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剑圣喵大师
高校心理学教师,新书《优秀的人,从来不输给情绪》热卖中。微信公众号(剑圣喵大师),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转载请加微信:Ellude 联系拉白。
今天看啥  ›  专栏  ›  剑圣喵大师

唐人街探案编剧侮辱梅西:什么样的人总想弄死你?

剑圣喵大师  · 简书  ·  · 2018-02-26 16:31

1、

春节贺岁电影票房第一的《唐人街探案2》,今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这件事很可能给电影造成巨大的冲击。

给电影惹事的,不是导演陈思诚,也不是主演王宝强和刘昊然,而是《唐人街探案2》的联合编剧。

他叫程佳客,是之前的《唐人街探案1》和如今热映的《唐人街探案2》的“联合编剧”。

他到底惹了什么事呢?在我第一次看电影时,并未发现这一点。

在电影中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色,即侦探大赛中,有一个穿着梅西10号球衣的侏儒,而这个侏儒并没有任何剧情。

虽然这个角色多是一闪而过,但很多地方都看到这件球衣印着梅西的字样。

这是一个不是球迷看起来不好笑,是球迷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梗。

原来,阿根廷球星梅西幼年曾经患有“侏儒症”,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欧洲球队的认可,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的“侏儒症”也得到了医治。

但是梅西在比赛中多次依然多次遭到对方的侮辱。

当网友要求编剧程佳客给梅西道歉时,他的态度是这样的。

其实,并非侏儒穿球衣就一定是对梅西的侮辱,关键在于编剧并不打算好好道歉,如果他并不是真心想侮辱,他可以这么说。

“我之所以让一个侏儒穿上梅西的衣服,是告诉大家,所有侏儒症患者都可以像梅西一样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想以此来激励广大观众。”

然而他的解释是这样的。

如果现在可以拿一个知名度极高的球员的侏儒症病患史做笑点,那么中国电

影离拿种族歧视、校园霸凌、性侵、婚姻出轨当笑点也不会很远了。

一个人如果总拿自己开玩笑,这叫幽默。

一个人如果老拿别人开玩笑,这叫素质低。

一个人如果拿自己的痛苦开玩笑,这叫内心强大。

一个人如果别人的痛苦开玩笑,这叫没有教养。

一个人如果拿自己的生理缺陷开玩笑,这叫乐观豁达。

一个人如果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这叫良心沦丧。

那一个编剧非要拿一部影响力非常广,拥有几十亿票房的春节贺岁档电影,在上面加塞一个人,目的是为了羞辱一个和他毫无关系,拥有众多粉丝的明星球员,我不知道这叫什么?

我也不知道,当他看到主演王宝强顶着内心极大痛苦还要在荧幕上逗笑,剧组的每一个人都为梦想而拼命时,他清不清楚,他这么做会给大家带来什么?

敬人者,人恒敬之,辱人者,天下人必辱之。

网友扒出了这位编剧的微博言论,可谓占尽当代道德底下之人的一切黑点。我只简单列举部分。

(1)羞辱民族英雄,羞辱开国领袖

(2)鼓励性侵少女

(3)地铁公交车色狼

(4)言语侮辱外地人

(5)要给太君带路

以上只是一部分,这位编剧的无下限言论实在太多,无法全部贴出。

虽然在制片方的巨大压力下,该编剧已经收起了自己在知乎和微博的嚣张态度,进行了道歉。

但共青团中央和网友们都表示,不接受他的道歉,而且都好奇他怎么知道,大家一定会给他改正的机会呢?

小恶魔提利昂说过,一个人要永远记住自己的缺点,并用他来武装自己,就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他。

想他这样懂得同情的人,无论身高如何,他都是一个巨人,尤其是当他站在那些总是嘲笑别人生理缺陷的人面前。

2、

很多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是会让大家怀疑人生的,下面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个。

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发明创造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创造力有很强的阴暗面,许多创造力强的人,都是恶意创造者。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程编辑在唐人街探案中确实创造了很多搞笑的场景,但他也创造了穿着梅西球衣的侏儒这一形象,也创造了很多对仗句用来侮辱革命先烈。

如何有效甄别恶意创造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特别在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清醒地认识到堕入恶意泥沼的创造力危害惊人,因此关注与恶意目的有关的创造力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Cropley, 2010a;Cropley & Cropley, 2011; Eisenman, 2010; Cropley, Kaufman, & Cropley, 2008a; Hilton, 2010; Gill, Horgan, Hunter, & Cushenbery, 2013; Hari, 2010; Singer, 2010)

类似“牛奶中兑入三聚氰胺”、“绑架子女威胁平民当汽车炸弹”这样的恶意创造,由于具有很大的新颖性,这会让管理者难以防范和觉察,于是就会导致巨大的严重后果。

一部电影的诞生,是有层层把关的,为什么穿梅西球衣的侏儒能轻易躲过这么多人的眼睛的。

因为大家都想不到,原来这家伙葫芦里卖的是这个药啊!

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恶意创造,是因为创造力思维本身的“内在缺陷”导致,即便一个本来怀着善意目的的创造者,也会因为情绪或者情景方面的原因,转换为恶意创造者(Goncalo, Vincent, & Audia, 2010; Runco, 2010)。

心理学家通过一些列研究发现,恶意创造者有以下特点。

(1)高恶意创造力者具有很强的冲动控制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创造这样的恶意行为,对于恶意行为,他们有严密的计划和高保密性。

所以说,那个给你起恶意绰号的人,从来都不是临时起意,他们早就想好了要将你和侮辱性词汇绑定,“开玩笑的啦,不要上纲上线”这句话可能只是借口。

一个事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其实主要看这个人是否存在足够动机。

(2)高恶意创造力者对攻击词汇很敏感

情绪Stroop实验发现,发现高恶意创造力者对攻击词做出判断的反应时明显长于低恶意创造力者。根据注意偏向的认知资源分配理论,高恶意创造力者对攻击性刺激存在积极的注意偏向。

表现在生活中就是,高恶意创造力者似乎不像我们一样会避讳一些攻击性强的词汇,似乎他们更爱使用这类词汇,当他们说出“强奸”这类词汇时,会有一种阴郁的快感。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道德感高的人类普遍有表达抑制倾向(有些东西不要想也不要说),而这个倾向会损害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工作记忆”,有的创造者为了追求“工作记忆”最优化,他会解除表达抑制,表现在生活中就是“脏话不离口”。

(3)情绪调节对恶意创造的影响力不大

研究发现高恶意创造力者存在与众不同的认知图式,即个体倾向以攻击性图式加工和处理信息,因此与图式一致的信息更容易被加工。

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恶意攻击者,他不知道他的“恶作剧”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也无法和你产生情绪共鸣,你一次又一次的宽容,他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再犯,因为他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你的原谅对他来说,是如何的珍贵和不易。

对于这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用不大,要阻止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他们的固定思考方式中加入惩罚,他就会清晰地知道,这样做有严重后果。


3、

东野圭吾在《恶意》一书中有一句名言。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东野圭吾不明白,发明家是可以为了自己的作品牺牲一切的,有些恶意发明家的作品就是“侮辱”。

叔本华很悲哀,他这么认为。

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但人不仅有侮辱,还有守护。

比如屠呦呦,这名让人尊敬的科学家,她的长板就是做科学研究,通过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做实验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奖,更造福了千万人类。

她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

她作为一个“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说话耿直,不善交际,多次申请院士都未能当选。

但她最终还是被全国人民所记住,为大家所感动。

她便是典型的善意创造者,他们的特点在于,《无问西东》有一段话已经很好的总结了。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一个隐晦的侮辱别人,一个低调的拯救病患。

一个被恶意所支配,一个向世界报以之歌。

创造力是一把利刃,用在恶意者身上就是伤害,用在善意者身上便是守护。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