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木林彬

天赋代表不了什么,反复的培养和研究才是王道。

木林彬  · 简书  ·  · 2018-08-18 23:12
图片来自网络

文/木林彬

1.

知识没有去反复练习,会很快忘记。

记得几年前我没有去看任何教程的情况下,研究了两个小时的三阶魔方,就把它复原了,然后再打乱,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把它复原。

三阶魔方的变化数

我能在不看教程的情况下能把它复原,确实是有很大的运气。

之后看了教程才知道是有公式的,学会了用公式后,我在三分钟内就可以复原,快一点的话就两分钟,当然跟真正的大师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复原不能比。

刚开始还挺得意,还专门去奶茶店喝奶茶,因为那个奶茶店有一些可以供人玩的玩具,其中就有三阶魔方。

之后把魔方给我了两岁的外甥玩,我就没再碰过了。

而前几天有一个小孩拿一个魔方叫我帮他复原,我却忘记怎么去弄了,用了好长的时间,才勉勉强强的复原了一面。

有一次在学校组织的CAD比赛中,我比其他同学更快也更好的完成,得到了第一名。

没去更好的研究和培养,只知道玩,还跟老师吵架,甚至差点发生冲突,最后把所有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

可见如果学会了一件事,没去反复的学习和利用,就会变成跟平常人一样。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就算是被看成有天赋的人,没去刻意培养知识也会变成平庸。

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就有一篇叫《伤仲永》的文言文。

五岁的方仲永在没有上学的而且家里面都是种田的情况下,竟然对着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能够作出很精彩的文章来,而且文辞和文章中的思想都很是不俗。

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方仲永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神童。

而他的父亲,却利用方仲永的天赋去赚钱,又不让方仲永去学堂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去发展他的天赋,不注意方仲永文采的培养和发展。就这样过了很多年后,方仲永成为了一个非常平庸的人。

仲永可以说是他父亲阻碍了他的发展潜力,他也顺应了父亲的安排。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当中,其实也跟方仲永差不多,虽然现在父母已经阻止不了自己的发展潜力,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阻止了自己。

在某一方面上,自己和许多人刚开始做一件事时,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这其实也是一种天赋的表现。

但之后没有去继续培养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把已有的知识给忘掉,变成比平常人还平常。

因为没有去反复的培养自己的知识,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愿意沉浸在娱乐当中,等觉得身边的人,一个个变得很厉害的时候,觉得自己却是那么的平庸,想重新努力觉得太晚了。

人的大脑储存记忆很大,大到现在科学都无法研究出有多少容量。

但想要像电脑一样,想要就调取却需要反复的刻意练习和培养,不然就会“失忆”。

3.

没一个成功人士天赋异禀。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 Ray Dalio,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原则》,作者总结了他40多年的职业 生涯,有一段就是:

我阅人无数,没一个成功人士天赋异禀,他们也常犯错,缺点也不少,他们成功是因为正视错误与缺点,找到日后避免犯错、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觉得天赋是存在的,因为同样做一件事,总会有人做得更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就算是没有天赋,专研一件事也可以达到和有天赋的人一样的高度,因为人生也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

科学研究也需要实验,实验就有失败的案例,然后从失败中反思,最后在一次次的失败下,从而研究成功。

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前,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从失败的过程中得到经验,最后才发明出来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

end。


我是木林彬,一个走进写作这条“不归路”就越走越远的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