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生态环境科学

10月9日直播|北京大学陈怡琳:中国碳排放和大气健康损害源贡献差异的高分辨解析

生态环境科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09 08: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陈怡琳教授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中国碳排放和大气健康损害源贡献的高分辨解析,研究通过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伴随灵敏度分析工具,对53个部门及其燃料/过程组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CO2排放和大气PM2.5暴露导致的人群过早死亡源贡献存在显著部门和空间差异。货币化衡量显示,健康损害超过气候变化直接社会成本。强调了制定更均衡的减排策略来应对健康和气候双重目标的重要性。会议参与细节已提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我国面临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减缓的双重挑战,缺乏有关健康损害和碳排放源贡献的全面信息,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分辨解析以支撑协同治理路径的优化。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与工具

利用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伴随灵敏度分析工具,网格化评估了53个部门及其燃料/过程组合的影响。

关键观点3: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CO2排放和大气PM2.5暴露导致的人群过早死亡源贡献在部门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超过半数的源的货币化健康损害超过气候变化的社会成本。

关键观点4: 研究的重要性

强调了在燃料转换和工业结构升级期间,整合健康损害与气候影响的社会成本的重要性,并提倡制定更均衡的减排策略以应对双重目标。

关键观点5: 会议参与详情

报告将于2024年10月09日晚上8:00(北京时间)通过腾讯会议进行,ID为636 9629 8378,主持人为马韶君,天津大学讲师。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