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学心知行
奇思妙想专题副主编,简书推荐作者。80后,艺术硕士。我是心子,你心里的影子。微信公号:学心知行,个人微信:andreawj47。
今天看啥  ›  专栏  ›  学心知行

大雨挡不住初心

学心知行  · 简书  ·  · 2018-07-17 18:24

刚出门,天微凉,没享受几秒,满空坠下铜钱大小的水片,瞬间贴到我的头顶,溜肩,鞋面。

搭大严的车顺路上班,到即将要告别的公司,站好最后一班岗。

每到一家公司,都是兴奋无比,怀着想要工作很久的愿望,却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同事们依旧按部就班,熟悉的笑容,熟悉的交谈,面对就要离开的我,都带着美好的祝愿,让我心中极其不舍,却又不得不告别。

人,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心,也总会因不同的境遇而改变。

心底的声音终究还是会呐喊出来,每个人存在的使命也会一点点将其唤醒。

不管何时,何地,要走的路,要做的事,都会在前面牵引着你。

即便知道我们都是向死而生,也会在这生命的抛物线上,完成美丽的一跃。

“心”是什么?这是我一直想要知道的答案,我给自己取名为“心子”,我想知道自己“心的样子”。

也许,它不是那么美丽,不是那么完美。读过很多心理学的内容后,慢慢地感到,或许没有什么对和错,不过是我们生命不同的呈现形式。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实际上根本没有“心理问题”这回事,有的都是人性,所谓心理问题,其实是人性的一种非常有规律的表达方式而已。

如果选择一种方式,必然要接受它带来的利和弊,那么,就任性地选择想要的生活好了。

曾经,我在当下会想追求另外一种生活,而真的到了那样的境地,又会怀念从前。围城无处不在,我感到了自己的贪婪与不满足。

只是,相比较清楚,更渴望未知,相比较风平浪静,更愿意风雨兼程。所以,跳出曾经渴望的“稳定”,去找寻波澜的“折腾”,也是生命在不同阶段的诉求。

和喜欢写作的朋友交流,我羡慕她可以日更,我现在只能做到周更。是真的没有东西写?还是写不出呢?

恐怕,只是想得太多,千丝万缕的思绪像一张网,盖在灵魂的躯体之上,让人看不清自己的样子,或将自己想象成了其他样子。

纵使心中波涛滚滚,也无力跨过各种怀疑的阻碍。

心经里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不是佛教徒,却唯独对心经情有独钟,尝试领悟其中奥妙,深夜默念感受这种特别的宁静。

朋友说,我就是想得太多。人生还未过半,头顶已铺满了细碎的白发,让很多人惊叹。到底是身体原因,还是思想问题?我不得而知。

人的80%行为是由潜意识决定的,我的潜意识似乎乱了些。但总归还是会继续向前,从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想要什么,到明了一切。

也许,到最后,才发现,我们所追求在意的,不过都是一场空。也许,我们就是这样在进行着一个从“存在”到“消失”的过程。

曾经的领导温和地与我交流,我心中感激,每一段工作之旅都是一场美好的回忆。用过心,共过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晚到同事的裤腿尽湿,匆忙整理着鞋袜,在这个时空,我们曾是一体,在未来,将走向各自不同的轨道,也许不再有交集。

同是老乡的同事,诉说心中不舍,却也无力改变我的轨迹。

还记得刚来这里时,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却又不自觉地将一些人与以前的旧友相关联,以为他们是曾经朋友们的“转世”。

现在才逐渐明白,我是太想念旧友,才总是将新人看成他们。

和日更的朋友聊过后,马上动笔,不再犹豫,即便世界再怎么让我凄迷,我也不想再遮掩着内在的心力。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