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薄荷清欢
欢欢喜喜写文章,安安静静讲故事。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今天看啥  ›  专栏  ›  薄荷清欢

相约星期二,一个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小组体会 (1)

薄荷清欢  · 简书  ·  · 2017-12-22 11:03
我需要营养

参加了一个心理督导小组。一个月有两个星期二的下午是小组活动的时间。

第一次活动就震撼了我,没想到居然有从广州坐动车过来的小伙伴。一大早,我们还忙着别的事,她已经就在群里喊着出发了。

一次心理督导小组而已,至于动力长途来回吗?我心里知道, 是值得的。早有人告诉我,这个导师的实操和理论都是一流的,值得跟。

我下决心要做得专业,所以一点一滴都按专业的来。我们的小组计划是前半部分案例督导,分半部分读心理动力学的书。

同组的小伙伴有的是资深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有的是兼职做,有的是想入门。有的人已经跟了导师一年多了,还在继续跟。也有如我般新加入的人。

地点是在江那边的一个居民小区一楼。一个心理咨询机构的所在。

在听案例督导的时候,我有一些出戏。本来我以为会是精彩的环节。

案例讨论与案例督导是目前国内外专业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人员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不论是出于教学研讨用、还是明确为了帮助一个陷入停滞的心理访谈的目的,二者的工作目标有很多是类似的,但也有不同。

案例讨论的过程是这样的:

陈述案例——在场同伴反馈感受(feeling)——细节澄清——督导(督导师与同伴)给出建议与想法(thinking )——陈述者反馈结束

这次陈述的案例是15岁少女是一边服药一边来咨询,时间不固定,常在周三的中午。有自杀的可能。每次来都由母亲陪伴一起来。所以其实咨询师面对的是两个人,而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让咨询师觉得困扰。特别是母亲经常对咨询进行一些干预,这让咨询师觉得很不舒服。

在场的同伴们有的感觉看不到少女的其他的家里人,那些人都是影子。而我的感受是咨询师没有去深入到这个案例里面去,没有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所以导致她在进行细节澄清的时候,有的地方进行不下去。因为她也不是太清楚的。

一个咨询师或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在独立做一个咨询个案的时候,自身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个咨询师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病人家属的关系,甚至形成阻抗。这导致了病人近期有段时间没有来了。

督导的导师也指出了这个问题,要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不仅仅因为人家是衣食父母,还因为他们是需要疗愈的。导师建议能让这个母亲也来咨询。这个我是赞同的。要治好孩子,一定不能无视她的父母家人。

这个小女孩的原生家庭听上去有点乱。其实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别人听上去都有点乱。我们需要帮她进行自体的重建。

而甚至有同伴直言提出,也许是那个母亲潜意识里不想让她的女儿好起来。她很享受这样一种女儿对她的依恋。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比如有时候女儿想来咨询,但是母亲觉得为路费考虑,为钱考虑,或者她自己觉得没有必要来,就没有来。

如果不疗愈这个母亲,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就会一直病着。恰恰,她们遇到的咨询师不够强。

我感觉,咨询师可以性格各异,但是对处理个案的时候,一定要有非常强的能力。特别是进入别人内心的能力,与人共情的能力,让人愿意和你说的能力。还有就像解数学题一样,一定要拨开迷雾。不能做案子的时候雾里看花,下一次来还是雾里看花。当你习惯了雾里看花的咨询方式,或者说自己没有了拨开迷雾的动力,这个案子你是做不下来的。

我个人以前有做记者的经验,以前做新闻调查的时候,就是往深度里做。这也是考验一个记者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也是如此。我们要有计划,一个案子到手,经过第一次的咨询治疗,就要知道,他大概适合做多久的咨询,长程的还是短程的,与家属进行沟通,然后自己私下列一个时间表,每一个时间点以期达到什么效果,每一次来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病人的问题,还有自己的问题。

一个心理动力学的治疗师认识到患者过着与他人不同的生活,其采用的技术和策略应该适应患者的个体特征。那么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患者的个体特征是什么?

其次,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特征:一种非常仔细地关注治疗师—患者互动、认真地选择时机以解释移情和阻抗的治疗,其基础是深入地理解治疗师对两个人(治疗师—患者)领域的影响。

好,那么我们不妨在每一次的治疗后,记录下治疗和患者的互动,写一下咨询案例日记。在这个日记中,回忆一些细节,记录需要解除的问题以待下次解决。这样当我们有陈述案例机会的时候,其实就会非常清晰了。这也是一种自我的督导。

在一个小伙伴说自己感受的时候,另一个小伙伴说,你刚才说话的句式就像一个精神分裂。这让我吃了一惊。

我可能还不习惯在这种场合下,这样的表述方式。这无疑会让整个团队的气氛显得有一些尬。果然,这位小伙伴自由职业。那么一个治疗师要不要在专业团体里过于彰显个人的风格呢?她说她和她的来访者的关系,就是像朋友伙伴式的互相讨论式。也许各有风格吧。但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够专业。

这天之后,我买了两本俄狄浦斯情结的书在看。感觉督导老师的点拨和小伙伴们的共修还是很有效果的。特别是导师带着我们读书的那个环节。导师是医生出身,他说的话,有时候会给我一种不一样的视角。

心理咨询这行,自身的能力很重要,好好修吧。自助助人,自觉觉他。


365天极限挑战日更写作训练营  第61天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