内就有两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因为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课本,我们应该很早就认识了这一名篇。至于了解它的意蕴,则还有很长的一段读书、阅历的距离。由于现代分科的局限,在“文学”色彩的遮蔽下,对于其思想性是完全疏离的。接触的年龄又太早,当时不可能有解蔽的意识。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周敦颐,现收录在《周敦颐集》卷三中。周敦颐号濂溪,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爱莲说》是濂溪先生为自己的居所而作的堂铭,也是自己追求君子境界的心得与写照。朱熹整理过这篇文字,将其与《太极图说》、《通书》并列,认为是最能代表濂溪思想的三篇(部)作品。所以《爱莲说》体现的是一种理学背景下的君子观,反映着北宋时期佛、儒交流的思想特点。

作为堂铭,《爱莲说》篇幅极短,文字简明,全篇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文字中最可注意的两组关键范畴,是:染、净,君子。文章中“莲”的意象,即在这三个概念的诠释中展开,与陶渊明“菊之爱”的隔空对话,使其思想史的形象丰满了起来。



1.“莲”本是佛教意象


《爱莲说》的最后一段很有意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是众人之爱,不为濂溪先生所取,自不待言。濂溪想要对话的,只是陶渊明而已。菊是花之隐逸者,莲是花之君子者,二者都不是“众人”所能赏鉴的。但“花之隐逸者”只是逃离“众人”,并不能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据《爱莲说》全篇的描述,莲之所以是“花之君子者”,在于它不避世,也不染于世。这是儒者的情怀,避世只是苟全自己,但仍不能成全自己。

君子人格是儒家自古以来所追求的道德境界,但是在宋代以前,并不以“净染”而论。莲的这一譬喻,关键就在与“染——净”这一对比。“净染”无疑是佛教用语,佛教未传入之前这一对概念上升不到这样的高度。国人喜欢用成对的概念,比如有无、名实、高下、翕辟、本末等等,但是不用“净染”。佛教传入后,“净染”才成为重要的人生论概念。

借莲花譬喻染净,是古印度的文化。莲花生在碧波绿叶之中,形态清洁素美,迎风摇曳令人神往。以印度的湿热气候联想,不难理解“莲花”会成为“清净世界”的象征。高温天气不但不适,而且食物、伤口等容易腐败,容易产生瘟疫疾病,“染——净”之成为人生论中的核心刻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是不难理解的。

印度的早期宗教婆罗门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从莲花中生出,认为莲花中即包有世界。按佛教传说,莲花世界是由无数风轮所支撑,最上面的风轮能持香水海,海中有大莲花,莲花中所藏世界称“华藏”,全称“莲花藏世界”。《华严经》认为整个华严世界庄严美妙,光明灿烂,所有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勤于修习就会成佛。

莲花是佛教思想和佛教形象(绘画、雕塑等)中的经典元素,净土宗称作“莲宗”,修行圆满的清净世界称作“莲花世界”。南朝到五代以来,佛教盛极一时,所有读书人不能不涉佛典,佛教思想已深入传统文化中。濂溪先生将不染的人格称作“君子”,是将佛教人生论杂入儒家的说法。将莲花称作“君子之花”,是佛儒交汇的结果。



2.净染与动静


传统儒家不讲“净染”,但是讲“动静”。在解说佛教“净染”的理论时,拿本土的“动静”观念来对比,是很自然的。梁武帝萧衍曾说:

《礼》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有动则心垢,有静则心净。外动既止,内心亦明。始自觉悟,患累无所由生也。(萧衍:《净业赋》)

《礼记》中讲,静为天性而动为人欲。萧衍将这意思改了改,说静是“心净”,动是“心垢”。儒家的动静观,与佛家的净染观,便互相诠释,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理论。

《大乘起信论》,题为马鸣菩萨造,但民国以来的考证多认为是中国人伪造。其中有很生动的以“动静”解说佛性的譬喻: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动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海水因风而动,如人心因无明而动。但是佛性常清净不坏,犹如风止之后动相寂灭,而还归海水的湿性。所以保持心净的功夫,就是不动心。

唐代儒学复兴的重要学者,李翱,在其《复性书》也是如此解释“性”的特征:

问曰:“情之所昏,性即灭矣,何以谓之犹圣人之性也?”曰:“水之性情澈,其浑之者沙泥也。方其浑也,性岂遂无有耶?久而不动,沙泥自沉。清明之性,鉴于天地,非自外来也。故其浑也,性本勿失,及其复也,性亦不生。人之性,亦犹水之性也。”

这意思是说:人性本来如水一般清澈,但是“情”之所动如泥沙一般将水污浊。但是需要“静”的功夫,人性自然自然又恢复其本然,如泥沙都澄了下去,水又变清了。



3.佛儒心性论的交汇


前文说过,朱熹将《爱莲说》与《太极图说》、《通书》并列,认为这是最能代表濂溪思想的三篇(部)作品。濂溪的《太极图说》,就是以动静来解释性之所发的: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这一段是讲一个宇宙生成的过程:无极而太极,因动静而生阴阳,进而生五行,按四时运行。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秩序,大致是这个样子。这些现象背后,有万物生化的原因和依据,被称作“性”、“真”、“精”。天道的运行落实在人生的修为,人由五性的感(物而)动而能分善恶,能主静而守中正,这是“人极”。

儒家的人性论,用“动静”可以解释其自然意义上的由来。但是用“净染”更容易说清楚在社会意义上的自立,不避世也不染于世,是宋儒理解的君子境界,正好以莲花可以譬喻。而儒者的生生不息之意,与种实的心性不灭可以就近取譬。

莲以譬喻能生发的“性”,不是指具体的种子枝叶,而是指整个生长结实的全过程。莲藏于种子的乌皮之中,在淤泥之内,生而发为莲花,花落后见莲实,莲实中蕴含可再次生发之意,此即“莲”这个形象的整体譬喻。这一整套譬喻的精微之义,在智顗的《法华玄义》中有详细阐释。



所以朱熹说“性只是个生”,恰是佛家以莲象征佛性的取义。经过佛教心性论的熏陶,宋明儒在心性问题上的辩驳也越来越细致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