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楚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楚子

惟楚有材——五羊大夫百里奚的传奇人生故事之三

楚子  · 简书  ·  · 2019-07-02 07:06


第三个故事:秦晋之好



成语秦晋之好


公元前654年,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提出要与晋国联姻。晋国国君晋献公投其所好,不惜把自己的宝贝女儿,晋国公主伯姬下嫁给秦穆公。

为什么说是下嫁呢?因为当时晋国可是中原第一大国,是名副其实的春秋霸主,秦国还刚刚开始出现崛起的趋势,其综合国力还远不及晋国。

这就是“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的起因。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


晋国公主伯姬


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

我国在春秋时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在长江南北,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互相征伐,争夺霸权,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彼此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甚至发生战争。

当时的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婚姻是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

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但仅指两家结亲,不一定包含什么政治内容了。


这就是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


百年好合


晋献公擒了虞君和百里奚后,历史上又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另外一个成语的出处“秦晋之好”。

晋献公要将晋国公主伯姬下嫁给秦穆公,顺便还要把前虞国大夫百里奚当作陪嫁奴隶给送过去。

其实,谁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联姻的背后充满着政治算计。

秦国主动提出跟晋国联姻,明显有示好的成分在里头,晋国作为中原最大的霸主,秦国要想称霸必须得到晋国的支持。所以这就是秦国在这场政治联姻的背后打的如意算盘珠子。

那么晋国作为中原霸主,为何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千金之身的晋国公主下嫁给秦穆公呢?难道晋献公老糊涂了?非也。

在这场政治联姻的背后,晋献公也在打着他的如意算盘。那么晋献公在这场政治联姻背后的阴谋诡计又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晋国无非就是想借跟秦国的联姻,来共同应对自己的南方邻国楚国的崛起。一旦楚国对晋国不敬,就请秦国出面来摆平。


春秋五霸:楚晋秦齐吴关系图

都说晋献公是个典型的好战分子,可是楚国的国君个个好战,而且一个比一个很。楚国的国君在收拾了“南阳诸姬”之后,就只剩下一个目标——问鼎中原了!

晋献公心里清楚得很,楚国问鼎中原的必经之地就是晋国。所以,晋献公面对自己身边的这个强邻楚国,可以说是充满恐惧、寝食难安。

那么牺牲自己的宝贝女儿,跟秦国的联姻,就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秦穆公和晋献公为了各自的利益,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也没有闲着,那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前虞国大夫百里奚了。

这场政治联姻跟百里奚有什么关系?太有关系了,因为晋献公要把他当作晋国公主的陪嫁奴隶发配到秦国,去侍候秦国的伯姬夫人。这是百里奚怎么也接受不了的现实,士可杀不可辱啊!

所以,足智多谋的百里奚也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能够在去往秦国的路上伺机逃脱。就是死也不能去秦国啊!这个脸面无论如何都丢不起。

当然,此时的百里奚做梦也不会想到,秦国跟晋国的这场政治联姻,竟阴差阳错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