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茉茉前行

那一刻,突然懂了

茉茉前行  · 简书  ·  · 2020-02-24 19:31

那一刻,突然懂了

晚餐,决定做薄皮儿包子,因为没有发酵粉,发面太慢了,死面饼可以擀的薄薄的,也是很好吃的。儿子喜欢擀皮儿,唤他出来,他开始潜心于如何擀出尽可能的薄皮儿,还想让包子小小的,迷你包,一口一个那种。

最后,馅料用完了,还剩了点面团。儿子说他想吃麻叶,正好,家里还有不少芝麻,黑白均有,于是,下一刻,加入黑芝麻的面团被儿子擀的薄薄的,放入油锅一炸,金黄喷香的麻叶登场了。

发个朋友圈,没想到好几个朋友问如何制作,还有人说孩子也想吃,可惜家里没有芝麻了,这个时期,也不想轻易出去买东西。

望望家里的橱柜,里面除了半饮料瓶黑芝麻,还有一大盒白芝麻,估计得有一两斤;花生仁,豇豆,绿豆啥的,得有好几塑料瓶。这些都是老妈老爸的劳动成果,平日里,他们热衷于田间劳作,乐于把丰收的果实和我们分享,每次回来,她老人家都是乐呵呵地给我说,带点这吧,拿点那吧,那个丁丁爱吃,……。装好袋子的蔬菜,萝卜白菜之类的真是年年冬天吃个不断,正好,我们也喜欢吃,时令蔬菜最有营养,我们个个身体倍棒。晒干装到塑料瓶里防虫的豆类和芝麻什么的,往往是放了好久都吃不完,瓶装的,防潮又不生虫,所以,安然地过了一个个夏季,比如这黑芝麻吧,至少是去年的,白芝麻更不用说,估计得有两三年了。

平时,总在拒绝,老妈给的菜太多了,吃不完,烂掉了太可惜,可是,她一如既往地给,给,给。还在周末我们要回家时蒸馍,她总说,你带着茉茉出个门买菜不容易,给你蒸点馍,带回去,可光在家里做做吃了,省事!

说着不要,也没少拿,捂脸!隔离后,翻看冰箱,冷冻室里面的蒸榆钱儿,冻槐花,冻豆角,冻红薯叶,冻粘玉米……,一大抽屉,基本都是吃不了,放入冷冻的,无一不是老妈的杰作。

吃,吃,吃!每天都要吃啊,民以食为天!因为去了驻马店地区,老刘的老家,先自我隔离一周,一家人不出门。库存很重要,回来前婆婆给了十几个馒头,还有些小酥肉,两块红烧肉,还有一袋面粉;老妈年轻非要给我萝卜白菜一大包,还有弟媳给的一袋菠菜;我买的牛肉还有一些,还正好买了一捆葱,还有,单位发了米面油和粉条,太给力,有没有。哈哈,是不是瞬间觉得土豪了啊!

果然,不几日,新鲜蔬菜消耗殆尽,冰箱里的冻菜开始大显身手了。柴鸡蛋炒槐花,吃了好几顿,清凉又败火;玉米煮了吃,既省了主食又有益健康;能在大冬天里吃到蒸榆钱儿的,也没几家哈!

再看看那盒芝麻,稳稳地躺在橱柜里,如果不是这次找食材,估计又要躺不知多久了。

……

这几天,做饭时,老在琢磨,为啥老人那么爱存东西,还爱把各种东西给孩子们。原来也想过这个问题,大面上知道是因为他们经历过灾荒年景,饿过肚子,现在,虽然什么都不缺,他们还是忧患意识很强,怕孩子们饿着,总有根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所以,总存着东西,有时候放坏了,还不舍得扔。

那天,订的蔬菜箱还未到,做午饭,当打开冰箱保鲜那边,看着空空如也的抽屉和隔层,除了鸡蛋,啥都没有了,心里猛然一紧,下一顿吃什么!再看看冷冻,还好,还有些冻牛肉,带汤放着,可以解冻后蒸焖子啊,家里正好有红薯粉芡和粉条,大葱还有那么多呢,炒焖子是儿子的最爱之一。

下午,一大箱蔬菜过来了,感谢送菜的快递员师傅啊!十来种菜蔬,实实在在的,一袋袋的装好,放在冰箱不同的地方,啊呀,把冰箱再次塞满的感觉真好,真是家有余粮心不慌。

而今,真的明白了,真是,经历了才会懂。

那一刻,突然懂了,真正懂了,懂了老人,懂了自己,懂得了生活。

生活不易,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很多人,从小到大,基本是顺风顺水,直到近来,疫情横扫,危机感进入每个人的大脑。人生中,单单一个温饱问题,解决起来,不算难,有备无患是关键,生于忧患,忧患需意识长存。

这一次,我们那么多人,经历了宅居,很多人学会了新的厨艺,更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也更加珍惜了啊。(1552)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