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暖暖的太阳_e152

女孩的人生(一)

暖暖的太阳_e152  · 简书  ·  · 2020-12-04 03:40

今天值夜班,反正睡不着,抽空码字。哈哈,就来写一个长篇小说吧。

小说中的主人公小霞,出生在七十年代初。在她刚上小学时,国家政策出台,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农民家家有地种,人人有粮吃。家中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没什么大见识,只知道种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日出而耕,日落而归。

小霞还有个姐姐,比她大两岁。从小不太爱学习,经常被老师罚站。有时给在外工作的叔叔写信,小霞笑话姐姐写的错字连篇。姐姐说不愿写了,就把这任务交给她来做,她正好也乐此不彼,当写篇作文了。姐姐小学毕业后再也不想上学了,父母也不勉强她,就让她去本村大队做缝纫,说女孩要学个手艺才能来养活自己。

小霞,从小就爱学习。小学五年每次班级前矛,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由于考初中没发挥好,考重点中学差了两分。家人想托人让她上重点,她怎么也不愿意,执意去联中。说只要努力,在哪都一样。

上了初中更加努力,一直在班级前几名,还经常参加校联赛。那年代农村里有眼光有条件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摆脱农民的帽子,能弄个城镇户口,有个铁饭碗,不惜让孩子一年年的复读。那时候叫往届生和应届生,有的在初三就能复读三年,反正成绩分数都一样,每年考试应届生肯定要吃亏。小霞也没逃脱这个魔咒,复读了一年,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中专。那个时候,全校也考不上几个,村里能考上两个就不错了。那年,她成了那个不是很大的村里家喻户晓的人物。

那时候的孩子不用家长操一点心。在家要先帮家里干活,晚上回家熬夜到下半夜。每天总是先给家里做好饭,自己随便吃一囗去上学。有时边走边吃,真的挺不容易。那个年代,哪有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全靠自己往死里学,不会的回学校问老师。而且学习氛围也不行,真正学习的没几个,在班里要没点定数,肯定会随波逐流。混完三年初中,找个合适的活干就行了。

记得拿到入学通知书时,老师和同学都来祝贺!志愿是老师帮她填的,父母啥也不懂。为了保险,没按她的意愿选择志愿,都是为了能有个城镇户口。唉!真是那个年代的悲哀。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