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物永驻
公众号:无物永驻,给你精神栖息的角落。
今天看啥  ›  专栏  ›  无物永驻

张昕宇梁红:凭爱和勇气走遍世界

无物永驻  · 简书  ·  · 2020-02-29 19:4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无物永驻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没有任何一对夫妻像张昕宇梁红这样疯狂。


历时一年半,从上海出发驾驶帆船涉足20多个国家,飘过3.6万海里,在-52℃的北极求婚,又到南极完成了一场“浪漫到极点”的婚礼。

驾车西行2万千米,穿越罗布泊,探访难民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走过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中东16国,甚至被恐怖组织悬赏每颗人头5万美金追杀。

从海盗乱邦索马里到世界极寒奥伊米亚康,从核泄漏鬼城切尔诺贝利到地狱之眼马鲁姆火山……他们自制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在上线24小时内就超过了200万播放量,仅仅三个月,总播放量突破1亿。


白岩松这样评价张昕宇梁红:他们用行动证明,中国人已经可以走得更远、更有个性了。


不折不扣的“富一代”


动辄雇佣当地武装,购买各类轻重武器、专业设备,甚至救援船、直升机几乎都是二人资产。这样的天价开支,既吸人眼球,也让观众对张昕宇梁红的家庭背景产生疑惑。


事实上,张昕宇梁红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多年来通过自己的打拼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富一代”。


张昕宇大梁红两岁,青梅竹马的他们自小亲密玩耍,彼此相伴长大。或许是从小产生的信任依赖,给他们在起初物质生活的寒冬里,披上了温软的外衣。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昕宇从部队退伍。因不满足被安排到动物园工作,年轻的张昕宇选择带着两万元退伍费回乡“创业”。

一回到北京,他便从冷饮摊干起,到烤羊肉串、开小饭馆,尽管收入不多,但也让热爱机械的他有了业余时间鼓捣机器。

靠着做小生意积攒的本钱,张昕宇投入到食品机械一行。甚至在自己的摸索下,仅用一个礼拜就做出一台“点豆腐机”。

有了豆腐机,张昕宇家的豆腐作坊有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当别人家的豆腐在3毛到4毛一斤的时候,张昕宇已经卖到了1毛钱的价格。


价格的优势,让豆腐越卖越多。而夫妻收入越来越高的背后,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心酸。


“早上四点钟起床,冬天的时候豆子要先泡,泡好之后拿手要捞出来,之后手上冻的全是大口子。抹什么油都没用,因为手要一直泡在水里。”


尽管卖豆腐的那段时间很苦,但夫妻二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随之而来。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成群的大妈就开始在排着队买豆腐,那种被需要的快乐,仍然历历在目;有几个小伙子跟他们一起干事,一种能养活别人、有价值的存在感,成为夫妻二人最大的动力。


从卖豆腐到卖豆腐机,张昕宇梁红很快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到后来甭管是第一个一千万、第一个一亿,都没有那时快乐。”张昕宇这样回忆。


命运总爱和人开着不知好坏的玩笑。突然的暴富之后,张昕宇因不知交税,不仅上了315晚会,也收到了工商管理处所开出的一百万天价罚单。


穷人乍富到一夜归零,经历了短暂的消沉过后,张昕宇梁红东山再起,从珠宝首饰到机械外贸,张昕宇梁红最终在当时的经济浪潮中,创造了资产过亿的商业帝国,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富一代”。


重新选择


然而,即使成为身价上亿的超级富豪,夫妻俩也并没有生活得更加幸福。


年轻的张昕宇希望把企业越做越大,自己为了跑业务在全国奔波。那一段时间,他的睡眠几乎全部在交通工具上度过。最夸张的一天,张昕宇从六点出发,去了成都、上海、苏州、青岛、北京五个城市,直到深夜才下了飞机。


这种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才让张昕宇决意改变。


当过兵的张昕宇,心中有深沉的家国情怀。灾情发生后,他和妻子梁红组织了“北京希望救援队”,负责5000位灾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及消毒工作。


那是他第一次直面生死的惨状。


在一次的救援中,张昕宇帮助一位父亲挖着一具女孩的尸体,一根横梁压在尸体上,尽管很小心,破碎机还是弄坏了女孩的尸体。


从来不会哭的张昕宇在那一刻难掩泪水。女孩父亲没有埋怨,坐在他一旁,动容地讲述着女儿的故事。


经历了生死悲伤的刺激,张昕宇一蹶不振。是梁红陪伴他走过了生命中最困难的日子,并让张昕宇重新选择生活。当时的他向梁红许诺,要送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在北极求婚,在南极结婚。


短短几天时间内,张昕宇梁红便制定了为期十年,耗资上亿的环球侣行计划。


“没有恋栈不舍,而是此生足矣。”张昕宇如是说。


见山是山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张昕宇这样总结他们十年间经历的三个阶段。


从冰天雪地的奥伊米亚康到无声恐怖的切尔诺贝利,从热烈澎湃的马鲁姆火山到混乱无序的索马里,不断推开的新的大门,带给刚刚踏上侣行路途的二人前所未有的感动、新鲜。


在“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极地以零下71.2℃的低温,将求婚戒指牢固地冻在梁红的手指。


在被称为“恐怖之都”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个枪支遍地、流弹纷飞的城市,他们一度遭遇勒索,甚至被十几支上了膛的枪威胁。一个民兵的念头,就可以轻松决定他们的生死。


他们走过夺走逾10万人生命的核泄漏鬼城、马鲁姆火山内部275米深处的死地,也看过难民营中的无助和乐观,极寒小镇里的无奈和满足。像饥饿的狮子对肉味的迫切,彼时的二人满怀尝试世间百味的期待。


“那时的的我们,所见即所在,一切都是真实的,新鲜的。”


见山是山的兴奋和期待一路延续,直到他们驾车驶在战火燃烧的中东大地。


一路西行,数百年后的中国人重走丝绸之路。然而本以为能够揭开阿拉伯世界的神秘面纱,张昕宇梁红却被战争和恐怖主义阴云冲冲重重裹挟。


布卡下女人的眼泪、与坦克作伴的孩子、无处安置的尸体、被枪逼着运送炸药的少年费罗兹……战争阴霾和派别纷争下的中东大地,像被撕掉皮毛而鲜血淋漓的野兽,残忍而真实。


被不知从哪飞来的炸弹夺去家庭和家人、被抓进人口市场进行贩卖、被迫背井离乡成为难民……灾难之所以为灾难,不是死亡数千人的数字,而是一个家庭破裂的悲剧,数以千次计地发生着。


见山不是山。生灵涂炭的惨象一度让张昕宇梁红眼中的山川、河流、大地及阳光,都是悲伤。


到达迪拜、离开战区,褪去黄沙中的奔袭,沧桑与静谧相遇,张昕宇梁红似乎又豁然开朗了一些。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平的,我们的行走,就是去发现那些未知,去感知那些不平。”


见山还是山。世界真实存在,曾经的文明辉煌和眼前的苦难也无比真实。抛下负担和怀疑,才能走出认知的阴云。


见自己


2015年6月,张昕宇梁红及其团队经过半年的调试,利用先进的建筑投影技术,成功将被塔利班组织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进行了光影还原。


大佛同夜晚一起降临,屏神凝息许久的人们开始欢呼,跳舞,呐喊。


“见了那么多生死,今天一下见到上千张笑脸。只有光明才能驱走黑暗,点亮巴米扬的那一束光,去照亮那的人。”


点亮大佛,各国媒体纷纷报道。恐怖组织开出每颗人头5万美金的高价悬赏追杀,张昕宇梁红也一度消失于大众视野。


被问到对生和死的看法,张昕宇这样说:


“生,是为了不惜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死,是当你真的为此付出的时候,死亦无所谓了。”


十年侣行计划在2018年结束。2019年,张昕宇梁红从国外购得一艘破冰船,这艘船满载排水量七千吨,动力一万八千马力,和雪龙号相当。由张昕宇梁红驾驶,它将带着中国科学家去极地完成科考项目。


2020年1月16日,侣行团队从中国出发,驾驶破冰船前往南极。


“爱情不是终日彼此对视,而是共同瞭望远方。”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这样祝福他们。


十年侣行,夫妻二人看过人间百态,品过世间疾苦。在见天地、见众生的路途上,他们也见到了更为辽阔的自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