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华杉2009

华杉版资治通鉴【17】王道战略原型

华杉2009  · 简书  ·  · 2018-02-16 02:38

张仪连横政策失败,这边秦国新君对他又不好,朝中政敌又多,他开始给自己找脱身之计,对秦王说:“如今东方各国局势有变,我看正是大王您可以多得割地的好时机!我听说齐王最憎恨我,我到哪国,他一定就会攻打哪国。我愿意到魏国首都大梁去,齐国一定会伐梁。齐、梁两国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大王您正可以乘机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收取天下地图户籍,这才是帝王之业啊!”

华杉注:

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又称梁,魏就是梁,魏王就是梁王。

秦王同意了。张仪到大梁,齐王果然伐梁。梁王害怕了。张仪说:“大王不必担心!我有办法让齐国撤军。”于是派手下人去楚国,找楚国借使者,出使齐国,因为他不敢自己派使者入齐,一是怕给人斩了,二是他的话齐王也不信,所以借楚国人去说话。那楚使去忽悠齐王说:“大王您可是中了张仪的圈套,帮了张仪大忙!秦王更加看重他了!”齐王问:“何故?”楚使说:“张仪离开秦国,本身就是他和秦王商量好的计谋,就是想让您和梁国交战,然后秦国可以乘机占领三川。而今您果然攻打梁国,这是让您国力疲惫,又背上攻击盟邦的恶名,而张仪在秦王心目中分量更重了!”齐王一听,上当!撤兵回国,不打了。张仪在魏国做宰相,一年后去世,得以善终。

张仪和苏秦都以纵横之术游说诸侯,取得富贵,天下游仕争相仿效,又有魏国人公孙衍,号犀首,也以游说显赫其名。还有苏代、苏厉、楼缓之徒,纷纷云云,都以诡诈巧辩互争高下,不可胜纪,其中张仪、苏秦、公孙衍是最有名的。

孟子评论说:

有人讲:“公孙衍、张仪岂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天下诸侯都恐惧;他们一安居,则天下刀兵都熄灭。”孟子说:“他们算什么大丈夫!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天下人民得幸福;不得志则自己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

杨雄在《法言》中说:

有人问:“张仪、苏秦学习鬼谷子捭阖之术,推行纵横之说,分别安定中国各十几年,是这样吗?”我说:“他们都是诡诈之人,圣人对他们深恶痛绝。”那人又问:“读孔子的书,行苏秦、张仪之事,如何呢?”我说:“这就好像听起来是凤凰美妙的鸣叫声,却长着一身凶禽的羽毛。”“那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不也做过这样纵横捭阖的事吗?”“子贡的动机是为鲁国避免祸乱,苏秦、张仪的动机是为自己游说富贵。”又有人说:“苏秦、张仪才能超卓,所以不走寻常路罢?”我说:“古代的帝王察明奸佞,斥其远离,不也是任才使能吗?只是你所说的才,和我说的才不是一回事吧!”

华杉说:

子贡纵横捭阖的故事,记载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齐国田常欲作乱于齐,就想先出兵伐鲁。子贡出使,先到齐国,说服田常,使之放弃伐鲁而伐吴。子贡又到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但吴王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攻吴。于是子贡又到越国,说服越国军队随吴伐齐。之后,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让晋国必须作好战争准备。后来,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伐吴,终于把吴国灭掉而北上争霸。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的传奇,确实不是为了自己富贵,因为他本来就是大富豪,子贡善于货殖,是儒商始祖,他周游列国的外交活动,完全是为了救自己的祖国。但是,为救鲁国,兴动四国刀兵,到祸水引向别国,也不能算是君子之行。

孟子的战略只有一个,就是行仁政王道,不是去与别国争霸,而是把自己的国家搞好。诚意正心,热爱人民,自己修道保法,上下齐心,就不用担心别人打进来。百姓人人满意,则近悦远来,能吸引天下人才和移民,国家自然一天比一天强大。如此,如果别国也搞得好,那天下人民都好,大家相安无事。如果别国君王暴虐,自作孽,不可活,那就伐其国,救其民,统一天下。所以在齐国可不可以伐燕这个问题上,孟子就是这个态度,燕国人民高兴,就取;燕国人民不高兴,就不取。

孟子的战略,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有先例,有“王道仁政战略原型”,就是商汤和周文王的战略,都是这么得的天下。商汤开始征伐的时候,往东边打,西边国家的人民就不高兴,说怎么打他们,不先打我们呀?往西边打,东边国家的人民又不高兴。各国统治者,混蛋太多,好人太少,所以有一个好人,全天下都愿意给他统治,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孟子说王天下易如反掌,就是这个道理。

商汤是怎么行王道仁政的呢,具体政策不说,两个小故事:一件事是商汤盖房子,挖地基,挖出一具无名尸骨,商汤很隆重很有尊严的把他安葬了。大家就说:“商汤对死人都那么好!何况对活人!”商汤看见一个人张网捕鸟,四面张网,商汤就要求他撤去三面,留一面就行了,不要一网打尽,不要竭泽而渔。大家就说:“商汤对鸟兽都那么好!何况对人!”

周文王的故事,那要从他的爷爷周太王说起。周太王,就是古公亶父,是周族部落君长。在位期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族,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豳,渡过漆水和沮水,经过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顿了下来。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携弱,复归古公到岐下。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于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房舍,让人们分别居住,并设置五官,各司其责。人民安居乐业,都歌颂周太王的功德。

这样一代代积德集义,到了周文王临终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周文王并没有攻取商朝,因为他觉得时机未到,自己的德积得还不够,纣王的孽造得也还不够。等到周武王一代,商纣实在是作死,武王才伐纣,一举而得天下。

孟子的王道仁政战略,在战国时代成不成立呢?可以说完全成立。他和梁惠王、齐宣王都有很深入的交流,说得也很清楚,这两位君王呢,也都有雄厚的实力,至少远远超过商汤和周文王起家的资本,商汤起家是七十里,文王是一百里,而魏国是一千里,齐国两千里。前面齐王问孟子:“诸侯各国蠢蠢欲动,要攻打齐国,怎么办?”孟子说:“我只听说过以七十里土地的小国行仁政而得天下的,就是商汤的事迹;还没听说过地方千里的大国还害怕别人攻伐的。”你怕什么呢?各国君王,都是混蛋,只要你对人民好,人民会誓死保卫祖国,谁也打不进来,别国人民还全都盼着加入我国。道理就这么简单!

但是,孟子的话,魏王、齐王都听不懂。为什么呢?都鼠目寸光,只看得到眼前的争夺,看不到万世的利益。所以,各国君王,就被苏秦、张仪之流玩于股掌之上,随便甩个臭鱼饵给他,他马上就咬钩子。正如《中庸》里说:“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们都说,我知道!我知道!但别人把他往罗网陷阱里赶,他也不知道躲避!

战国各国君王不懂得走大道,到处找坑,哪里有火坑,他就往哪儿跳。后世注书的人,懂得的也少,也跟着说儒家“迂腐”,孟子说的也没用了。这又应了孔子的话:“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谁能不经过屋门就出去呢?为什么这平坦通达的大道没人走呢?这屋里的人从哪儿出去的?都走到哪条道上去了呢?大道又平又直,就在门口,出门就是,但就是没人走,都要另辟蹊径。

除了战略思想上的区别,孟子与苏秦、张仪还有价值观上的区别,就是孟子说的,君子处世,是为了救天下苍生,不是“修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去换取自己的富贵。所以孟子的价值观,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我只有一条道路,你愿意走,就走;你不愿意走,我走,不要你的富贵。苏秦、张仪就不同了,他是来求富贵的,一切看“客户需求”,你喜欢什么,我都有,随时可以随需而变。

随需而变的典型,就是商鞅了。《史记》记载,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讲帝道,孝公实在是听不进去,打瞌睡。第二次再见,讲王道,还是没精神,对推荐人景监也非常不满意了,搞什么腐儒来浪费我时间!商鞅要求谈第三次,这次讲霸道,秦孝公听得有点味道了,但是还不到位。第四次,讲强道,这回听兴奋了,两人促膝谈了几天都不厌倦。

景监问商鞅:“你跟大王谈了什么啊?几次差距这么大?”商鞅说,开始讲帝王之道,商汤文王的故事,大王一听成就那大业要几代人时间,说太慢了,他不能等,要称王称帝,就在自己身上实现,哪能等一百年后成就呢!所以后来讲到强国之术,大王才感兴趣了。

这就是商鞅,他没有价值观,是一个开战略商店的,什么货都有!

秦孝公嫌王道太慢,他的强国之道快不快呢?我们比较一下,从周太王到周武王,一共四代人得天下,保有天下八百年。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呢,一共七代,一百多年得天下,保有天下十四年,就断子绝孙了。

王道一点也不慢,没有什么比滴水穿石更快、更持久,但是人们不懂!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