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湘西天尊山道人
道教爱好者,有共同爱好的欢迎加钉钉群2173...
今天看啥  ›  专栏  ›  湘西天尊山道人

中草药的故事-海金沙-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湘西天尊山道人  · 简书  ·  · 2019-01-19 09:36
image.png

故事

在遥远的4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海金沙默默地从水中来到陆地,开始在亘古洪荒的大地上出现。它绿色的眼睛里记录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宇宙的斗转星移和世间的沧海桑田,时时提醒着我们,宇宙的生生不息,时间的浩淼无限。

500年前就有人如此的形容它: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叶背多皱纹,皱处有沙子,黄赤色,状如蒲黄粉;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其细小如沙的颗粒,细腻光滑,置于手中,犹如细沙从指缝间滑落,这或许就是海金沙名字的由来吧。

其实,这种沙非叶、非花,是种子又不是种子,它只是那可爱的掌状小羽叶上的孢子。孢子如它,有众多的兄弟姐妹,却注定无法与它的爱情相遇。没有爱情相伴,只能独自哼着歌的海金沙却喜爱攀援。作为唯一能够用叶轴攀爬的蕨类植物,攀爬是它的天性,向上是它的品格。凭着坚韧不拔的品性,海金沙从远古一路走来,生长得越来越繁茂,用它的藤和孢子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云:本品“甘寒无毒”。主治:通利小肠,疗伤寒热狂,治湿热肿毒,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经痛,解热毒气。被人们用于治疗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image.png

参考资料

image.png

配方

①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面茶半两。二味捣研令细。每服三戗,生姜、甘草汤调下。(《本草图经》)

②治热淋急痛:海金沙为末,生甘草汤冲服。(《泉州本草》)

③治膏淋:海金沙、滑石各一两(为末),甘草二钱半(为末)。上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世医得效方,海金沙散)

④治尿酸结石症: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广西中药志》)

⑤治小便出血: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一方用砂糖水调下。(《普济方》)

⑥治肝炎:海金砂五钱,阴行草一两,车前六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⑦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牵牛一两(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水一盏,食前调下,得利止后服。(《医学发明》海金沙散)

⑧治脾湿胀满:海金沙一两,白术二钱,甘草五分,黑丑一钱五分,水煎服。(《泉州本草》)

①治热淋急痛:海金沙草阴干为末,煎生甘草场,调服二钱;或加滑石。(《夷坚志》)

②治血淋:左转藤、小萹蓄,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妇女白带:"海金沙茎一两,猪精肉四两。加水同炖,去渣,取肉及汤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小便不利:海金沙全草二至三两。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赤痢:海金沙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日服一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腹泻:海金沙全草,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湿热黄疸:金砂蕨叶、田基黄,鸡骨草各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⑧治梦遗:海金沙藤烧灰存性。用净灰一钱五分至二钱,开水冲服。(《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火烫伤:海金沙鲜叶捣烂。调入乳外敷火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缠腰火丹:鲜海金沙叶切碎捣烂。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状,涂搽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赘疣:海金沙全草一握,水煎洗;在洗时用其藤擦赘疣处,日洗二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⑿治黄蜂螫伤:金砂蕨叶一两。捣烂;取汁擦患处。(《广西中草药》

①治肺炎:海金砂根、马兰根、金银花藤、抱石莲(均鲜品)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乙型脑炎:海金砂根一两,瓜子金五钱,钩藤根五钱,金银花藤一两,菊花一两(均鲜品)。水煎,加水牛角适量磨汁同服(如无水牛角,用石膏代替)。(《江西草药》)

③治急性胃肠炎:海金砂根三钱,水竹青一分。水煎服,日一剂。(《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④治传染性肝炎(黄疸型):鲜金沙根一至二两。煎服,一日二次分服。如用金沙根粉末,每次五分,一日三次;用温开水送服。如用甘蔗一段,荸荠五个,淡竹叶二钱,煎汤更好。(《浙江中医杂志》(1):23,1960)

⑥治乳痈:海金沙根七钱至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服后暖睡取汗。(《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⑥治小儿脱肛:海金沙根、瓜子草、芦竹笋、铁马鞭。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⑦治腮腺炎:鲜海金沙根一至二两(或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日二剂。(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中药学描述

海金沙 Hǎijīnshā(《嘉祐本草》)

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成熟孢子。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本品气微,味淡。以色黄棕、质轻、手捻光滑者为佳。生用。

【药性】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应用】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本品其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治热淋涩痛,《泉州本草》以本品为末,甘草汤送服;治血淋,《普济方》以本品为末,新汲水或砂糖水送服;治石淋,与鸡内金、金钱草等配伍;治膏淋,可与萆薢、滑石、石菖蒲等同用。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多与泽泻、猪苓、防己等配伍,以加强利尿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6~15g,包煎。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脂肪油:棕榈酸,油酸,亚油酸,(+)-8-羟基十六酸等。还含金沙素等。
2.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海金沙还有利胆及降血糖作用。

附药:海金沙藤
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地上部分。性能功效与海金沙相似,兼能清热解毒。除治淋证涩痛外,亦用于痈肿疮毒、痄腮和黄疸。煎服,15~30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捣敷。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