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艾十九
看不完的风景,写不完的故事,走走停停,边写边爱。 微信:ai_shijiu 微信公众号:艾十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艾十九

书评 | 3步,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

艾十九  · 简书  ·  · 2018-07-08 01:25
图片发自简书App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过程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

也就是说,实践检验真理。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发挥效果,不然都是纸上谈兵。就像是金老爷子笔下的王语嫣,各种武功招式熟记于心,真动起手来,估计不如一个村妇。王语嫣这事如果放在读书上,就是,只读书,不实践,光说不练。看再多的答案解析,也不如自己动脑做一套习题。

况且,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成年人的阅读本身就带有目的性。是为了升职加薪,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了从书中获取灵感。可是有的时候,明明我们读了很多书,可就是没有掌握书中的内容,过不了多久,一本书就忘得差不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给出了答案。那是因为,只读书,没实践。

大岩俊之,Role Job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创业之前,曾经在四家公司供职,担任法人销售。比较牛的是,他在职期间,销售额年均增速1.5倍,并且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第一。2010年独立创业之后,作为开发读书法、思维导图、各种记忆术等能力的讲师,开展了更多的读书、讲座活动。大岩俊之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都得益于他30岁之后一个观点的转变。

30岁之前的大岩俊之是个不爱读书的人,直到他打算创业的时候看到这句“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才开始去阅读。在经历过大量的阅读、遗忘、找原因和学习之后,大岩俊之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并写成了这本超级实用的《实用性阅读指南》。看完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只需要3步,就能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

第1步:设定读书的目标。

想要更有效率的读书,就要设定读书的目标,首先,集中火力,迅速找到想知道的信息。带着目的去阅读,可以先通过一本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这本书的概要。“序言”通常是凝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其中还包括作者的自我介绍、关于此书的想法、书籍的主要内容和各章的总结。“目录”可以快速掌握一本书的所有内容。“后记”会有作者的总结和感想。

商务类的书籍,不用从头读到尾,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地方精读就可以了。接着,学会断舍离,只关注书中4%的精髓。大岩俊之的经验是: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与其完全不记得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不如记住这4%的精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记住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读书最终的目的是“实践”,是行动起来。但是支撑我们实践的前提是“记住”,接下来是大岩俊之总结的第2步。

第2步:制作思维导图。

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太过繁琐复杂,怎么做我们的读书笔记呢?如果将一本书的内容凝缩到一张纸上呢?《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强烈推荐的方法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思维导图能把一本书的内容,都浓缩到一页纸上,好处是简洁明了。

用思维导图去做读书笔记的同时,其实也是一次对书本知识的一个思路的整理,可以提高我们构思的水平。书中一共讲了几大点,这几点下面又有几小点,分别是什么。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加深记忆的过程。大篇幅的信息,只要记住几个关键的词,就可以回想起来了,并且图表的方式,增加了视觉体验的效果,让人一目了然。

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去为一本书做读书笔记,明确掌握书的结构层次,提炼关键信息。

掌握了一本书的整体结构之后,接下来可以按章节来梳理一本书的内容。如果这个时候,你在头脑中已经对一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那么就可以开始做思维导图了。

《实用性阅读指南》中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按顺序总结一本书的章节、标题、小标题。这个方法能大致了解书的结构,一看到思维导图就能立刻回想起书中的内容。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是,可以按照顺序整理书中自己感觉重要的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看到思维导图就能立刻找到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部分,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岩俊之建议初学者,可以一边重读一遍书,一边去画思维导图,遇到自己折角、划线、做标记的地方,可以对应着去做思维导图。同时,思维导图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小技能,多多练习,就会得心应手了。

制作好了思维导图,还没有真正的“读完”一本书,接下来就是读书的终极目的了。

第3步:迅速行动起来

在行动之前,我们要先设定具体的行动目标,思考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实用性阅读指南》中说,行动目标就是,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些什么?作者大岩俊之还特意强调了,“目的”和“目标”不是一回事。目标是要写清楚,“何事,何时,多少”。也就是把想要做的事情具体化。这里可以运用SMART法则,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行动目标足够清晰以后,还要清楚的是,自己现在的位置。要知道“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怎么“做到”,就要知道自己的现实和目标之间,有多大的差距。为了填补这段距离,我们要有具体的行动。怎么去行动,可以问问自己,接下来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合适做完?接着是将行动细分成,从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马上行动起来。

怎么样?有了这3个步骤,是不是可以告别只说不练的假把式了?读书,我们是认真的,不做王语嫣光说不练。最后,不管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为了终生学习,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只有将书本里的知识转化成我们自身的能力了,书才不会白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